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张国立那看似憨厚的长相,但透着睿智,很像陕西人。其实张国立和陕西有着极深的情缘,从8岁到16岁,他就生活在陕西渭南。
以下为多年前记者对张国立的采访:
记者:您出生在天津,在有些电影里说四川话,很多人都以为你是四川人,但在陕西你也有一段生活经历,是吗?
张国立:对,我父亲是修铁路的,我父亲在陕西修铁路,西安到韩城,西韩线。那时我就该上学了,我从天津来到了陕西,在陕西上了小学和中学。
记者:那到了陕西以后,饮食呀各方面您能习惯吗?
张国立:反正从天津一个大城市突然来到渭南,感觉渭南怎么这么小呀!心理反差很大的。
记者:在渭南,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张国立:我印象最深的是西瓜、红薯,还有鸡蛋。这是我印象最深的。
记者:为什么?
张国立:因为我记得那个时候,卖红苕的都喊,红苕,红苕。还有把红薯蒸熟了在街上卖的,有烤熟了在街上卖的。西瓜特别好吃,红沙瓤的,赛过冰糖。听着人家喊,大马车一拉一车。碎娃过年高兴的吃得好,放炮。每年过年都吃好的,一年到头了可以敞开吃了,都是拉肚子的时候。
张国立说,因为自己从小在陕西生活,他的胃特别适应陕西的传统饮食。他的好哥们、电视剧老搭档张铁林因为同样在陕西长大,两人关系特别铁。不过他们有时候也会为朋友送来的陕西特产争得不可开交。
记者:外地的朋友给你俩捎点陕西特产,你们俩还抢?
张国立:到现在,喜欢吃陕西的水晶饼。苗圃经常一回家或者她妈妈从陕西来到北京来,一定要给我带水晶饼,我每次当宝贝的一样。人家苗圃带的水晶饼,给我的时候,没想到他也在身边,不好意思,还得给我使眼色,递他两盒,10盒给他两盒,他非要抢,他就不干了,说一人五盒,一人五盒。他又不怎么吃,哪像我。我挨个都吃了,他拿着分给大家了,我是舍不得,我好这口。记得拍《五月槐花香》的时候,苗圃那水晶饼来,他来抢,抢完了以后,我给那个小毛,他的助理,我说小毛,那水晶饼吃完了没有?小毛说没有动呢!那给我拿来!小毛偷偷给我拿来。都在他车后备箱里放着,他是个哈松,不吃还占着。
张国立 磨难是一笔财富
1970年,16岁的张国立离开了生活了8年之久的渭南,继承父亲的事业到贵州省当了一名筑路的工人,在贵州的崇山峻岭中接受洗礼。
张国立:那时候是军事化管理,住的牛毛毡,又突然离开家,很多不开心,经常捂着被子哭。
记者:当时有没有想过通过某种途径改变自己的境遇?
张国立:想过离开,但不知道怎么改变。因为每天进了隧洞,每天*活都是一样的。咣!石头下来了,呼呼呼!快速捣鼓,水泥、片石,修桥墩,打隧洞。三班倒,有时候黑夜进了山洞,出来天亮了,坐上汽车,昏昏沉沉的。那会汽车没座,全都站着,你把我扶着,我把你扶着,开进工棚,睡觉。等你起来了,又该上班了。那种生活,所以说我现在可以吃苦,因为小时候已经练出来了。
年轻的张国立吃苦倒不怕,最怕的就是思乡。逢年过节,张国立就特别想念远在千里之外渭南的家。
张国立:真正离开了以后,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去参加工作,确实有对那个环境怀念、想念。所以大概两年回来探亲的时候,那天我记得是晚上,很晚,我坐火车到了渭南的时候,大概是四点钟,我背的劳保茶叶、劳保的糖,吃不完带回家给家里。两年以后就知道孝敬家里了。是个非常冷的冬天,我记得敲门敲不开,敲了很长时间才把人家敲醒,才来给我开门,回到家的感觉,再和伙伴见面的时候,特别亲切。
记者:感觉自己的根在那儿?
张国立:对,都一样,其实母亲在哪儿,家就在哪儿。所以那时一定要回家,其实离开陕西以后,我还会过两次。两次回家探亲都是回渭南,一直到我母亲离开渭南以后。所以在我的感觉里头,陕西也是我的家乡。
张国立 从修铁路到演话剧
1972年,已在贵州大山里修了两年铁路的张国立,命运发生了改变。因为普通话讲得好,他被铁路二局文工团选中,当了一名话剧演员,从跑龙套做起。
张国立:他们发现我每次演戏的时候,我都在侧幕调侃这个老师演戏。其实我把那个戏所有台词都背下来了。
记者:当时就留心这个了?
张国立:就是喜欢看人家表演。我属于这个跑龙套的。跑完农民起义军,端上枪又上去了,那会就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我一直锁喜欢看他们演戏。那天老师病了以后,我们老师带上我们走台,施一遍。我把台词说了一遍,导演说行,让他上,这就有了第一次,从那以后我就和一起入学的同学们拉开档次来了。老师开始注意我了,说这孩子还行,救场如救火。那会儿叫钻锅,能钻锅的都是好演员,那时开始注意我了。22岁在团里演话剧开始挑大梁了,演男主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