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鸿门宴》是中国两千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此事件在历史界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后世还根据《鸿门宴》衍生出一些列的文学艺术或是影视作品。
早在盛唐,就有王毂《鸿门宴》诗:"寰海沸兮争战苦,风云愁兮会龙虎。四百年汉欲开基,项庄一剑何虚舞。殊不知人心去暴秦,天意归明主。项王足底踏汉土,席上相看浑未悟。"
不过今天要说的是其改编的两部电影作品,一为陆川导演的《王的盛宴》,二则李仁港导演的《鸿门宴传奇》。
正如文题所说,陆川导演的《王的盛宴》基本上可以说是鲜有问津,而李仁港导演的《鸿门宴传奇》却是在争议声中大卖。我们不禁要发问,同是一样的故事改编,为何两者在票房口碑上的表现截然不同呢?甚至是说,在口碑上,两者也是迥然不同。
下面就两部电影本身来进行全面对比分析:首先一点,就是电影的核心部分——剧情。诚然说,电影不完全是故事的艺术,但是也不可否认的是故事情节占据了电影全部构造的六成。
《王的盛宴》采用的是刘邦个人回忆录的方式来记载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小人刘邦不择手段地干掉了他所有的对手,成为了人生赢家。自此,他便在权力中迷失了自我。而随着他变老,他越来越觉得周围的人,不论是哪个帮他打天下的老伙计,都对他的权力虎视眈眈。而与他想法不谋而合的妻子吕雉愿意动手除掉那些曾经的心腹,一切都清理干净后,他自己的一生也结束了。
《鸿门宴传奇》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叙事,从刘邦、项羽两大英雄的早期讲起,描述了义军并起,共同蚕食大秦江山。最终在大秦灭亡后,势力最大的刘邦和项羽这对惺惺相惜的盟友因为各种原因决裂。自此拉开楚汉之争的大幕,先后上演了鸿门宴和霸王别姬的千古英雄传奇。
从剧情上来说,两者其实都应该是高于及格线的水准,不过其真正的差距在于对这段历史故事的表现形式。
《王的盛宴》采用回忆录方式并没有问题,只是陆川导演这样抉择确实有着其特殊的原因。陆川导演实质上只想要拍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剧",因此在回忆录方式的背后是纪录片的躯壳,而在灵魂上又实实在在的是艺术电影。
既然一半是纪录片,一半又是艺术片,可想而知,电影的叙事十分艰涩,在镜头剪辑上也很凝滞。
在文戏层面,一个人从画面左侧出现时,你知道他总有一天会移到画面右侧,但这短短三米路可能要蠕动一两分钟。至于武戏,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你只能听到十万人跺地、呼喊的宏伟声音,几秒一次的节奏,然后大军对残军形成合围,然后项羽就被——砍了,不禁令观众发疑:武戏呢?
最终,《王的盛宴》豆瓣评分仅为5.4,属于争议烂片,而票房也仅仅7700万人民币,基本上是骂声一片中赔了个底朝天。
不过在李仁港导演这里,你根本不会看到一半纪录片、一半艺术片的"历史剧",按照李仁港导演一贯的习性,他的"历史剧"基本上最后都拍成了武侠动作电影。
在这部《鸿门宴传奇》中,气势恢宏的战争大场面就有数个——"刺*始皇帝"、"巨鹿之战"、"垓下之战",至于极具武侠的打斗场面更是不计其数。而剧情上的改编虽然创新意义极强、大胆,但好在叙事流畅、节奏明快,没有过分违背历史,因此这部电影在感官上给人的就只有"爽"!
影片中的一切文戏都很短小,基本上就是为了下一处的武戏而服务的,多余的镜头可能会有,但这些镜头也就是一闪而过,并不让人感到看商业电影一丝一毫的不舒服。
最后电影的豆瓣评分6.3,属于及格线上水准的商业电影,而其票房却几乎是前者的二倍,为1.4亿人民币。
抛去剧情,两者在卡司阵容上的差距并不算大,不过《鸿门宴传奇》在服装、道具上的争议可谓声声震天,而且对于历史人物的履历改编力度有些过火,因此这部电影只能说是在争议中大卖。至于《王的盛宴》,一边倒的骂声实在让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