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知识点又增加了什么意思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4-26 19:38:35

昨晚看到个奇怪的知识点——问86版央视西游记一共多少集。

就像还珠格格承包90后的暑假一样,这神剧反复播放正赶上我小时候,简单啊,因为当时我也算过,记得最早我还对着铁皮铅笔盒盖里面的乘法口诀表查。所以我得出的结果是九九八十一难,一共81集。现在既然这么问,那答案肯定不是81集,考虑当年特效,按一集两难算,也得42集左右。

看来还是带有某个细节或者说图像更容易记忆。

其实答案是25集,就像开头BMG烙在脑子里的黑猫警长动画片只有4集一样的令我不可思议。

由此想到了下面几点内容。

(一)

图像是人类第一语言。

从智人到现在的我们,人类大约进化、发展了10-20万年,最早能追溯到的“纸面文明”是大概公元前2万年左右的阿尔塔米拉岩画和拉斯科岩画——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在岩壁上作画记录当时的动物和生存情况。

再到公元前5000左右,同步出现了古埃及象形文字、古苏美尔楔形文字和中国的甲骨文,这些表意文字是从原始社会的图画和花纹中进化来的,总不能一直以结绳来计数吧。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中华文明一直传承下来,也只有中国的甲骨文是最形象、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文字体系。

甲骨文后期演变成了繁体字,这里表扬下湾湾,一直传承得特别好,日文里也保留了很多中国文字。

比如繁体愛比爱字,中间多了一个心,老祖宗是想告诉我们做事得是发自内心的,这样就能让人感受到爱。

这样来看,文字就比较容易记忆了。

现在有时会提笔忘字甚至是根本不记得一些复杂字的写法,我觉得这跟短视频的流行有关系。一份《2020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指出截至去年6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达9亿,其中短视频占比87%,一骑绝尘。人均刷视频时长110分钟,每天。

不管这个人均是否合理,但不能否认图像加声音的形式占据了过多我们的注意力,电视、手机、电脑等等。大脑也乐于接受图像类型的信息,从古至今都是。

(二)

注意力抢夺。

了解到大脑更易接受图像加声音后,就开始研究如何抢夺人们有限的注意力了。

从“今年过节不收礼”、“农夫山泉有点甜”的广告到每天十几集连播的暑期档连续剧,再到今天的短视频风口,视频形式一直是*时间利器。

我觉得上面提到的都是通过抢夺用户注意力来投放广告,最终转化成消费者付费购买的商业逻辑。

这个判断同样适用于过去,甚至是古代。

从公元前3000年左右我国古代的实物广告到后来的吆喝式广告,再到印刷品广告——以美国香烟盒上的美女形象为代表,无不是为了交易、销售。

企业本意是销售产品获得收益,利用到了大脑对信息的处理方式,尝到甜头后这种趋势愈演愈烈。

(三)

世界想让我们变成普通人。

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文角度都是如此。

有篇公号引用了英国无神论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其《盲眼钟表匠》一书的观点:生物体通过避免与周围环境平衡来避免死亡。

想想确实如此,沙漠会让人脱水死亡,冰川会把人冻死,河海会使人溺亡。虽然不是自然界主观动作,但确实会有这种“一旦与周围环境平衡,生物体就死亡”的结果。

而第一本以漫画形式完成的哥伦比亚大学学术论文《非平面》,作者是教育专业博士,他从人文角度来说现代文明的学校教育是把学生塑造成二维平面的、趋同的,甚至是一模一样的。

相对应的,只有保持差异化才能生存和存在。

所以,我觉得要保持自己的注意力不被抢夺,要有一定时间用来深入连贯的思考,要保留深度思考的能力。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