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朗的天空歌词,明朗的天空歌曲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4-29 00:37:24

1、1941年冬,延安,王皮湾

1941年12月底,延安的新年就快到来了。新华广播电台正在隆重庆祝电台播音一周年。虽然天气寒冷入骨,但电台的年轻人们都充满了火一样的激情。他们用石块垒筑了一座露天舞台,在周围张贴了许多标语,承担建台任务的负责同志、延安各部门代表、警卫战士甚至是村里的乡亲们,都兴高采烈地参加了这场庆祝会。军委三局局长王诤向大家表示了热烈祝贺,还和现场的工作人员一起唱起了“台歌”——由汤翰璋创作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进行曲》:

我们向着明朗的天空,我们向着广阔的星野。

我们向着祖国的山河,我们向着无边的海洋。

让党的声音自由奔放,让党的光芒照耀四方

……

我们是XNCR,我们是通讯战士

我们播送党的声音,我们放射党的光芒

……

嘹亮的歌声回荡在王皮湾的上空。

电台的播音室,就在不远处的土窑洞里。外间是预备间,有一张木桌、一部电话和一个木板床,供播音员备稿用。里间是播音室,比外间多了一支麦克风、一部手摇唱机,还有一本快被翻烂的小字典。为了隔音,窑洞地上铺着毛毡,墙上围着灰色的粗生羊毛毯,羊毛毯子的隔音效果并不理想,播音员在播音时常常可以听到山坡上公鸡、山羊和毛驴的叫声。

窑洞所在的王皮湾在延安城西北19公里处,这处台址是王诤亲自考察后选的,依山傍水,非常安全和隐蔽。电台工作人员不足50人,少数是担任党政、技术负责工作的红军老战士,10多名从大后方来的知识分子,包括傅英豪、唐旦夫妇;汤翰璋以及报务员、机务员、播音员等都是抗战初期参加革命的青年学生,此外还有20多名警卫战士,大部分是陕北青年。王诤说,这是一支有朝气、能战斗的工作队伍。

此时,距离新华广播电台发出第一声呼号“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已经过去整整一年。广播时间从刚开始的每天晚上7点到9点一次,增加到每天三次,稿件由通讯员每天骑马从清凉山送来,如果遇到延河涨水,通讯员就用油布把稿件包好,顶在头上,涉水过河。最初的两名播音员是从延安女子大学抽调的徐瑞璋(麦风)和姚雯。

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在解放区和国统区、沦陷区之间架起了一座空中桥梁,给坚持抗战的各界民众带来信心和希望,许多大后方和沦陷区的听众来信把它比作“黑夜里的一盏明灯”。

戳录音,听延安新华广播的诞生↓

2、2021年春,延安,清凉山

清凉山和宝塔山、凤凰山以及延河、南河形成延安“三山夹两河”之势。

延安新闻纪念馆在清凉山的南麓,上方巨型石壁上有陈毅的诗句——“万众瞩目清凉山”。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曾是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中央印刷厂、新华书店等众多新闻出版单位的所在地。

2021年3月12日,延安的春天尚未到来。为筹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建党百年主题广播剧《到延安去》,主创团队前往延安采访。在延安新闻纪念馆的新华广播电台展区,我们看到了展板上署名“汤翰璋词曲”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进行曲》。

无论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进行曲》还是“汤翰璋”这个名字,对于今天的广播工作者来说,都非常陌生。

汤翰璋是谁?

展区另一块展板给出了简短的提示——汤翰璋,又名丁戈,军委三局九分队主要成员之一,1940年—1941年负责新华广播电台机务工作。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进行曲》是什么时候诞生的?怎么唱?

纪念馆的展区里并没有给出答案。参观结束后,记者向纪念馆工作人员询问是否有相应曲谱信息,经一番查询工作人员表示很遗憾,没有找到相关资料。

延安采访结束后,广播剧《到延安去》主创借助互联网多方查找这首歌的资料,最终查找到《视听界》杂志1989年5月刊登的一篇文章——《创作的回忆》,作者汤翰璋,这几乎是关于这首歌唯一一篇回忆文章。《XNCR之歌》,即延安新闻纪念馆所展出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进行曲》。

在这篇千字左右文章的开头是《XNCR之歌》的简谱。依据这份珍贵的曲谱,2021年4月30日,总台央广中国之声老中青播音员主持人和亚洲爱乐合唱团对这首80年前的“台歌”进行了复刻,以此,致敬人民广播的先驱者,延续人民广播事业80多年来的“声声”不息。

借由《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进行曲》重录这一契机,我们也得以穿过历史的尘烟,重温80年前那些人民广播先驱们的热血青春。

3、1940—1941,那时他们正青春

1、18岁的麦风

姓名:麦风(徐瑞璋)

年龄:18岁

工作: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首位播音员

抗战爆发后,南京姑娘徐瑞璋在武汉上中学。课余时间,她和同学们参加了救亡青年健友会、青年救国团汉口分会,到街头募捐款物,到医院慰问伤病员,还在汉口街上演出《放下你的鞭子》《打鬼子去》等抗战小剧。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徐瑞璋和亲人退到重庆。为追求真理,她和同学一起偷偷离开学校,毅然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去延安的路上途经关中平原,恰逢小麦吐穗季节,微风吹过,滚滚麦浪形成一片金色的海洋,同行中有一位诗人给徐瑞璋起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麦风”。

到延安后,麦风进入延安女子大学学习。1940年秋天,延安女子大学演出果戈理名剧《钦差大臣》,麦风扮演剧中铜匠的妻子,大段道白像连珠炮般从口中迸发出来,获得了满堂彩。此时,筹建新华广播电台的军委三局领导正在延安女子大学挑选播音员。麦风被“择优”录取了,18岁的麦风进入电台,成了延安的第一支“麦克风”。

2、23岁的傅英豪

姓名:傅英豪

年龄:23岁

工作:军委三局九分队队长

1940年3月,赴莫斯科医治受伤右臂的*回国,将共产国际援助的一台苏制广播发射机拆卸打包空运到新疆,再用汽车经兰州、西安运抵延安。有了这台发射机,中共中央发出建立延安广播电台的指示,并成立广播委员会领导筹建工作,*任委员会主任,后*到重庆后,由朱德主持筹建工作。

承担建台任务的是军委三局九分队,队长傅英豪,政委周浣白。

傅英豪出生在沈阳,和妻子唐旦是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同学,两人原本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电台做机务工作。*知道傅英豪懂无线电后,点名要他和唐旦到延安去建台。考虑到延安的冬天很冷,*让傅英豪和唐旦每人做一套棉军衣。当时唐旦已经*,*特意嘱咐裁缝,要量体裁衣,给唐旦的衣服做得肥大一些。

1940年10月,23岁的傅英豪处理完重庆的工作后,坐长途汽车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报到。他特意带上了万用表、绘图仪、计算尺、卡尺和一套绘图工具,这些是建设电台必不可少的。

由于广播发射机是拆成散件运回延安的,没有装配接线图,给装配增加了难度。傅英豪只得根据自己有限的经验摸索,直到12月下旬才好不容易把它装好了。发射的天线,是用三根大树杆架起来的,延安没有现成的发动机,傅英豪和同事要来了一部坏汽车上的发动机,没有汽油做燃料,就用木炭产生的煤气来代替。

一切准备就绪后,傅英豪报告军委三局局长王诤:可以试播了。就在调机试播前夕,傅英豪和唐旦的孩子出生了,取名傅延延,纪念在延安出生。出生九天后,延延就被送到老乡家寄养,出了月子后的唐旦马上回到电台,和傅英豪一起工作。

3、《XNCR之歌》作者汤翰璋

姓名:汤翰璋(丁戈)

年龄:不详

工作:军委三局九分队成员

在前文所提《创作的回忆》一文中,汤翰璋简要回忆了这首歌的创作经历,并在结尾强调:“我请求,对我个人绝对不要宣传,我并非语言广播方面的人员,只是文字广播的报务人员,语言广播的播音、机务、动力供电等同志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台真正的功臣……”或许正是由于这份谦逊,这位新华广播电台初创时期的报务主任没有在多少史料中留下自己的名字,只能从其他人的回忆中窥见一二。

汤翰璋又叫丁戈,和那个年代许多奔赴延安的进步青年一样,他们在延安取了新的名字,以启新的生活。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延安,集聚了数万名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进步青年,在何其芳的描述中:“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学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活的日子。”那时的延安,在共产党创办的各所大学、文艺工作团体里,处处都是抗战的歌声,无数青年唱着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走上了战场。汤翰璋是延安热爱文艺的青年之一,但他的主业,是电台的报务工作。

1940年12月底,新华广播电台试播。

为了及时了解试播的效果,汤翰璋被派出去试验收听情况。当他精神抖擞地从播音员的视线中消失时,电台开始了试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麦风(徐瑞璋)呼叫数遍后,开始播报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其他人都屏住呼吸,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汤翰璋发回的消息。

“我在裴庄,声音很好!”汤翰璋的声音传回来了,说明电台的声音已经成功播送出去了。隔了不多久,播音室门前响起了汤翰璋洪亮的声音:“我已到杨家岭附近!声音清楚得很!”他的兴奋劲透过无线电话机传了回来,一听到“杨家岭”这三个字,所有人都欢呼了起来,那里是*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的驻地。

第一次试播后,汤翰璋根据电波传播理论又做了几次实验,改进电台发射的波长,解决传播中的“越距”现象。再次试播的时候,晋察冀、晋东南、晋西北、山东都先后给延安发来电报,说播音员的音质清晰、音量良好,守着收报机的汤翰璋激动得跳了起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从此开始了每天定时的播音。

1941年初,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国民党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并严密封锁事变真相。在关键时刻,新华广播电台及时播出了《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重建新四军的命令》和《中共中央军委发言人的谈话》,有力揭露了国民党亲日派配合日寇破坏抗战、加紧反共的阴谋。这让汤翰璋前所未有地感受到,新华广播电台虽然身处王皮湾山沟窑洞,但它传达党的召唤、播送党的声音、传播革命的真理和人民的呼声,如同一座灯塔,向着明朗的天空和广阔的星野发射光芒。

在窑洞中,汤翰璋很快创作出了《XNCR之歌》的歌词,并谱写了男女声四部混声合唱的曲谱。从此,这首歌在新华广播电台和军委三局传唱开来,被视作“台歌”。

1943年春,由于国民党对边区的封锁,广播器材补充困难,机器发生故障,新华广播电台停止播音,于两年后的1945年8月恢复。1947年后,电台先后转移到陕北子长县、河北涉县、河北平山继续播音。

1949年3月25日,电台迁入北平,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同年9月27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又改名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2月5日正式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2018年3月,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合并组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外保留呼号。总台为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归口中宣部管理。组建后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规模最大、业态最多的综合性传媒航母。

4、“几十年来依然那是我”

2010年,作曲家徐沛东和词作家陈涛曾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70周年联袂创作歌曲《细雨长歌》——

几十年来依然那是我

让声音化作一片羽毛

撩拨你那梦的轮廓

澄清了多少夜色

几十年来依然那是我

让悲欢点滴蜿蜒成河

……

漫游时光几十载

细雨长歌不辞感慨

渐渐东方旭日生壮怀

少年心正可待

80年前,年轻的广播先驱们高唱着《XNCR之歌》,在艰苦的环境中、在简陋的窑洞里,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以勇敢乐观的开拓者姿态,书写了人民广播不朽的传奇。

八十年来,人民广播薪火相传,“声声”不息,如同“细雨长歌”一般,见证了共和国的诞生,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成长。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