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南北山北歌词,南山南北山北完整版歌词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5-09 04:19:00

南山南北山北歌词,南山南北山北完整版歌词(1)

我的心中,绽放出一朵乡愁之花

——读《南山南北山北》

文/张 宁

第一次手不释卷的书;

第一次三天读完的书;

第一次心灵共鸣的书。

这便是何云波老师新作《南山南北山北》。

一指多厚的散文集,无论从前面阅读,还是从后翻看,或是从中间随意翻起一篇来,都能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感受。随意打乱顺序翻看,就像是来回切换的时光机,在上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20年代之间自由畅游,一幕幕场景又像是近在咫尺的大银幕,时而穿梭着黑白的回忆,时而闪烁着绚丽的光彩。

《南山南北山北》共有四辑:我的大学、我的老师、湘大八记、湘大江湖志。

这本散文集让我们瞬间回到湘大初建校时的样子,也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大学生活是何种情景,更感受到了何老师对母校深厚的感情。

何老师第一次邂逅湘大是在16岁,懵懂的少年踏上了黄土高坡,由此便与湘大难舍难分,何老师走了很长很长的路,蹚过了很多很多的河,那一抹黄色——土地的颜色,让他魂牵梦萦,一个游子终于舍舟登岸,兜兜转转,回到了母校,教书育人。

何老师在湘大度过了物资虽不丰富但生活多姿多彩的大学时光。

他和湘大一起成长,每年在荒山上种下树苗,树苗成长,他也成长。

追风少年在菜地一般的球场上踢出自己的风采,围棋小子在寝室挥斥方遒坐而论道,开启了与围棋的缘分。

从当初的黄土坡,到如今的亭亭如盖,羊牯塘已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原野;而他自己,也由一个懵懂少年,师长眼里的“小朋友”,竹子拔节亭亭玉立,竟自生发蔓延出一片斑驳的绿色。

而我真正走进湘大,是在2017年秋,来到湘大读中国史的研究生。

我在刚入学的第一天,就对这所大学充满了欣喜和感动。

第二日清晨,室友还在酣睡中,我便披着晨风出门了。从琴湖出发,登上大台阶,经过南苑球场,呼吸着南方独有的湿润空气,沐浴着金色的晨光,感受着微风的抚摸,慢悠悠地,无目的地,满心欢喜地走着,就像是刚出生的婴儿,对一切充满了好奇,这看看,那瞅瞅,手中的相机不停地拍照,又像一只小鸟,轻快地飞来飞去。

湘大太大了,大到我无法想象,大到我一连数日方走遍,一连数个早晨在校园里散步的我丝毫不觉得累,反而有使不出来的劲儿,心中的那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的湘大缘,是从用脚步丈量校园开始的,积跬步而行3200亩,现在还在行走。

老师把对湘大的爱付诸笔端,让更多的人了解湘大、走近湘大、喜爱湘大。

而我,一直把对湘大的爱藏在了心里……

何老师可谓湘大通。

我随手翻到的第一篇是《长亭连短亭》。校园内的任何建筑都了如指掌,任何角落也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冥冥之中好像有无形的丝线指引我先看这篇。在这篇散文里,何老师历数了湘大的长亭、短亭,游息亭、沐风亭、蘑菇亭、长亭、画眉亭、荷花亭,还有一些无名亭。

何老师就像一个向导。

和煦春风给我们指引着通向湘大各个亭子的大道或曲径通幽之路,生怕你找不到入口,详细地指给你每条小路。有趣的是,他在给你指引各种亭子时,能根据亭子的历史气息书以相衬的文字,如提到泽园的蘑菇亭,其实此亭无名,因外形似蘑菇,何老师便称之“大蘑菇”,仅此三字,我仿佛已看到何老师掩藏的童趣之心。接着,他又提到蘑菇亭不远处的长廊,“看起来就像老鹰捉小鸡中的母鸡带着它的一群孩子,在那里嬉戏。”慈祥和蔼的何老师应该也和他的女儿在泽园的草地上玩过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吧!再来看画眉亭,在何老师眼中,它“亭亭玉立”“无限风情”,宛若江南女子的娇羞。走进它,可,凭栏生思绪,远观它,那亭中人也变成了你眼中的风景。当“明月挂在树梢”。师生们一边闲谈、一边谈诗,伴着远处飘来的袅袅笛声,一行人都陷入了宁静之中,舒缓的语言书写出安宁的亭中相会之景。

泉山上还有一个无名亭,“抄小道经过泉山的同学,大多不会拐过去停留一会,甚至可能目光扫过,也不会多看一眼。”读此,我在书页边缘写下一句:“天空太大,也有飞鸟翅膀划过的痕迹,我曾在这里长久驻足。”

不登上泉山是不会发现山中还有一亭存在,此亭如老师所说“简陋,不堂皇”,如此不起眼的亭子又如何会吸引其他人的眼球呢?何以我会在此亭驻足呢?大概与我自身性格相关,不喜热闹之处,此亭常久无人问津,正好可以进去安坐思考许多事情,即便什么都不想,在里面呆上一会,随意舞上一舞,心境也更加平和了。

《在泽园的草地里沐浴四季》一文则带领我们走遍湘大的三园:泽园、沁园、静园。

何老师文章的妙处就在不仅带我们走进园子,更让我们了解了这些园子背后的文化含义。正如老师曾说,一件事物有了名字,也就有了文化。沁园,出自于*的《沁园春·长沙》,泽园更是来自于*的名字,“代表的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那草地上、亭子中、长廊里随处可见的刻苦学习的湘大学子们不正彰显着一种理想主义吗?

何老师的文字是有温度的。

且看他这段对泽园的描述:“伴随着孩子们欢快的叫声,泽园,也便充满了青春的活力。而湘大校园里最大的超市也在泽园边上,渴了,饿了,可随时补充能量。于是,浪漫之外,它又具有了一份浓浓的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充满着烟火气息。还有对泽园四季变换的描写,冬天皑皑原野、春天争奇斗艳、夏天绿草茵茵、秋天和煦阳光,“在泽园的草地里沐浴四季,放飞梦想,心也是柔软的,暖暖的。”何老师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湘大三园的四季美景,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书页中的温暖。

充满青春活力的泽园不仅是湘大最美丽、最浪漫的园子,更是何老师的硕博课堂。一群人坐在草地上,“沐浴者暖暖的阳光”,一起读诗,读彭燕郊老师的诗,他们度过了无数个无色透明的下午:

我的光,我感到骄傲的是,在这个万物获得轻盈和潇洒的下午,我第一个获得了它们。我和万物一起感谢你的好意,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新生的明亮。

读到此处,在这个天地有情草木生香的下午,你,也被净化了吗?

彭燕郊先生的名字在这本散文集里多次出现。先生给何老师留下最深的印象便是满含热泪朗诵诗歌吧,更重要的是何老师从那些眼泪里看到了彭燕郊先生内心深沉的爱。何老师说,他从彭老师的课堂中,接受到的是“一种生命教育、爱的教育”,这种教育具有“发人深思、震撼人心的力量。”如今,何老师完整地继承了彭燕郊先生的“诗教”。在他看来,这“诗教”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感教育、思想教育”,他曾对我们讲,师生之间有了相互期待,上课时就像去赴一场约会,何老师把先生的“诗教”传递给了更多的学子。

我是幸运的,能在何老师指导下做彭燕郊先生的研究!

彭燕郊先生的人生经历让我为之动容,他的诗歌魅力让我心向往之,而他在困难重重之下,耗费心血、不计回报地组织编辑大型诗歌丛书之举令人感动不已。彭燕郊先生就像一束光,他曾经照亮何老师的路,今天,这束光也照耀着我,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对何老师产生巨大影响的,还有一位老师,他就是何老师的本硕恩师张铁夫先生。《南山南北山北》中写张铁夫先生的文字,就有四篇。写恩师给他的印象、恩师的人格魅力、恩师对他及其他弟子的栽培、恩师在湘大的岁月……特别是张先生去世前住院,何老师以及其他弟子们前来不分日夜地轮流照顾,读之令人感动他们的师生情。“多年师徒成父子”,我仿佛就在现场,眼眶也不禁湿润了起来。

我曾经纳闷过,何老师多次在课堂或课下提到彭燕郊先生,可是却很少向我们讲起过张铁夫先生。后来,听何老师说,每次准备讲讲张老师,进行到中途便哽咽了。他说:“生命中的有些人,是只能装在心里,不能形诸言辞的。”

其实,教育就是一种传承。

在《南山南北山北》中,何老师写自己的校园生活,这里有何老师的师生情,有湘大的美景,还有湘大的诸多风云人物。

孟泽在序言中说:“老何是个温柔的人。”

温柔的人写出温柔的文字,何老师的文字读起来如十里春山出清泉那样舒缓和惬意,读上一句,便已被吸引其中。或许是何老师自带温柔基因,也或许是湘大的水土养育了温柔的何老师。第三辑的“湘大八记”就像是带领读者游逛自家后花园一样的从容和自得,每一句都像是何老师面对面对我们讲述一般,文字背后藏着一个隐形的何老师。

何老师也是个勤奋的人。

何老师身边的人都能看到他的勤奋。何老师曾对我们说,他每天上午写作,早晚为家人准备饭菜,下午上课或读书,晚上陪孩子。原来,何老师的勤奋不仅是在学术上,也体现在家庭中。让人佩服的,不仅是他对学术的坚持,更有带给家人的温暖。

然后,我叮嘱自己,也要做一个勤奋的、有情怀的人。

合上这本散文集,看着封面“南山南北山北”六个字,还有左下角闪耀着秋思的湘大银杏树,好像刚刚游历了一番美景归来,湘大就是这样的美景。又好像是重新与湘大认识一般,对湘大有了更多的爱。

毫无疑问,这本散文集值得反复翻阅的。

身为湘大人,读过之后,会更加热爱湘大,不是湘大人,读过之后,也会喜欢湘大,这就是何老师文字的魅力,这也是湘大的魅力。

其实,在刚收到这本书时,我就迫不及待翻看了,翻看的过程中,我的内心有过一丝小小的犹豫,是一口气读完还是留着以后慢慢欣赏?

“我总是想多看一点、又想少看一点——为了留下更多更好的回忆,为了把你的每一个舞姿都记住,为了在将来漫长的日子里反复咀嚼每一个美的蓓蕾。”彭燕郊在《陈爱莲》中的这几句诗正是我当时的心境。

最终还是没能抵挡这本书的魅力,一口气读完才罢休。

一朝踏入三拱门,此生都是湘大人。

这是何老师乃至更多湘大人的心声,我也为身为湘大一份子而骄傲自豪。宋德发老师说:母国,只有湘大。湘大是每个湘大学子的故乡,无论走多远,走多久,心中总有一个地方是属于“母国”的。

文集中虽然只有一篇标题是《湘大人与湘大精神》。但是,在我读来,篇篇不离湘大精神,可以说,这本散文集的内核便是湘大精神,对湘大的那一份乡愁。

湘大精神是什么?

何老师说,是“理想主义的追求,吃苦耐劳的品格,以校为家的情怀。”

掩卷长太息,原野多春风。

在我的心中,湘大,已经扎根、发芽,然后,绽放出一朵乡愁之花。

[责编:蒋睿]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