《拿破仑》中夜袭的年轻拿破仑
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共和国政府直接授予他准将军衔。您别忘了,刚来的时候他才是个少尉,等于是一天校官没做过,直接当上了将军!
奥斯特里茨战役:三皇相争 以少胜多
拿破仑一生中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奥斯特里茨战役,这场战役堪称他一生中最辉煌的胜利。
土伦之战后,拿破仑回到了巴黎,可是等待他的不是加官进爵,反而是失业!为什么?因为雅各宾派政府被推翻,罗伯斯庇尔上了断头台。刚才咱们说了,拿破仑跟他弟弟很铁,自然是吃了瓜落、丢了工作。
在之后的几个月里,他一直在巴黎街头游荡,日子过得着实落魄。但是很快,他就得到了重新发光发热的机会。
当时法国的保王党们蠢蠢欲动,打算推翻执政的督政府。为了平定叛乱,当时的督政官巴拉斯只好请回了拿破仑。而拿破仑呢,也确实是不负众望,轻轻松松就把叛乱分子剿灭——失业准将拿破仑,成功实现再就业!
不光如此,他之后的职业生涯是一片坦途,先是做法军总司令,后来是共和国的执政官,然后是第一执政、终身执政。
转眼到了1804年,已经不满足于这些头衔的拿破仑,终于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加冕成为了法兰西的皇帝!
拿破仑加冕
拿破仑称帝这事,再次捅了欧洲各大君主国的肺管子——嘿!我们的王冠那都是从祖上传下来的,你拿破仑算什么东西?!一个科西嘉岛小破地方的乡巴佬,也敢自称皇帝?!总之,就是各位国王很愤怒,后果很严重,什么后果呢?他们又搞出了一次反法同盟,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拿破仑建立起的这个所谓的帝国,扼*在摇篮里。
那么,这一次反法同盟的效果如何呢?说实话,不咋地。反法同盟打从一成立,就从南北两个方向,同时向法国发动进攻。结果呢?南边的军队首先溃败,不仅没能打进法国,还把威尼斯也一起丢了。
在北边,拿破仑亲自领兵从今天德国的乌尔姆*了过来,奥地利军队遭遇惨败,一路后撤,一直撤到了一个叫奥斯特里茨的地方,它位于今天的捷克境内。
在那儿,被打得屁滚尿流的奥地利人遇到了赶来增援的俄国军队,顿时感觉自己腰杆又硬了,打算掉过头来,跟拿破仑再一决胜负。
奥斯特里茨之战,后世也称作三皇之战,因为有三位皇帝都参加了这次战斗,一个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个是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还有一位就是俄国的沙皇亚力山大一世。
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
战斗打响前,俄奥联军觉得自己必胜无疑,为什么?因为他们人多啊!联军人数加起来有八万六千人,而拿破仑的军队呢,只有不到7万人。
要说这联军一定没读过中国的兵法,正所谓兵不在多,在调度得法。如果是饭桶指挥官,带的兵越多越麻烦。反过来,只要调度得法,人少从来不是问题。
对拿破仑来说就是这样,他知道自己人少,于是决定在奥斯特里茨给俄奥联军挖个坑,他先是做出一副示弱的姿态,节节后退,把俄奥联军引到了一块开阔地。之后,又在开阔地上成功进行了阻击,打退了联军的几次进攻。俄奥联军发现拿不下法军阵地时,贸然决定放弃了战场上的制高点——普拉岑高地,把全部兵力都压了上去。
就在这个关头,拿破仑成功抓住时机,一举夺取了普拉岑高地,之后他一边死守高地,一边把他最喜欢的大炮拉了上来,对着开阔地的俄奥联军一通火力覆盖。
这么一套操作下来,俄奥联军是仓皇逃窜,法国人则是跟在后面一路追*,最终创造出了拿破仑征战生涯中最大的一次胜利:法军以8000人伤亡的代价,消灭了俄奥联军一万六千多人,连奥地利皇帝都不得不交枪投降。
油画《奥斯特里茨战役中的拿破仑》
奥斯特里茨之战是拿破仑征战生涯的巅峰,同时也是他的转折点,在此之后,他冒险远征俄罗斯,结果以惨败告终,返回欧洲之后,他又在莱比锡会战中被反法同盟的军队打败。失败之后的拿破仑不得不投降,然后被迫退位,并且被流放到了地中海的厄尔巴岛上。
滑铁卢战役:沙场翻车 流放孤岛
下面我们要谈到的关键词,就是滑铁卢战役了。这一仗不仅对拿破仑意义重大,甚至已经成为了后世一个具有特殊寓意的词汇。
拿破仑被流放到了厄尔巴岛后,貌似低调了许多,可实际上,他内心是一点没低调,反而是冷静地旁观着法国的局势。在半年后的1815年初,他抓住一个机会逃出了流放地,重新回到了法国,宣布恢复自己的皇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