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名山——孤山
孤山位于昌乐城东南,虽然仅有266米,可在当地是最高的一座山。而且,从孤山向东北,直到渤海边,都是平原,因而在当地,孤山更为突兀了。孤山也就成为当地名山了。在古代文人的昌乐八景中,“孤峰夕照”就是描写孤山的。
孤山是一座青石山,青石裸露,有几处山势突兀,险峻陡峭,怪石嶙峋。孤山南坡较缓,树木葱郁;北坡陡峭,荆棘丛生,当地人称之为“孤山后陡峪”。
孤山山顶平缓,顶上有一旧庙,四壁青石厚墙,青石碹顶。庙主是孤山爷李坡。李坡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李坡小时家境贫寒,随母寄住寿光姥姥家,舅母欺凌他。李坡十几岁带母亲离开舅家,在孤山后一村中居住。李坡爱打抱不平,乱世中与几十人啸聚于孤山。一次与赵匡胤遭遇争斗被*。之后,赵匡胤知晓李坡为人,封其为孤山爷,建庙祭祀。
此事不知真假,可我觉得李坡并无出类拔萃之处,封为孤山爷,过于牵强。
父亲说过,之前孤山顶上有几处红墙青瓦、雕梁画栋的庙宇,有伯夷、叔齐两贤祠。民间传说,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逃到寿阳山,采薇而食,死在山上,当地人为他们建了二贤祠。自然,伯夷、叔齐在孤山,更是附会之说。
孤山上的庙宇或毁于战乱,或毁于年久失修。剩余的残垣断壁大部分被拆掉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当我能爬上孤山顶时,就只有破旧不堪的孤山爷庙的轮廓了,青石砌成。庙顶长满杂草。庙内堆堆乱石。乱石间,散落着一些纸灰和几片火纸。
庙前是一十几平方米的平台,平台的东西两面由乱石垒成。平台中有一青石砌成的池子。据说,水池内原有碧波荡漾、甘澈清冽的泉水。后来,孤山爷和南面不远处的方山爷下棋打赌,孤山爷输了,池中的水被方山爷一包袱提走了,水池干涸了。
破庙和池子的周围横七竖八的躺着一些石碑,厚厚的石碑多已破碎,有几块没有破碎的也被风蛀雨蚀的坑坑洼洼,字迹漫漶。多数字不认识,只记得有一块石碑上写着“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石庙前,水池侧,有一高二十几米的铁架子。离地面十几米处,隔着几米,有两个平台,四周木板围着,里有小凳子,可坐上观景。大人说,晴朗的早晨,爬到塔顶,能看到大海,能看到海上的日出。
附近无人知晓铁塔是做什么用的,有人把它当做一个标志。说远远看到铁塔,就有一种到家的感觉,心里温暖了不少。遗憾的是,铁塔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被山南的村人偷铁毁坏,倒掉,都被偷走了。
山上有不少柏树,柏树浓浓郁郁,遮天蔽日。树间杂草丛生。秋日,龙须草迎风摇曳山菊花簇簇闪着金光。
远近有不同的鸟儿在鸣叫。草丛里时有山鸡飞起,野兔窜出。山上的岩石间,有一些石洞,石洞深浅不一,形状怪异,洞里面黑黑的,看不到洞底。老人们告诫我们,洞里住着狐仙,不让我们轻易到山上玩耍,更不要去钻石洞。但是,我们经不住山里的诱惑,还是经常隔三差五四五个人到山里,摘酸枣、捡地耳,探寻山上的岩洞,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农历三月三是孤山庙会。三月初,山坡上到处是一朵朵盛开的鲜花,“三月三,开满山”,金黄鲜亮的鸦葱花儿,格外夺目。
这一天,方圆几十里人们来赶孤山会。山上,人来人往,熙熙嚷嚷。善男信女们在破旧的石庙周围燃纸焚香,虔诚叩拜。孩子们在追逐着蝴蝶、采撷着山花……
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孤山周围几个村子的人疯狂地在山上放炮采石。几年的时间,孤山南麓就被蚕食大部分,树林被毁,山坡成为一处处断崖,青山碎裂,狰狞恐怖。而一些地方则成为深坑,雨后集满雨水。
原本一座秀丽的山峦,变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
近年来,当地政府禁止山上开采,并对孤山进行了治理。孤山上修上了栈道,安上了路灯,对山庙进行了重修,在庙前修建了广场。孤山焕然一新,成了人们休闲娱乐旅游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