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叶曙明
八十年代愈来愈近,大门已缓缓开启,许多人朝它奔跑,争先恐后,朝同一方向狂奔,有人张开双臂,有人高声叫喊,就像在赶一趟即将出站的火车,生怕一旦错过,就永远上不了车一样。这趟火车叫做“改革开放号列车”,车轮已在缓缓转动。
按照传统习惯,列车出站时,总要有音乐伴随。当卡式录音机、录音带进入家庭后,音乐的翻录,变得非常简单,连小学生也能做到,彻底打破了唱片的局限,从而为流行音乐的传播,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广东是港台流行音乐的登陆点,那一年,凤飞飞的《**》、罗文的《小李飞刀》、邓丽君的《小城故事》、刘文正的《兰花草》等歌曲,都很流行。
1978年9月17日是中秋节,18时54分,一轮皓月出现在天际,大学校园的草坪上,坐满了赏月的同学,大家围坐成一圈一圈,轻声唱着:“我来唱一首歌,古老的那首歌,我轻轻地唱,你慢慢地和……”流行音乐带着光,带着风,还带着一丝海水的咸味,悄悄进来了。音乐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当墙外的光没照进来时,大家都在酣睡,光照进来了,大脑听觉皮层被激活了,就再也不能入眠了。1970年代末成长起来的广东音乐人,几乎异口同声说,他们起步时,是受港台流行音乐影响,受海外音乐影响。但当时只能叫“通俗音乐”和“通俗歌曲”,连“流行”二字都不敢提。
1978年,一首粤语歌曲《星湖荡舟》诞生了:“水似万尺锦缎接远天,岩如七星飞降落山前……”这是广东第一首本土原创粤语流行歌曲。不过,它还不算是真正的流行歌曲,不属于港台歌曲风格,也不是传统的广东音乐或者粤曲,更像是两种基因结合的产物。
星湖荡舟
人们在追述广东流行音乐史时,往往会提到1978年10月1日中山纪念堂的一场国庆节演出。那天的演出没有什么特别,都是一些普通的节目,但中间穿*广东省歌舞团一支十人小乐队的表演,演奏了两首轻音乐,一首是《蓝色的爱情》,另一首是《送你一支玫瑰花》,竟在四千七百多观众中,掀起一场风暴,人们的反应,近乎疯狂,掌声如雷,经久不息。这几个年轻人激动万分,甚至有点不知所措,他们只准备了两首乐曲,多一首也没有,只好重复了一遍《送你一支玫瑰花》。掌声,掌声,还是掌声。整场演出,毫无疑问,是属于这几个年轻人的,是属于轻音乐的。
当时占据艺术舞台半边天的,是那几个样板戏,吃大锅饭的省歌舞团,既无市场压力,也不需艺术创新,只要老老实实演好几个规定节目就行了。对团里一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来说,这种生活闷煞人,他们从为数不多的进口电影,像《金姬和银姬的命运》《卖花姑娘》《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贪婪地吸收音乐养分,幻想有一天自己也创作出优美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