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光,在声音中相遇
跨越历史,在聆听中重逢
先锋有声,让我们一起铭记和传承《红色经典诵读》之《毕业歌》
“建党百年红歌故事“之《毕业歌》
创作时间:1933年
作词:田汉
创作背景
田汉词、聂耳曲,齐唱,是电影《桃李劫》插曲,同时也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
《毕业歌》是20世纪30年代爱国文艺界所拍左翼电影《桃李劫》中的一首插曲。影片《桃李劫》摄于1934年,是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左翼电影阵地——电通影片公司制作的第一部影片,也是中国最早以有声电影手法创作的影片。 电影《桃李劫》描写的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一对年轻人陶建平、黎丽琳,坚持正义道德与做人的原则,可是为旧制度所不容,在社会上失意、反抗、挣扎,最终被彻底吞噬的悲剧。这既是对个人苦难的描述,又是对当时整个社会的不解与控诉。主人公陶建平、黎丽琳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是一对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青年,从学校毕业后他们便抱着“为社会为民众谋福利”的理想,走入社会。结为夫妻后,他们过着平静安逸的生活。公司老板们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偷工减料,陶建平生性正直,看不惯职场上老板的欺诈手段,提出抗议不果后,愤然辞职。由于上了资本家的黑名单,求职到处碰壁,以后便一直失业在家。妻子黎丽琳也因不堪公司经理的性*扰而失去工作。为了养家糊口,陶建平只好到工厂里做苦工当黑劳奴。刚刚生产的黎丽琳又因无人照料而发生意外身受重伤。陶建平为了能给妻子看病,迫不得已从工厂偷出工钱,结果黎丽琳还是不治而亡。万念俱灰的陶建平将刚出生的儿子送到法国育婴堂,回到家中又遇到工头与警察的缉捕,在反抗中误伤人命,最终被判处死刑。一个有为的青年就这样被旧社会葬送了。影片开始时,伴随着《毕业歌》的朗朗歌声,一对新毕业的青年学生意气风发,怀着报效祖国的凌云壮志走向社会。然而黑暗的社会现实却让他们四处碰壁,最终落得家破人亡。此时再度响起的《毕业歌》已成为动荡不安、烽火连天的抗战时代控诉社会黑暗吞噬青年的一支悲歌。
★★★
编辑 | 文化艺术中心昕虹
匾额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独特的一种民俗文化。它是一块悬挂在殿堂、楼阁、门庭、园林、宾馆、酒店、商店等单位的一块牌子。匾额是各种建筑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意义相当于建筑的眼睛,是告知建筑物的名称及用途,也是用于宣传的一张名片。书圣王羲之是中国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书法家,也是将军。百将中心可以邀约文武双全的将军书法家和名人书法家题联题诗题字题匾。邀约军地教授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