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在婆罗门教神话中是财神和北方护法神俱比罗的儿子(俱比罗后来在佛教中被改名称为毗沙门,虽然不再是财神形象,但依然是护法四天王之一),而在佛经中这孩子的名字是“那罗鸠婆”,佛教典籍《佛所行赞》记载:“毗沙门天王,生那罗鸠婆,一切诸天众,悉皆大欢喜。”而那罗鸠婆翻译过来也做“哪吒俱伐罗”(哪吒的名字已经出现啦!),在婆罗门教中哪吒比较默默无闻,不过在佛经中,哪吒已经成为了法力无边的佛教护法天神。
而且咱们注意,毗沙门天王(也有翻译为多闻天王的)的法宝就是宝塔,所以这时候哪吒的老爹也可以直接称呼为托塔天王或者是多闻天王。
哪吒的名字在中国出现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梁时期的高僧传中就有记载:“道宣持律精苦,尝夜行,道临阶,坠。忽一人承其足曰:‘某非常人,即毗沙门天王哪吒太子也,以护法,拥护和尚,时已久矣’。”可见当时佛教的护法神并不是咱们现在经常看到的韦陀菩萨,小哪吒曾经也兼职过这一角色。
不过佛经在给哪吒增加戏份的同时也给哪吒加了好几个哥哥,这还不算啥,佛经加上民间故事以讹传讹下来干脆连哪吒的老爸也给改了......
唐代时期流行毗沙门天王崇拜,这信仰怎么来的?原因就是在大唐天宝元年安西城被吐蕃包围,结果毗沙门天王从城北的楼上出现,施展神通把吐蕃军队吓退,所以唐玄宗命令边境城池在城楼的西北供养毗沙门天王。
而在玄宗一朝毗沙门天王多次显圣,所以玄宗还下令军队必须要供养天王,并且出征前也要向天王祈祷武运昌隆。唐朝军队也根据毗沙门(多闻天王)形象绘制旗帜,号曰“天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