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在数学领域因为解析几何而出名,而他更大的成就则是奠定了整个近代哲学的基础,是“理性主义”的奠基人,被黑格尔称为“近代哲学之父”。
笛卡尔的人生,也被赋予了各种传奇色彩,跟公主的通信,晚年由于给女王上课而得病去世,尤其近年来某个矿泉水广告,深谙营销之道地说这是源自笛卡尔和公主的故事,又给这位大哲学家增添了浪漫的一笔。
很可惜,这些都是后人的杜撰罢了。笛卡尔的人生,并不缺乏激情,但却是理性的一生。
“理性”这个词虽然很早就有,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名的命题“人是理性的动物”就已经有了理性的存在。然而在中世纪,理性被认为是低级的,用经院哲学的权威观点来说,理性活动只能认识低级的自然事物,不能认识高级的存在,例如上帝。上帝的真理只能通过信仰来达到。整个中世纪,理性在信仰面前,要么无能为力,要么被动消极,是需要信仰指导的。
理性的地位从笛卡尔开始改变。
1笛卡尔(1596-1650)。1596年3月31日,出生于荷兰海牙。笛卡尔的祖父是医生,父亲是法国地区议会的参议员。笛卡尔的母亲在*期间就染上重病,生下笛卡尔不久就去世了,笛卡尔的身体也孱弱多病。父亲在笛卡尔母亲去世的同年就再娶,笛卡尔由在海牙的祖母抚养长大。
因此即便父亲身份不俗,但笛卡尔并没有从父亲那里得到精神上的培养,由不知道是否因为缺失父母陪伴,幼年的笛卡尔满脑子都是无法回答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如此天马行空,对自然充满了好奇,父亲戏称他为“哲学家”。谁知道,这个戏称几年之后便成真了。
笛卡尔8岁的时候被送入有名的贵族学校,得到了良好的教育,爱好广泛的笛卡尔在这所学校得到了充分滋养,很多后来他思想的雏形就从这里开始。
在笛卡尔14岁那年,伽利略利用天文望远镜发现了木星。这件事在笛卡尔的学校引起轰动,对笛卡尔正在形成的思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青少年的笛卡尔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20岁从学校毕业,笛卡尔没有再继续学习,而是游历世界。原因很简单,又很狂妄:书本上已经学不到什么东西了。这也反映出笛卡尔对于当时书本充斥着经院教条的反感。
这一次游历经历了10年,开始笛卡尔投身军旅,在军队中担任文职工作,几年后他离开军队,开始游历欧洲,更自由地进行研究。这段经历对笛卡尔的思想影响巨大。经历了世界的新奇,笛卡尔开始用法语记笔记。在当时,拉丁文是文字的正统,有点像中国古代的文言文的地位。笛卡尔的用法语写作,有点像“白话文写作”的含义,与过去告别,革新文明的意味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