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某个瞬间,我突然觉得这个题材一定会开拓自己的经验空间,学习到很多陌生的知识,接触到有意思的一群人,会让创作处于一种兴奋和发现的状态。打动是一瞬间的事。”正因如此,当江苏广电总台在全国征选编剧的时候,双方达成了双向选择。
参与剧本创作的还有梁振华的两位编剧搭档刘汀、张辉。梁振华介绍道:“刘汀博士是风头正劲的小说家、诗人,发表过许多当代乡土小说和散文作品;张辉以前是新华社《瞭望》周刊记者,做过很长时间的乡村田野调查;而且,二位来自于乡村,刘汀在考上北师大之前就当过建筑工人,有非常宝贵的乡村经验。”三人同制片人庞建一道,前往江苏南通、扬州、北京的多个建筑工地、建筑公司进行采访考察和调研,和这行业方方面面的人反复交流,甚至在工地上住了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他们了解了建筑工地上的工种分类,了解到每一个工种都有一套规则和逻辑,更在努力的了解这个群体的情感、性格、人格结构,包括他们的日常,他们在想什么,他们为什么出来打工,他们表达情感是什么方式,如果碰到了挫折和困难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应对等等。采访对象涉及到行业领头人、经营管理者、工程队负责人,再到最普通的工人。
据介绍,光这一项工作就分了好几轮进行,断断续续经历了大半年时间。之后,他们将自己感知、理解到的东西进行戏剧化的提炼,同时把对时代的态度,对这群人的感情态度融进剧本。“主创团队都在努力,希望剧本更专业一些,更务实踏实一些,更有诚意一些,更贴近现实一些。瑕疵和疏漏肯定也有,到底做得怎么样,还是交给观众评判吧。”
谈剧本:巡访中挖掘故事,在现实土壤上踏实行走
《春天里》的剧本反反复复磨了有三年之久,期间,编剧团队去了江苏至少20次,大大小小的剧本研讨会开了15次左右,从大纲到分集大纲再到剧本,请了建筑行业、广电行业、文学艺术行业还有大学教授,轮番来论证,同时也给编剧团队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参考意见和想法。梁振华特别提及,尤其要感谢曾担任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总策划的凡兵老师,在漫长的剧本创作修改过程中,始终给予了高屋建瓴的指导和热情的鼓励。
故事开始于90年代中期,但由于涉及到几代人的经历,导致故事在源头上实际能追溯到更早的时候。其中一个背景是知青返城。三兄弟中老三高中的父亲是北京下放到江苏的知青,结果回城的时候没赶上,因此没能回家,这也是他给儿子取名叫高中的原因,因为一旦高中状元考上大学就可以回北京。第二代是第一批外出打工的人,他们中有些人作为先行者成功了,比如胡胜利,所以故事开始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了成功者。第三代人就是以铁头、铁振国、高中三兄弟为代表的新生代。
截止2017年3月,中国进城务工人员有2.8亿人,其中异地务工人员有1.7亿。“为这2.8亿同胞写一个故事、拍一个故事,这件事情本身就足以让我们创作者振奋。” 梁振华表示,“故事跨越二十年,这二十年既是这群建筑民工的经历,也是我们感同身受的经历,中国变得越来越城市化,文明程度越来越高,而进城务工人员每天依然在劳作,付出了汗水、青春甚至生命,我们应该记住他们。有些人被时代的车轮抛弃了,有些人一直在车轮上前进,他们是我们应该记住的那群人。随着对这个群体的了解和感知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触摸感知到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他们的足迹奔忙在若即若离的城市,他们的根却扎在遥远的故乡,追求和犹豫,彷徨和理想,离家与归乡……《春天里》的故事是励志的,同样也有淡淡的感伤;中国城市里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他们的故事,就是我们这个喧腾时代的那一抹乡愁。”
互联网时代下,进城务工人员群体很少发声,几乎一直是沉默的,罕有关注。电视剧播出后,梁振华看到了很多来自民工朋友的反馈,一个民工朋友在他的微博留言,说铁振国进京那几集跟自己刚来北京那会儿的经历几乎一模一样,特别有感触。梁振华介绍,剧中的很多情节都是走访过程中挖掘出来的:“这个故事从一开始就杜绝架空和悬浮,主创团队都在努力营造现实性和真实感,希望紧贴着现实的土壤行走。”他们希望,观众可以通过这部作品关注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和境遇,同时,在看了这个故事后,关于进城,关于回乡,关于闯荡,关于坚持,关于怎样去面对人生的挑战和磨难,能够产生一些情感上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