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微服私访记全部剧情,康熙微服私访记剧情分集介绍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4-27 08:39:06

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堪称老少喜爱,人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将剧情当成了史实。实际上有没有康熙“微服私访”这件事呢?

从正史角度看“微服私访”纯属瞎掰。但就亲自到地方视察、体恤民情方面看,康熙无疑是历史上做得最好的帝王之一!

在清朝的《圣祖仁皇帝圣训》中有“省方”一栏,“省方”就是巡查四方之意,在清圣祖实录中,康熙帝巡视过的地方含山东、山西、江南和塞北蒙古多地,至于京幾附近,则家常便饭。

当然,最有代表性的还是康熙六下江南巡察。

时间是自康熙23年到46年(即1684年~1707年)之间,去得最多的要数江苏淮安了。因为淮安地理位置特殊,是长江、淮河、运河的交汇点,又是满清的治水工程的关键点,即所谓的“黄淮襟钥”、“漕运锁钥”。康熙帝希望通过“全面修治”,进而达到“一劳永逸”。

康熙微服私访记全部剧情,康熙微服私访记剧情分集介绍(1)

在平定三藩、台湾回归之后,治理河道便成为第一要务。当时虽然有水利大臣靳辅主抓水利,对河道进行了一系列的整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无彻底性好转,为此,康熙帝决定亲自巡查,以探讨治河疏流最有效的办法。

1684年、1689年分别进行第一次、第二次南巡。沿运河水路一路南行,经山东、江苏到杭州。主要是了解河道淤塞的地段、程度和成因,以及治理措施的收效。1689年农历三月初七,康熙率随从诸臣视察高家堰一带堤岸闸坝。时任河道总督王新命曾建议疏浚通江旧有河道,使淮流减而不溢。康熙帝经此视察认为其议可行,并令在挑浚通江之河后,于淮水会合之处修置闸板。若遇淮水盛涨,则启闸以分其流。

  但不巧的是接着新疆出现噶尔丹叛乱,整治河道的工程方案只好暂且搁置,集中精力用来对付噶尔丹叛乱。

康熙微服私访记全部剧情,康熙微服私访记剧情分集介绍(2)

1699年,康熙帝第三次南巡,这一次是重新查看新的水患状况,毕竟距第二次巡查已隔十年。巡查中,当发现所过之处粮食收成大幅度减产时,康熙帝要求地方政府制定政策并落实,监督地主适当减免佃户的地租和税收。

返京之后将具体的政策方案,逐级落实至地方官府,并责令督促执行整改且要求把落实情况及时反馈。

1703年正月,康熙帝第四次南巡,经淮安,常州,苏州至杭州。这次主要是查看河道治理的落实情况,倾听民声反馈。1703年2月南巡至宿迁县治,渡黄河,驻桃源县。初四日,自桃源县登舟,遍视河工,令张鹏翮加固桃源烟墩至龙窝一带堤工。

1705、1707年(即康熙四十四、四十六年),康熙进行第五次和第六次南巡。对于治河不力,渎职不报的官员进行惩治。如1707年2月27日,康熙帝抵扬州府,张鹏翮具疏请罪。命将张鹏翮及请开溜淮套之督抚严加议处。后将阿山革去尚书,张鹏翮去所加宫保,桑额降五级,刘光美、于准各降三级。

康熙微服私访记全部剧情,康熙微服私访记剧情分集介绍(3)

康熙的六次南巡,他除了解决“黄淮冲决为患”的问题之外。还注意与汉民族和汉朝学子的沟通,比方说祭拜山东孔庙,又在江南浙江人文汇集之地,对入学名额酌量加赠,又於府学分大中小各增5名,以示奖励人才,缓和满汉民族之间的矛盾。

同时康熙皇帝巡行也增加了与百姓间的感情。一路上官民群集两岸迎驾。在江南巡视时询问稻米的价格和市场的供求关系,防止地主抬高粮食价格。康熙帝认为:“百姓足则国家充裕,若期比屋丰盈,必以蠲租减赋,除其杂派为先。”

同时,他为了减轻巡幸沿途百姓的负担,经常蠲免沿途地区的地丁钱粮。如第二次南巡,将江南全省积年民欠一应地丁钱粮、屯粱芦课、米麦豆杂税全免。

康熙微服私访记全部剧情,康熙微服私访记剧情分集介绍(4)

康熙帝在在巡视期间本着不耽误工作的原则,如康熙二十三年在首次南巡规定:奏折三日一送。如果内阁送达时间晚了,他常常批阅到深夜,甚至熬夜到天亮。

当然,按康熙帝的要求南巡所用物资原则上是不扰民,“一切不取之民间”。对于不足的则以市场价格进行购买。但所经之地,官吏毫绅耆旧纷纷献礼,种类繁多,而且价值连城,这些东西本质上还是向人民搜刮。更不用说所过州府郡县的道路清理、立碑建亭、粉饰店铺凡次种种。这些扰民的行径无不出自政府的强征硬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南巡的积极意义打了折扣。

亲,您以为呢,欢迎留言评论,谢谢!

康熙微服私访记全部剧情,康熙微服私访记剧情分集介绍(5)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