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男孩》:1942年的德国,17岁的少年Friedrich努力训练自己,梦想有朝一日能够加入纳粹的训练营。在通过重重考试之后,他获得了机会,然而他的父亲却极力反对,于是他伪造父亲在文书上签名,成功成为了训练营的一名成员,开始了每天艰苦的训练。在其中,他认识了Albrecht,一个德国军官的儿子,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然而Albrecht却不热衷于纳粹,反而更喜欢文学和写作。Albrecht的父亲却希望儿子跟他一样,以后成为一名纳粹军官,两人矛盾不断。在训练营里,Friedrich和Albrecht发现了许多丑恶的现象,Friedrich的信仰开始有所动摇。而在一次水中训练中,Albrecht却再也没有从水中出来......
《浪潮》获得了2003德国电影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甘塞尔对纳粹现象的持续思考,令他有别于一般的导演,他的见解就像政治学者的一般精确,不为表象迷惑,而能直取核心。电影里,有两处地方令人激赏。通常说来,关于纳粹运动的陈腔滥调之一是,它是“种族主义”。甘塞尔完全回避了这一角度,他去到了更深邃的地方,将其无情地定义为“平等主义”。到底是什么令到人们满腔热忱地投入到极权组织中去,甚至不惜牺牲个人自由?
甘塞尔借助一个“浪潮”积极分子的话作了回答:极权组织提供了“平等”的幻象。“这几天的生活十分有趣,谁最漂亮,谁成绩最好都不重要,‘浪潮’让我们人人平等。出身、信仰、家庭环境都不重要,我们都是一场运动的一分子,‘浪潮’让我们的生活重新有了意义,给了我们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理想。” 甘塞尔还进一步指出,纳粹现象是左翼思潮下的产物。影片末尾,这堂政治课的教师赖纳·文格尔,也就是“浪潮”的元首,像一个复活的希特勒,发表了一通疯狂的政治演讲。
他在台上振臂高呼,台下的学生如痴如醉。而他的那套说辞,完全是新左派的立场,反对全球化,指责“贫富不均”是真正的恐怖主义:“德国近年来每况愈下,我们是全球化的输家,但政府却告诉我们,努力干活才是摆脱危机的唯一办法。那些政治家根本就是经济动物的傀儡。失业率必须下降,我们还是出口大国,但实际上,穷者愈穷,富者愈富。恐怖活动是现今最大的威胁,而恐怖活动正是我们自己,通过散布不公正而一手造成的,当我们把自己的星球一步步推向毁灭的时候,那些富人却在一旁摩拳擦掌,建造空间站,还想从高处来欣赏这一切。”
(影片进行到这一段的时候,大多数观众应该是和下面的学生一样的感到振奋,感到找到了组织,接下来其实就发生了逆转。这只是老师终止教学实验的最后一幕,也是谢幕。按理说,观众也被影片欺骗了。)
这就是导演的辛辣之处,他的批判锋刃直指当下的“反全球化”运动。这是近年来左翼知识分子和热血愤青最热衷的“正义”事业,但甘塞尔提出了警示,这可能是一场新的极权主义运动。
即使对于这一桩四十年前的“反极权”教学事件,虽然甘塞尔借助它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观念,但他并不愿就此止步,将整个事件不假思索地接受下来;相反,他对老师的做法表达了强烈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