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份由黄磊、张钧甯、戚薇领衔主演的中国版《深夜食堂》扑街了。
说实在的,一向以真实并带细腻拍摄手法而出名的韩国早在2015年的时候就也翻拍了《深夜食堂》。
类似的斜坡下的那个午夜12点后才开始营业的小店,不起眼,却也行人不断。
然而韩版翻拍的结果是豆瓣6.9分。
如果你觉得这翻拍得真水,分数真惨,那你就错了。
因为你想不到中国版的《深夜食堂》会前仆后继地也倒在了同一个坑,确切地说,更深的坑。
豆瓣2.8分。
不过冲着那满屏的插入广告以及本该是真情流露,却变成夸张的演绎,不自然的表情,这2.8分好像也是给得良心。
比起韩国和中国大陆的相继翻拍的相继扑街,日版的《深夜食堂》却一路稳妥而又从容地,从7.9、8.1等的豆瓣评分,升到最终的9.2高分。
那么,日剧版的《深夜食堂》为什么能稳居豆瓣高分榜呢?
在我看来,有三点:真实不做作的平凡;不加评判和阻扰的共情;哭着吃饭的人,也能好好地过一生。
一、真实不做作处才更显平凡人生
这部剧里的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不都是至善至美之人,每个人也不全是十恶不赦之人,而是真实得平凡的人——有的人身上有令人战栗的*气,同时也有令人心跳漏拍的轻轻一笑;有的人是近似厌世的大龄剩女,同时也是张嘴就叽叽喳喳的对梦想中的男子崇拜的小女子模样;有的人是光鲜亮丽得美好,一碰爱情就晕头转向失去自我的女子,却也能在分手时决绝地转身离开。
他们特别吗?不特别。他们普通得就像你,就像我。
两年前的我,刚毕业不久,在家附近上班,索性也住家里。
其实当时有点抑郁的状态:失恋了不敢对家人说,自己一个人悄悄承受着;刚从学校毕业,与社会的接轨似乎不是那么顺畅,稍微有点冲突或者委屈便要掉泪;眼前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而自己似乎也没了力气去改变一起。
直到自己看到《深夜食堂》里那个在夜店跳着脱衣舞的洒脱女子面对爱情时,一味地模仿对方身上的举手投足,失恋后又坚决地转身。恋爱中与失恋后都会在那家深夜食堂里点上几道菜,独自一人细品,或者眼中流露出不止的爱意,或者放声痛哭。
那时候我才意识到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每个人真实得像那么些个或吵或静地坐落在食堂里的座位上的世俗男女,美丑善恶都不曾从同一个人身上剥离开来。每个人也不过是平凡的人,是大千世界里的一下快速闪星。
意识到这点时,我“哇”地一下子哭出声来,为自己失去的爱情,也为感受到自己以及愿意开始接受自己的平凡。
每个平凡的人有自己的悲伤也有自己的快乐。但不管是再深的痛苦还是再激动人心的喜悦,在面对一日三餐这件事,他们都是真实的人,真实地感受着自己,感受着自己人生里的记忆回滚。
二、不加评判和阻扰的共情
如果说每个人都能体会到自己身上真实的情感的话,那一定就会有人选择倾诉出来。日版《深夜食堂》里也是。
有一集里,一个女生作为职场里的“老人”,带着新人的时候,故意让新人抓到自己与被调查对象出轨,从而让新人晋级转正,而自己也被公司开除。但她也借此与这样病态的关系断开。
而店老板作为大多数人故事里的旁观者,就真的只是旁观者。他不加以评价,不会因为他们富裕或者贫穷,三观有问题或者太过正义,而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
相反地,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变成一个可以倾听每个故事里的主人公内心里不能对别人吐露的话的倾听人。
反观中国版的《深夜食堂》,直接复制故事情节,甚至不如《人生一串》这档低成本,但有中国特色并且接地气的节目来得有味道。就算第一次看中国版的《深夜食堂》。
没看过日版的人,也许能被故事情节打动,但在观众试图与故事产生共情、共鸣的时候,眼睛一瞥或者演员手上一推,是一个又一个的广告插入。
令观众感动也不是,反感也不是,就在屏幕前兀自尴尬着。
好的故事、好的电视剧是能让观众从中找到自己,并且让自己的情感跟着情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并且被后续的情节接住。
这就是日版的《深夜食堂》能做到的。
三、哭着吃饭的人,也能好好地过一生
日版里,有个故事。淡出观众视线的女歌手因为丈夫的逝去而发誓不再唱歌。但因为一对歌迷夫妇以及自己内心对唱歌这件事的想法被重新定义了,她又重新唱歌。
曾经跟丈夫一起而爱上的乌贼烧芋头,最后不曾想也变成丈夫去世后,她不敢吃,一吃就会哭的美食。而在故事的最后,在她重新定义丈夫对自己的爱,自己对音乐的看法后,她慢慢地又能笑着吃那道菜了。
是啊,同一个事物,同一个环境,自己的感受变了,不是因为周围这些变了,而是因为自己的想法、经历和内心改变了。
而人,就是在这些勇敢的面对,和不断的改变中再次站起,再次出发,最后过好一生的吧。
网上曾流传过一个父亲,在雪地的台阶上含着泪吃着那被冻僵的馒头,只为求生存,给家人带去更多的经济来源;地铁上有个小伙子拿着饭盒边吃边哭,但最后还是吃完了。
为了更好的目标,为了自己内心里无法放弃的牵挂,他们能够哭着也要好好吃饭,相信以后,他们也是能笑着吃饭,好好地过好自己的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