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会这样,倒不是杨广对这两个地方有什么地域歧视。从地图上大家可以看出来,修大运河,很大一部分就恰好位于这个区域内。而杨广征讨高丽,同样是从这个区域内调动补给和兵源最省时省力。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导致当时这个区域内的底层百姓,过的特别的惨。所以,隋末最先开始起义的,也是这个区域里面的农民军。
但凡能活得下去,谁愿意豁出命去造反啊?
杜伏威便属此类情况,实在活不下去了,只能走上了造反这条路。
不过,关于杜伏威起事的经过,还有一个小故事。杜伏威最穷的这段时间里,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叫做辅公祏。这个朋友,不但接下来陪了他一辈子,也改变了他的一生,两人还一同被光荣的记载到了历史上。当时辅公祏的姑姑家,过的还是比较好的,以养羊为生。为了帮自己的这个好兄弟活命,辅公祏就帮助杜伏威,去偷自己姑姑家的羊。结果辅公祏的姑姑也是个硬茬,对自己的侄子也没有任何可怜,直接报了官。就这样,在官府的追捕下,两个人只能选择亡命天涯。最终,两人逃到了长白山(今山东章丘东北)地区,拉了一伙人,彻底落草为寇。
这一年,杜伏威十六岁。辅公祏年纪稍长一些,但也绝不超过二十。
史书上对于两人的这次落草为寇,一般视作是两人起兵的起始点。这种说法倒也没错,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的是,当时的杜伏威和辅公祏,绝不是什么正规的农民起义军,只是一伙单纯强盗而已。甚至连强盗都称不上,只能称之为流匪。
一路流窜作案的匪徒。
杜伏威和辅公祏这支起义军,虽然是从山东起的家,但是为了活命,却一路流浪到了江淮地区。到了这边之后,才算彻底扎下根来。
求生的力量总是强大的,为了和官府抗争,给自己求一个活命,两人不得不迅速扩张自己的势力。杜伏威和辅公祏这对黄金搭档,当时虽然年纪不大,但在造反这件事上,却渐渐摸出了一些心得。渐渐的,两人麾下的势力越来越大,在吞并了周围的很多小势力之后,终于成了一股较大的起义军势力,杜伏威开始自称是将军,统领这个小势力。他做正,辅公祏为副。
2.转战江南随着自身实力逐渐增强,杜伏威和辅公祏的名头开始越来越大,一度威胁到了江都。当时江都方面派校尉宋颢前来围剿他们,结果被杜伏威用计引入芦苇荡中,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
这一战后,有个名叫赵破阵的起义军领袖,听说了杜伏威的战绩后,觉得他还不错,便有了想要用强收复他的心思。结果杜伏威将计就计,只身带着十个人前去赴宴,趁机直接干掉了这个赵破阵,吞并了他麾下的实力。
至此,杜伏威麾下实力再次增加,估计已经超过了万人。不过这时的杜伏威,本质上仍是一伙草寇的首领,而不是什么农民起义军领袖。因为在这一战后,杜伏威趁势拿下了安宜。而对杜伏威拿下安宜这一战,史书上用了一个简简单单的屠字。
屠字,意味着屠*。
也就是说杜伏威拿下了安宜之后,并没有将其作为自己的根据地,以此继续发展,而是抢夺一番之后,直接屠了这座城里的人,扬长而去。
如此行事,自然远远比不得后来得天下的李渊,就算同为农民军领袖的窦建德,也是相去甚远。所以,杜伏威注定只能是枭雄,而不是那种最终能得天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