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电影看下来,很多情景都非常精彩感人,每个人都个性鲜明。
有英雄救美,有大仁小义,有忍辱负重,有忠肝义胆,有各种智勇较量,有审时度势,有英雄相惜,有舍身取义,。。。战有战的勇气,降有降的智慧,将者有其勇,谋者有其智。
乱世出英雄,在这样的背景下,各自都有自己的无奈,但是同时都有独特的英雄气。
整个故事犹如2家初创的企业,可以总结出几点深刻的启示:
一:远大的愿景
张良作为难得的谋士,为什么会帮刘邦而非项羽?志同者道合。
刘邦初见张良时,形势非常紧急,张良不但直接问刘邦的志向,同时用行动试探对方言谈是否一致。当刘邦为了城里百姓而愿意放弃城池,从行动上验证了刘邦为了天下百姓。张良才开始出守城之策。
为什么不去帮助项羽呢?因为项羽关心的是项家的天下,即使胜利了,也是“以暴易暴”,对于天下百姓并不会解脱,张良关心的是天下,他只会帮助有同样想法的人。
从刘邦身上足见大仁和大格局,从出身,军事实力,以及个人的战斗力,刘邦都无法和项羽相提并论,他唯一的优势是他心怀天下之仁,要止暴秦,要拯救百姓于水火。
德不孤,必有邻,刘邦得张良后,如虎添翼,除了有守城的奇谋外,还带来了人才(几个死士)以及难得的人际资源 (生死之交的项伯),这些极大的增强了刘邦的实力。
在一定程度上,未来商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得人才者得天下。作为老板,不但需要有远大的“愿景”吸引优秀的人才。同时要会识人,用人。韩信先得韩信,最后不但不能为己所用,反而是战场上的劲敌。
二:合理的激励制度,利出一处,力出一处
张良的守城之策:
1.占城而不贪财,把珍宝封存起来,只暂代管
2. 邀请全城百姓一起守城,一旦退敌,财宝会分给全城百姓
3. 散布项羽屠城的消息只无形中把全城百姓捆绑在一起,成则大家一起分钱,败则一起殉城。
城里的百姓完全可以中立,一旦中立,刘邦没有胜算。然而张良巧妙地把第三方拉到自己这边,而且断了其退路,众志成城。
范增作为当时第一谋士,感叹张良这招棋下得非常高明,攻城,则前面有那么多百姓,冒天下之大不允许即使后续称王也名不正言不顺。 如果不攻,则刘邦可以名正言顺的继续“代管”咸阳。最后他选择把刘邦引出来单独处理也不贸然进攻,可见民心虽看不见,却至关重要。
换成企业视角的思考是:危难关头,如何团结捆绑别的隐形的第三方力量?把对方“绑”到自己阵地或者自己躲到对方阵地。
这个力量如果是员工,则可以充分转移管理的压力,成果和风险和员工共享,正,负激励到位。
这个力量如果是同行,则可以考虑资源充分共享,多方面深度合作。合作大于竞争。
这个力量如果是用户/客户,则可以考虑共享企业的经营成果,共享未来,在危难中建立命运共同体。
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张良用反间计,除掉了项羽身边的范增,如此才让项羽败得一败涂地。
范增也同样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遗憾的是,如范增临终所言:有种棋局叫两败俱伤。同样的招数,两个人忠心为主的人,最后都输给了信任。
范增跟随范家多年,也被项羽尊称亚父,足够尊重,可是真正到关键时刻,信任显得那么不堪一击。
张良在刘邦走投无路的时候和他站在一起,不惜以身试法假投到项羽门下,一直肝胆忠心,到最后如愿帮刘邦夺得天下。和他一起的还有另外2位功勋显著的萧何和韩信。他们如果死于范增给项羽有反间意义的那封信,则其实也死于“不信任”。
在企业中也同样如此,尊敬容易,提拔容易,可真正的信任不容易。很多老板总是担心下属干不好,不放权,让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甚至自己干员工的活,成为整个团队的瓶颈。
也有有才能的人表面上很受重用,但是一直展不开拳脚,最后要么懈怠,要么离开。
范增和张良这样的人,不是为了利也不是为了名,更不是因为别无选择,他们表面是忠于自己的老板,其实他们忠于自己的理想,这类人是金钱,名利打动不了的,属于梦想驱动型。只要“愿景”不变,则可以充分信任,非一般名利所能打动。
刘邦最后说,赴鸿门宴的代价,是他失去了信任的能力,他不相信身边任何人。他虽然成功了,却也是个可怜人。而张良虽然心中有恨有气愤,但是还是愿意在刘邦死后给他善后,为什么呢?志同道合,避免天下大乱。
作为老板,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员工,了解其需求层次和驱动类型,针对性的激励,充分的相信。当然也不能”滥信任“或者”假信任“,一个重利轻义的人,如果没有监督,就不能让其“常在河边走”,或者明明各种疑惑,与其费力盯着,防着,两者都不舒服,不如直接不用。
在公司内部如此,商业伙伴之间也如此。因为信任,可以很简单,因为不信任,可以很复杂。
这部电影展示了2家企业之间得取胜之道:得道(愿景) 得人才(激励 信任) 借势(多方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