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的转变发生在入行不久,一位女孩跳楼去世,她的父亲拿着照片拜托丹丹把女孩的遗体修复的漂亮一些,“家属说女孩生前也特别爱美,看着曾经花朵一般的生命,突然觉得把遗体修复好,也算是带给家属一些慰藉了。”丹丹说道。直面“死亡”的职业都需要时间克服心理压力,慢慢也就习惯了。
每整好一具遗体,让家属不那么难以接受,也成了丹丹的初衷。对于一些高难度的修复工作,入殓师一站就是一上午,甚至一整天。“有些意外身亡的逝者,头颅里面的骨头都碎了,我们要把骨头一块块的拼接起来固定好,再把头皮一针针缝上,使逝者尽量恢复到生前样貌,看起来是完整的。”经过入殓师整理过的遗体至少要修复到六成才算达标。
“对逝者要敬畏,是真的要用心去对待他们。”说完这些,丹丹就开始在五六十平方米的工作间里忙碌,穿工作服、戴口罩、两层手套……寂静的房间里,丹丹与逝者独处,准备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对于入殓师而言,从家属办完手续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准备好了全流程服务。从洗身、穿衣,到仪容整理,再到化妆、推入礼堂进行告别仪式,这些都属于入殓师的工作范畴,真正做到守护生命最后的体面。
因为有了死亡的加入,入殓师这个职业自带“生人勿近”的气场。丹丹刚入行时,社会上还是有很多人不接受这个行业,甚至孩子在学校也会被歧视。“以前孩子们问到妈妈你是做哪一行的,我们就只能说是在民政局工作。”虽然无奈,但丹丹也坦然接受,“毕竟这个职业就是小众的,总需要有人去做吧?我不去做别人也要做,大家慢慢也就理解了。”
老人对于生死更为忌讳,丹丹的母亲也是意外知道了女儿的这份工作。在丹丹入行几年后的一次工作专访中,被母亲撞破了自己善意的谎言。“我妈听到后就跑出去哭,她之前只知道我在这个单位上班,但不知道具体做什么。”后来经过丹丹的开解,家属虽心疼,但也表示支持她个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