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版一枝梅分集剧情,一枝梅电视剧韩国国语版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4-22 00:00:38

无锡传统剧种锡剧,是流行于江南吴地的地方戏曲, 以其优美动听的音乐、生动传神的唱表和引人入胜的内容受到众多民众喜爱。锡剧发端于古老的吴歌,主要表现形式有山歌小调、弹词、宣卷、花鼓滩簧等,并陆续吸收江南民间“采茶灯”的舞蹈,辛亥革命前后搬上舞台。锡剧作为江、浙地区说唱艺术的一大支流,是华东地区三大剧种(越剧、黄梅戏、锡剧)之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题赠:“太湖一枝梅,蓓蕾土中埋;春风伏地起,红花向阳开。” 2008年,锡剧被列为江苏省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并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源流与沿革

锡剧初名滩簧,发源于无锡羊尖、严家桥一带农村,流行于沪宁沿线及杭、嘉、湖地区和皖南城乡,由山歌小调演变而成。早期曾用采茶灯、花鼓戏的方式演出,故又被称作“花鼓滩簧”。

清乾隆以后,吴语滩簧已经盛行。在无锡、常州一带乡村传唱的男女叙事对(唱)山歌,逐步与道情、唱春、宣卷相融合而形成滩簧调(简称[簧调]),系吴语滩簧的一支。后又吸收苏南一带“采茶灯”中的舞蹈,逐渐发展成滩簧小戏,先有小丑、小旦,后又有小生,并从坐唱变为在田头广场作简单动作表演的走唱。化妆极为简单,男角身穿长衫(或短衫),头戴瓜皮小帽或毡帽,手拿摺扇(短衫者不拿);女角身穿短袄,长裙,脸上略施脂粉,头戴假发髻,插绢花,手拿方帕。一般只有两人,最多三、四人登场(在村头场地,有时也用门板搭台),女脚色均由男子扮演。声腔仅有[簧调],一把二胡伴奏(有时是扮演者自拉自唱)。据无锡人余治(1809~1874年)所著《劝禁演串客戏俚言》一文中记载,清道光年间无锡滩簧已流行,且有妇女演唱滩簧。艺人大多是农民和农村中的小手工业者,忙时生产,闲时演唱,内容都是农村劳动和生活故事,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此时既无班社,亦无职业艺人,纯属农民及乡镇小手工业者自娱活动。艺人们称这时期为对子戏阶段。

国语版一枝梅分集剧情,一枝梅电视剧韩国国语版(1)

《双推磨》剧照

对子戏剧情较为简单,脚色为一生一旦或一丑一旦。没有固定唱词和说白。至清末,对子戏又有单对子戏(一男一女同场演唱)、双对子戏(两男两女同场)、散对子戏(可独立演出的单出)、本头对子戏(可合数出为一本)之分。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创作的对子戏剧目数量相当可观,当年老艺人尚能回忆的就有六、七十出之多,还有《卖草囤》、《卖馄饨》等“卖”字戏目一百余出,多已失传。代表剧目有《庵堂相会》、《拔兰花》、《盘陀山烧香》、《借红纱》、《朱小天》以及《磨豆腐》、《双落发》、《秋香送茶》、《摘木香》等等。这些剧目来自民间,念白口语化,较直接反映了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小商贩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深受群众喜爱。

道光年间,开始出现半职业或职业滩簧艺人,少数艺人进入常州、无锡城内演出。这时期,也开始出现女职业艺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据老艺人回忆,道光十年前后有女艺人珠凤、珠宝姐妹俩,在常州、无锡、江阴、苏州一带乡镇颇有名气。余治写于道光十五年的《禁止花鼓串客戏议》中也提到:“办滩簧妇尤急于办门娼,……若滩簧妇则登台演唱,终日诲淫。”演出区域的扩大,女艺人的出现,加以滩簧小戏多有表演男女爱情的剧目,一班文人雅士因此多次惊呼滩簧“有伤风化”,应予取缔。自道光至同治的数十年间,江苏按察使司、常州府,先后数次示令:“永禁演唱滩簧。”县、乡、都、图均纷纷勒石立碑示禁,艺人多有关押受笞者。但群众爱看滩簧之风却愈禁愈炽,“高台演唱,男女纷来”(余治《得一录·禁止花鼓串客戏议》)。滩簧艺人白日歇息,挨到黄昏时分,在四镇八乡登台演出,至翌日黎明结束,称之为“两头红”。由于演出繁忙,需增添人手,艺人们开始收徒传艺,组织班社(多季节性戏班),至光绪年间逐步形成常帮、锡帮、江阴帮、宜兴帮。现可追溯的各帮最高一辈艺人均系光绪间人(据说已是第四代),有周奎大、王文香、钱金斋、王志良、龚全贵、唐二宝等。师徒相承、人才辈出。对子戏阶段持续了近百年,流传地区越来越大。一些农村知识分子如白秋鸿、周友良等也加入滩簧队伍,加以班社之间的竞争,首先使剧目内容丰富,戏剧情节复杂起来。出现了除“三小”外又有老生、老旦、滑稽等三至五个脚色的剧目,如《养媳妇回娘家》、《卖妹成亲》、《借黄糠》、《陆遇春卖布》、《陆雅臣卖妻》、《珠花记》、《僧帽记》等。在原单一[簧调]基础上,派生出亡长三调]、[反弓老旦调]、[说头板]、[行路板](又称[行路调])、[哭板](又称[哭调])等等;在吸收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紫竹调]、[春调]、[九连环]、[绣荷包)等。剧目的发展,曲调的丰富,突破了对子戏的形式,使剧种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同场戏阶段。

同场戏初期是小同场戏,是在辛亥革命前后的二十余年间。辛亥革命后的民国政府有关当局,也视滩簧“伤风败俗”、“俚俗淫秽”,甚至称[簧调]为“淫调”,二胡为“淫胡”,无锡、武进两县当局曾多次下令取缔。民国四年(1915年)12月,无锡县开化乡杜舍等处连日演唱滩簧,观者有500余人。次年3月,城乡各处都集资演唱滩簧。丁村曾连日演唱数十本之多,观者络绎不绝。无锡县县知事杨梦龄为查禁滩簧,将艺人拘捕。艺人当堂演唱《庵堂相会》,他终以“并无淫秽情节”而将艺人当场释放。在苏南,虽然政府当局的禁令甚严,但群众仍以一睹滩簧为快,争往观之。而滩簧艺人亦与政府巧妙周旋,长年活动于乡间,“每于夜间辄男装女扮,搭台演唱,……甚至通宵达旦,彻夜不寝”(民国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锡报》)。艺人一旦被逮,除关押受笞外,尚须罚款赎身。滩簧艺人被迫向外地流动。

沪宁铁路于光绪末期建成后,沿线农民、小手工业者大量涌进上海谋生,且上海为帝国主义列强的租界,中国政府无权禁戏,为滩簧进入大上海创造了条件。滩簧艺人袁仁仪、孙玉彩、李庭秀、过昭容、周甫艺、王嘉大等先后进入上海,其中,无锡县羊尖艺人袁仁仪是第一个进入上海的滩簧艺人。初期只是走街串巷或进茶馆酒楼演唱。尔后,由于乡音抵沪,深受常、锡同乡欢迎,并为之宣传颂扬。至民国五年,袁仁仪、李庭秀、邢长发等组班称“无锡滩簧”在年底进入“天外天”游艺场演出,之后又转入“大世界”三楼(这期间因班中主角吴寿泉是苏州人,曾一度改名“苏锡新戏”;民国十四年(1925年)苏州王宝庆、无锡邢长发在汉口组班演出,称“苏锡文戏”);孙玉彩、王嘉大、周甫艺等组班称“常州滩簧”,于民国八年(1919年)7月进入“小世界”(劝业场)演出,之后又转演于先施公司、永安公司等场所。民国十年(1921年)常州班改名“常州文戏”,无锡班改名“无锡文戏”。同年,常帮艺人周甫艺和锡帮艺人过昭容合议,两帮合作于先施公司游乐场同台演出。从此两帮合流。民国十四年(1925年),一说民国十九年(1930年)统一改称为“常锡文戏”。

国语版一枝梅分集剧情,一枝梅电视剧韩国国语版(2)

袁仁仪

袁仁仪进入上海后,无锡农村的滩簧艺人也进入无锡县城演唱,崇安寺大观园茶馆、广勤路近水楼茶园、周山浜新乐园茶楼、和平楼茶园及惠农桥群贤茶楼等都先后演唱滩簧。

至民国八年(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民主思潮兴起,滩簧演出更为频繁,不仅在夜间,而且在白天公演;不仅公然进入常州、无锡、苏州等城市,张贴广告,演于公园、广场、茶室乃至火车站,而且男女同台公演,“观者人山人海,大有万人空巷之概”(民国九年七月四日《兰言日报》)。若有人指责,“彼经手者竟以小菜场之新剧比较,且有彼客串我亦客串,彼文明我亦文明云云”(民国九年六月十五日《兰言日报》)。这期间又时有文人执笔的新式滩簧刊于报端,如《新编文明结婚滩簧》、《新编平等自由滩簧》、《十改良新滩簧》等等,滩簧乘势得以长足发展。至三十年代,常州、无锡、苏州城内外均有常演滩簧的戏院、茶园,总计有三十多处。吴江、昆山、太仓、江阴、常熟和宜兴等地的戏院、茶园,几乎全为滩簧所占,丹阳、金坛、溧阳、溧水、高淳等城乡,也常有滩簧演出。有些班社的活动范围已达苏北及浙江、安徽交界处。王宝庆、唐阿桂等人还相继组班去汉口、南京演出。苏南地区的滩簧,紧随进入上海的常锡两帮合流易名,也统称为“常锡文戏”。

民国十五年(1926年),无锡城中有四海升平楼、广乐天、共和楼、群贤楼、共一楼、多宝春、大观园等7家茶园领有演唱滩簧的营业执照。另有清唱小班,演出场所有11处之多。民国十六年(1927年)3月,为迎接北伐军,滩簧艺人同其他剧种艺人在城中公园轮流演出。嗣后,无锡县县长秦毓鎏(秦效鲁),以“内容淫秽,伤风败俗”为由禁演滩簧,并逮捕49名艺人,处以罚款。民国十八年(1929年),上海VB美国胜利唱机公司特请袁仁仪、李庭秀灌注锡剧唱片。唱片一张是《珍珠塔》中的《赠塔》,另一张是《林子文》中的《探监》。由袁仁仪唱方卿、林子文,李庭秀唱陈翠娥、陆素贞。这是无锡解放前唯一的锡剧唱片。

国语版一枝梅分集剧情,一枝梅电视剧韩国国语版(3)

袁仁仪在上海由美国胜利唱机公司灌制的锡剧第一张唱片

民国二十年(1931年),因国民党无锡县党部查禁滩簧,艺人为生活所逼,遂将无锡滩簧改名南方歌剧,在第一台、中东等戏院演出。民国24年6月,国民党无锡县党部又以南方歌剧系变相滩簧为由,再次下令禁演。后经人斡旋,改为无锡文戏,方始开禁。

日军侵占无锡期间和抗战胜利后,无锡城区有第一台、巴黎、中东、耀记、惠民、中央等戏院演唱滩簧。这时的滩簧为幕表戏,没有固定台词,全凭演员根据剧情自由演唱。

由于进入城市,有了较稳定的演出场所,于是也先后出现了一批较稳定的长年不散的四季班。上海市区约有十副(含流动班社),苏南一带的班社其数今已难以统计。活动于沪宁一线的班社,著名者有袁(仁仪)家班、孙(玉彩)家班、周(甫艺)家班、李(庭秀)家班、刘(荣炳)家班、俞(荣甫)家班、杨(云祥)家班、匡(耀良)家班等。这些班社历时短则十余年,长则二十余年,组班者均为有名于一时的艺人,收徒众多,培养了许多新秀。

锡剧进入上海和苏、锡、常等城市后,得以与兄弟剧种接触、交流和竞争,首先在剧目上获得显著发展。先后从“宝卷”和“弹词”引进了《珍珠塔》、《玉蜻蜓》、《双珠凤》、《孟丽君》等;从徽班中吸收了《琵琶记》、《蔡金莲》等;由京剧移植了《贩马记》、《樊梨花》等。上海的常锡文戏,在十里洋场商业文化的影响下,为竞尚新奇,招徕观众,从三十年代中期开始演出了一大批机关布景、灯光彩头的连台本戏和公案戏,并很快影响到苏南的常锡文戏,如《宏碧缘》、《狸猫换太子》、《荒江女侠》、《封神榜》、《彭公案》、《施公案》、《济公传》、《西游记》等。同时也上演了取材于现实题材的《克宝桥》、《显应桥》、《褚凤娣》以及《山东马永贞》、《杨乃武与小白菜》、《秋海棠》等一批时装、清装戏。

这些大型的连台本戏或本头戏,标志着常锡文戏已进入同场戏阶段的大同场戏时期。在小同场时期,脚色行当已由对子戏的“三小”发展为小生、老生、滑稽(丑)、老旦、花旦五行,至大同场时期,进一步分行,小生有“风雅”、“文武”之分,老生有“家庭老生”、“文武老生”、“奸雄老生”之分,滑稽有“潮流滑稽”(演唱时事新闻)、“呆派滑稽”(又称“冷面”,以阴噱见长)之分,老旦有“家庭老旦”、“彩旦”之分,花旦有“青衣悲旦”、“文武花旦”、“闰阁花旦”、“风*花旦”、“小旦”(又称“丫头旦”)之分。与此同时,在音乐曲调上同样有了极大的丰富和提高。从杭州武林班吸收了[大陆板](即[大锣板]),从申滩(即沪剧)吸收了[三角板],从苏滩引进了[迷魂调];苏州[文书调](即[铃铃调])、徽班的[高拨子]、京剧的西皮、二簧[摇板]及[点绛唇]、[哭皇天]等曲牌和锣鼓经亦相继被吸收引入。伴奏乐器增加了琵琶、三弦、笛子、唢呐、副帮二胡和京剧打击乐器。在表演上模仿京剧的程式,有的班社还请来京剧艺人教习武打。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江南沦陷,大部分班社撤离上海和沪宁铁路沿线城市转向农村,有的被追解散。一批演员枉遭毒打和关押,陈媛媛、周翠贞等艺人遭汉奸迫害致死。绝境中,艺人顾嘉生、何枫等毅然参加了共产党地下组织,投身革命,并以戏班作掩护,为江南解放做出了贡献,同时亦保护了一批锡剧艺人。

1949年4月,江南解放。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关怀下,对锡剧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加以培植和抚育,相当多的文艺工作者加入剧团和衷共济,锡剧终于走上了健康兴旺的道路。1950年,苏南行政公署举办了民间艺人讲习班,同时将流行各地的常锡文戏统一改称“常锡剧”,并成立了苏南文联,常州、无锡三个实验常锡剧团,并派一批干部进团加强领导。根据政务院“改戏、改人、改制”的方针,1952年8月,苏南行政公署文化事业管理局举办了15个剧团(班社)、近600人参加的“苏南地方戏剧团训练班”,组织艺人进行政治、文化、政策和业务学习。同时成立苏南行署文化事业管理局戏曲审定组,挖掘整理传统戏《宝莲灯》、《翠娘盗令》,移植和改编现代戏《王贵和李香香》、《赤叶河》、《白毛女》、《翻身姐妹》、《葡萄熟了的时候》、《方珍珠》、《太平钱》、《新儿女英雄传》,计10个剧目,供参加学习的剧团排演。

1964、1965年,现代剧《红花曲》先后参加江苏省戏曲现代戏会演和华东区现代戏曲调演。经锡剧艺人的共同努力和其他文艺工作者的帮助,锡剧在表演艺术、音乐唱腔、舞台美术设计等方面有很大改进和提高,成为江苏省的主要剧种和华东地区的三大剧种之一。

“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锡剧剧目因受到批判而停演,主要演出的是经移植的“革命样板戏”。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锡剧一度繁荣,创作、改编了不少新剧目。后受电影、电视、录像和其他现代娱乐项目的影响,趋向衰退。1982年1月,江苏省锡剧界提出“振兴锡剧”的口号。1984年2月,无锡市成立振兴锡剧领导小组。同年10月20日,江苏省文化厅、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苏分会、江苏省锡剧研究会、无锡市文化局联合举办的“江苏省首届锡剧节”在无锡市开幕,江苏、安徽、上海的24个锡剧团演出28台(其中现代戏13台、新编历史戏和古装戏15台)37个剧目,演出人员1368人,观众15万人次。全国各地戏剧界人士、专家、学者100多人前来观摩。这是锡剧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演出、观摩和艺术交流活动。1994年,在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中,王建伟(小王彬彬)荣获这一戏剧界最高奖。2001年9月,市锡剧院著名演员小王彬彬、袁梦娅、顾国英、谢志英、潘佩琼等赴京,在中央电视台进行现场录制。这是中央电视台首次为锡剧拍摄专题片,共拍摄6集,每集30分钟,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2003年6月,中央电视台《锦绣梨园》栏目摄制组专程到无锡,拍摄锡剧专题片《名代欣赏》,专题片汇集王彬彬、梅兰珍、汪韵芝等老一辈锡剧艺术家和小王彬彬等著名锡剧演员的艺术专访,并把锡剧与无锡人文景观结合到一起,以展示锡剧艺术的特色和魅力,播出后受到观众好评。2009年,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中,市锡剧院黄静慧获得“梅花奖”。

表演艺术

锡剧在对子戏时期的角色仅有一生一旦,没有女演员,旦角也由男子扮演。其后发展为男女同台演唱。对子戏有男女两个角色演唱的单对子戏、两个男角一组和两个女角一组同台演唱的双对子戏、单折演出的散对子戏、数折连贯成套演出的本头对子戏。这时的表演动作和舞蹈身段并不讲究,仅吸取“采茶灯”的一些舞步,动作多模拟民众日常生活。

进入小同场时期后,同台演出的角色增至五六个以上,有生、旦、丑三大行当,每出戏的开头仍有对子戏的“帽子”,用“圆场”的形式表示地点环境变换,用更锣的音响表示时间更替。

锡剧进入大同场时期后,一些京剧艺人参加锡剧戏班,因而引进了京剧的表演程式和身段谱,锡剧有了生、旦、净、丑以及武行等行当。但各个行当并不严格区分,可相互串通扮演。

锡剧早期的唱词,由艺人在表演时随编随唱。艺人们以这种方式创作了适合各种特定情景的长段唱词,长的几百句,短的几十句。这些唱词可以在不同戏的相同情景中相互套用。这种唱词称为赋子。锡剧的赋子有三四十种,如“金殿赋”“厅堂赋”“花园赋”“百鸟赋”“灯赋”等。赋子的语言通俗,形象生动。

锡剧有唱重于做、文多于武的特点。锡剧演员都十分注重唱腔,即使是武戏,也是“武戏文唱”。解放后建立剧本制、导演制,表演艺术有了很大进步,并讲究舞蹈身段、形体动作等表演程式,向载歌载舞、唱念做打全面发展。一些新培养的年轻演员已能上演武戏,但仍重于唱,并保持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传统。

音乐唱腔

锡剧发源于民间的山歌小调,也受弋阳腔、昆曲、南词等其他戏曲的影响。锡剧的基本曲调为簧调,以后吸收了铃铃调、杭州武林班的大陆调、苏滩的迷魂调、申滩的三角板、京徽班的高拨子以及江苏民歌小调中的紫竹调、九连环、四季相思、五更调等。

解放后,无锡音乐工作者又为锡剧创作了新大陆调、南方调、洪发调等;簧调又发展为老簧调、新簧调、簧调长三板、簧调反弓、老旦调、簧调哭腔、簧调快板等,并分男女腔。

各种腔调有起板、清板、落板、收板几个部分。起板是唱腔的开始;清板是唱腔的中间部分;落板是唱腔的结尾,表示腔调告一段落。收板同样是唱腔的结尾,但它表示这个腔调的全部结束。在各种腔调的唱法上,又有快板、中板、慢板之分。

锡剧艺人在实践中形成了各种流派唱腔。其中有无锡市锡剧团著名演员王彬彬、梅兰珍的“彬彬腔”和“梅派花腔”。“彬彬腔”高亢明亮、刚中带柔、清晰流畅、抒情优美。“梅派花腔”甜糯圆润、委婉细腻、嗓宽音柔、绚丽多彩。这两种唱腔在锡剧界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锡剧的伴奏乐器,在对子戏时期仅为一把二胡,后来增加了三弦和板。大同场时期又增加了板胡、月琴、琵琶、唢呐等。后受京剧的影响,采用了京胡、大锣、大鼓、钹,并吸收了京剧的锣鼓经。解放后器乐和伴奏水平有了发展和提高,伴奏乐器不但有二胡、琵琶、筝、扬琴,而且有大提琴、小提琴、黑管、银笛等西洋乐器。80年代又增加电子琴伴奏,增强了乐感。

舞台美术

锡剧在对子戏初期不用戏台,后用木板等搭台,开始上台演出。台上无布景,照明用油灯。

民国初年,始有简单的绘景景片和“出将入相”的帘饰。后又采用软硬景结合的舞台装置。30年代受文明戏的影响,采用分场分幕的方法,使用灯光布景。到演出连台本戏时又盛行机关布景。

解放后,由舞台美术设计人员根据剧本分场进行舞台美术设计。一般有写实、写意、虚实结合的3种风格。置景逐步改进,用天幕幻灯替代绘景景片,用明暗灯光、追光、切光等表现手段,以增强戏剧效果。

在化妆和服饰方面,对子戏时期生角穿长袍,戴瓜皮小帽;旦角穿短祅罗裙,头戴女帽。开始不化妆,稍后略施脂粉口红。20年代,人物不论古代、现代,一律都穿清代服装。后采用京剧服装。30年代,一些戏班开始有“箱底”。一般有蟒袍、官衣、褶子、员外披、箭衣、马褂、宫装、女披、相貂、堂帽、纱帽、小生巾、鸭尾巾、罗帽、毡帽、凤冠以及髯口等。化妆采用红白妆:用白色铅粉打底,胭脂打面红及口红。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古装戏仍用红白妆,现代戏用电影妆。70年代开始,古装戏中人物妆饰逐渐接近越剧,现代戏的化妆接近生活妆。

上演剧目

锡剧从对子戏时期到大同场时期约计积累280多出戏。其中对子戏有《约四期》《拔兰花》等55出,小同场戏有《借黄糠》《朱小天》等45出,大同场戏(连台本戏)有《珍珠塔》《孟丽君》《白蛇传》《杜十娘》等157出,清装、时装戏有《啼笑姻缘》《显应桥》等20余出。在对子戏和小同场戏中有四庭柱和一正梁之说。四庭柱为《借黄糠》《约四期》《朱小天》《拔兰花》,一正梁为《庵堂相会》(一说为《拔兰花》)。解放后,无锡市锡剧团整理演出的传统剧目有《摘石榴》《扎花灯》《拔兰花》《游庵认母》《水洒纱窗》《珍珠塔》《孟丽君》《西厢记》《双约牡丹亭》《二度梅》《貂蝉》《梁祝》《蝴蝶梦》《三访桑园》《借亲配》《金玉奴》《胭脂》《玉蜻蜓》等,创作演出的古装戏有《三夫人》《湖水情》《泪美人》《危城传奇》,创作的现代戏有《秦起》《江姐》《太湖儿女》《红花曲》《煤田战歌》《光辉的一生》(即《焦裕禄》)《此恨绵绵》《鉴湖女侠》《圆婚记》《当家人》等。

老一辈党和国家*以及许多国内外贵宾曾观看过无锡市锡剧团的演出。1959年6月19日晚,《珍珠塔》在中南海国务院小礼堂汇报演出,党和国家*刘少奇、*等观看演出,演出结束后,周总理拉着王彬彬坐下说,“我也是江苏人呐,锡剧我从小就听过,也爱听,你的演唱字正腔圆,别具一格。”

国语版一枝梅分集剧情,一枝梅电视剧韩国国语版(4)

*等领导同志在国务院小礼堂观看《珍珠塔》后与演员合影

国语版一枝梅分集剧情,一枝梅电视剧韩国国语版(5)

*总理观看《珍珠塔》后与陈翠娥扮演者梅兰珍握手

1961年11月,*主席在太湖饭店观看王彬彬、梅兰珍、汪韵芝等演出的《珍珠塔》中《赠塔》《夸富》两折。1978年5月和8月,荣毅仁、阿沛·阿旺晋美、康克清等分别观看《珍珠塔》的选场及全场演出。1980年春和1981年9月,叶剑英、陈云等先后观看了《珍珠塔》的全场演出。看过招待演出的外国贵宾有胡志明、金日成、西哈努克、吴努、奈温等和日本明石市代表团代表。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