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为了《隐秘的角落》购买了爱奇艺的VIP。
缘于阿布的推荐。
阿布说:“此剧必火。”
那时,还没火得一塌糊涂。
但那几天里忙,所以一直到6月24日才看。
看了8集电视后,先去找了原著《坏小孩》来看,然后再看完另外4集。
看完,感觉非常、非常累。
不只是体力上的疲累,更是心累。
剧和小说,都有精妙的结构,而剧的改编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原著,原著是彰显人性中纯粹的恶,改编让故事更加复杂和精细,但并没有晦涩到看不懂。
它的绝妙之处在于:
大量信息都在那里,有人看到一部分信息,可以得出结论,有人看到更多信息,得出可能完全相反的结论。同样的信息,不同的解读,又是不一样的结论。于是,一座迷宫出现了,而且迷宫里套着迷宫,什么样的经历、什么样的心智,解读出什么样的迷宫模型。
有人相信善,有人看出恶,都没什么不可以,小说有清楚的故事和一个开放性的结局,但是剧并没有,这样的悬疑剧,对观众是很大的考验,同时也带来观剧的乐趣,以及惆怅。
全剧人物不算少,但是每个人都活生生的,包括哭得恰到好处的老陈的孙女。连一只小猫,都有其作用,不是工具猫。
全剧信息量太大,而且明暗线交织,很多情节、台词都有表层和内里两层意思,换一个角度,就引向不一样的解读。
各种偶然的因素,促成了各种意外的发生,然后又导向了各种必然和偶然的交织,人物的命运,有其“自作自受”,也有外力促成。
相信童话,还是接受现实?没有一定的答案,只看自己如何选择,所以,也不需要争执,只要选择自己的坚信就好了,不需要一定去说服别人。
我还是更喜欢电视剧,至少有温暖和正义的存在,小说太阴暗了,如同冬天里的再浇一盆冰水,透心凉。剧中,老陈这个人物像是定海神针,一下子就把恶的力量给平衡了,当然叶军也加重了砝码。张东升也更立体。
每个人物都增加了复杂的一面,但复杂得真实、日常,虽然剧情很多地方“纯属巧合”,但是从逻辑上来说也都成立,有些看不见的暗线,比如张东升8年来过的上门女婿生涯,不需要一一交代,从岳父母、妻子、亲戚的态度就能够推知,为其“恶行”增加了有说服力的动机。
看完之后,夜里做梦,梦见自己秃头了,看着镜子吓得要命,这恐惧……看来真是被张东升老师深深支配了,为了中和这部剧带来的骇怕,特意去看了《虽然是精神病也没关系》,但感觉白看了,梦见的竟然不是金秀贤。
《隐秘的角落》营造的,是种深层的惊悚感:温文尔雅的笑脸一翻,就是截然不同的一张。天真无邪的背后,是窥不见底的黑暗。
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看完之后,有种非常不舒服的感觉,感觉很压抑,需要缓一缓劲。
本来周四应该发文,但就是因为这种“缓一缓劲”的想法,所以延迟了。
今天仍然感觉不舒服,心理上的,和身体上的(和剧无关),于是白天也有很长时间,静静地躺在床上,一来是床很舒服,二来躺着的姿势很舒服,闭着眼睛,回想着剧里的画面,深思命运的每个关键节点,如何左右了不同的走向。
真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国产剧。
2
朱朝阳对严良说:“我当初就不该给你们开门。”
其实他并没说错,对于朱朝阳来说,虽然此前的生活是悲剧,但是更大的悲剧,的确是从“开门”开始。害怕孤单,渴望友谊,但并不是什么友谊都好。不管普普的解读是作为善良天真还是心机极深,不管她是出于帮忙还是其他心理,在剧中,她都是推动着朱朝阳命运转变的那个人。
如果不上六峰山,就不会拍下*人视频,也就不会有后面的勒索。
如果普普不拦住朱晶晶,就不会有坠楼的起因。
如果不是号称救弟弟的30万,严良就不会四处筹钱,而朱朝阳也不会卷入其中。
命运敲门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会面临什么。
漫不经心地开了门,可能是好运,可能是平常,也可能是噩运。
朱朝阳恨朱晶晶,但没到要*死她的地步。矛盾的激化,其实是在严良和普普到来之后。
有些时候,开门前,还是要谨慎一些。
只是,很多时候麻烦就在这里:
要在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之后,再回顾时,才清楚地看到命运转变的节点。
而在事情发生之前,懵然不知。
3
其实也并非无迹可循。
循迹,就可以尽量避免。
我上高中的时候,父母特意叮嘱过:千万不要和坏孩子混在一起。
他们也没明确地说,坏孩子是什么样子的。
但是我懂得他们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学习不好而且会惹事生非的,特别是和校外的人接触较多的。其实容易识别,他们有些明确的特征,比如奇妆异服,比如抽烟。他们中的几个人,由于看不良书籍被学校开除。
我学习也不算好,但因为有父母的叮嘱,所以会刻意和那些同学们保持距离。有时候走在校园里,会有人喊我的名字,如果是“坏孩子”中的一个,我就不理会。
严良和普普,其实就是“问题少年”。
剧中虽有美化,但是对于好学生朱朝阳来说,他们是和自己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思维。
虽然严良和普普也很可怜,但是对于缺少识别力的孩子来说,和他们在一起,容易走偏。
同情心固然应该有,但是不该滥用。
其实不只是少年,青年人交往的人错了,也一样会出现麻烦,甚至是灭顶之灾。
上海冰箱藏尸案中,对杨俪萍来说,朱晓东就是“问题人物”。
江歌案中,对江歌来说,刘鑫就是“问题人物”。
4
开门固然是个关键事件,但如果此前没有诱因,过后也未必会发生那些不幸的事情。
很多人认为朱朝阳就算不遇到严良和普普,长大后也会变成张东升。
这个判断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家庭变故已经发生了。
离婚其实不是问题,但问题在于“不体面的离婚”。
父母在离婚前的吵闹、离婚后的矛盾,特别是双方拼命对另一方的诋毁谩骂,这才是问题。
西方家庭经常解体然后*,有些处理得好的离婚,对孩子来说并不会形成太大的伤害。
但是中国的很多父母,还没学会处理和平处理离婚问题。
而在《隐秘的角落》中,情况又特别复杂:
对儿子没负起责任的父亲
控制欲强的母亲
对父亲控制欲强的后母
混黑社会的后母的弟弟
还有社会环境:广东的小城市,令人压抑的氛围,狭窄熟悉的交往圈,以权位金钱为唯一衡量尺度的成功标准。
张东升和朱朝阳,的确像是一个人不同的生长阶段。
张东升的那扇门,是在什么时间打开的?
是他愿意成为上门女婿的那刻起。
他和徐静,无疑也是相爱过,但在漫长的时间里,日渐枯竭。
在剧里,他之所以*岳父母,是想要挽留爱情。
而当发现无效,于是又对妻子萌生了*心。
有他的可恨,也有他的可怜。
假如不是六峰山的视频,他可能就解脱了。
但是不管是剧还是现实,其实都是这样:人与人的命运,互相交错,指不定在什么时候,就搭上线了。
有时候,走错了一步,就会一错再错。
想止步,但身难自主。
5
这部剧非常值得看,看的时候不要太快,看得慢一点、认真一点。
推演剧中人的命运,有益于锻炼我们自身的思维,纠正我们的行为。
就像我谨遵父母之命,在高中的时候注意交往范围,成年以后,我也有非常强的防范意识。
我来到深圳多年,在深圳关外没通地铁之前,极少自己出关。
出关,往往是和同事们一起。
仅有的一次自己出关的经历,是去关外参加一个培训。
我从来不会为了证明自己的大胆而妄为。
我不依赖幸运,我更相信规划和设计。
我也非常注重交往圈的“干净度”。
躺在床上静静思考的时刻里,我用剧对照着自己的生活,虽然这部剧给我带来阴影,但是对照后感觉自己的生活一片晴空,有种非常踏实和满意的感觉。
我想,这正是我看《隐秘的角落》的意义所在,暗黑的故事,并不是要让人对人性失望,而是提醒我们应该避过的陷阱,应该坚信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