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上的指针来到七点四十分。
吃过晚饭后,贾家人照例齐聚客厅中央,歪七扭八地倚坐在老式布艺沙发上。
眼前的彩电播放着小孩子喜欢的动画节目,大人们看报的看报,点烟的点烟,开始漫不经心地调侃起了家中刚退休不久的老人傅明。
偏偏谁也没有注意到,老人傅明悄悄走进了家门,正一声不响地站在家人背后,身后是那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毛笔书法。
这是《我爱我家》第一集《发挥余热》的开场,也是中国情景喜剧历史的开端。
1993年,《我爱我家》播出,轰动全国。此后的30年,很多国产情景喜剧陆续出现在电视荧幕上,情景喜剧从一个海外来的新鲜事物,变成了观众耳熟能详的节目形式。
只不过,真正被大家公认为精品,能够称得上现象级的情景喜剧,却数目寥寥。
甚至有网友说,中国的情景喜剧只有两种:一种是《我爱我家》,一种是《我爱我家》之外的其他。
“神剧”是怎样炼成的
《我爱我家》的导演英达接触到情景喜剧,纯属巧合。
27岁那年,英达刚刚在国外硕士毕业。某天,给一部电影做副导演时,英达听见对面摄影棚里传来一阵喧哗声。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推开了那扇大门,发现了一个很新鲜的拍摄方式——
演员在现场表演,观众在现场观看,从头到尾摄影棚里一直热热闹闹的,笑声从未间断过。
英达的心中诞生了一个强烈的念头:应当将这样的形式引进国内,拍一部国产情景喜剧。
归国后,英达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拍摄自己心中的情景喜剧,直到1992年,电视台播出了一部和情景喜剧模式十分类似的剧:《编辑部的故事》。
这部剧同样只有几个主要人物,同样发生在固定场景,同样采用了系列剧模式,只不过少了现场观众的笑声。
《编辑部的故事》的成功,带火了编剧王朔,也让正在做演员的英达,看到了情景喜剧的希望。
1992年底,英达敲开了王朔的家门,希望两个人一起合作,拍出一部超越《编辑部的故事》的作品。
此时的王朔,刚刚经历了《爱你没商量》的滑铁卢,处在事业低潮期,正需要一部剧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英达的登门拜访,恰如雪中送炭,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一切准备就绪,就差投资。
英达跑遍了北京城,到处介绍自己的想法,结果人人说好,没人投资。
好在关键时刻,堂弟英宁成功地从东北做房地产的舅舅那里拿到了一笔资金。
尽管过程曲折,但几个人也有意料之外的收获。
在一次拉投资的聚会上,醉眼蒙眬的王朔忽然一拍脑门,想到了那个日后火遍全国的名字。
他对英达说:“这部剧干脆就叫《我爱我家》吧。”
名字有了,钱也有了,就剩打磨剧本了。
英达特意在北京西山找了一家宾馆,包下房间,准备关起门来大干一番。
然而还未开始,王朔却忽然撂了挑子,独自跑去了海南。好在临行之际,他向英达推荐了编剧梁左。
英达和梁左(右)
作为喜剧名流,梁左曾经参与创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相声作品,无论是《虎口遐想》还是《小偷公司》,都是春晚历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
梁左的加入,也奠定了《我爱我家》的基调——搞笑而不做作,风趣而不油腻。
他将针砭时弊和诙谐幽默完美结合,加以充满生活气息的对话,使得整部剧虽然脱胎于国外的喜剧形式,但是又充满了本土化特色。
一切准备就绪,《我爱我家》正式开机。
那一天,北京工艺美院的摄影棚里座无虚席,望着满场的观众,主创人员心中都有一些忐忑不安。
因为谁也说不清,到底情景喜剧这样的模式能不能被大众接受。
好在录制开始后,现场爆笑声接连不断,所有人这才安下心来。
英达在拍摄现场
《我爱我家》播出后,很快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最高收视率一度达85%。
截至目前,这一数字依然是国产情景喜剧的最高纪录。
英达也终于梦想成真,在之后的日子里,他又陆续拍摄了《起步停车》《闲人马大姐》等一系列情景喜剧,真正让情景喜剧在国内扎下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