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有新意的表演,吸引了大批观众,尤其是附近城镇的小学老师,更是带着满满好奇心前来观看、学习。
为了继续给小学生和大众编写国语课本,他还主编了多种儿童杂志和读物。
1922年4月6日,中国第一本儿童刊物《小朋友》正式创刊!
新中国成立后,《小朋友》改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它是我国少儿读物中出版时间最长、出版期数最多的刊物。
那时候,黎锦晖的大部分儿童音乐作品都会率先在《小朋友》上发表。
在他担任主编的8年里,从编写到画插图都要亲力亲为。
此外,黎锦晖作为一个深受民间艺术熏陶的文化工作者,一直秉持重视和尊重民间资源的态度。
不管是对于自己的创作,还是对儿童文学的探索,他始终把民间资源看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组织创办《小朋友》的过程中,黎锦晖不仅搜集民间资源,还充分利用民间资源。
在歌舞排练中,黎锦晖把民间流传的艺术形式,比如说唱、游艺、 江湖杂技、舞台动作、武术花招等,在原有基础上创新升级,融入表演。
在《老虎叫门》的舞蹈里,黎锦晖便加入了京剧中的功夫元素,被认为是歌舞剧中的武打戏。
正是因为黎锦晖的亲力亲为、大胆尝试,让这份小小的刊物,在上个世纪20年代,每期发行都能突破一百万!
而这样一本小小的刊物,也在那个通讯、科技并不发达的年代,在全国各地的孩子们之间普及着国语注音、传播着新文化,让更多孩子体会到文学之美。
同时,发表在《小朋友》上的儿歌、歌舞音乐作品,也深深地影响着看过、听过、唱过它们的一代人。
儿童文学作家和翻译家黄衣青,曾是《小朋友》周刊的第四任主编、作家。
在她只有8岁的时候,远在福建的大山里,便受到了黎锦晖作品的影响。
那个时候,年纪尚小的她会和姐姐一起,跟着周刊上《葡萄仙子》的故事化妆、表演。
从此,关于文学的种子,也在小女孩的心中生根发芽。
黎锦晖一生,创作了童话《十兄弟》数十篇,《老虎叫门》、《可怜的秋香》、《神仙妹妹》等500多首儿歌,《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小小画家》等11部拥有完整故事的儿童歌舞剧,以及20多部歌舞表演曲。
他的音乐简明轻快,朗朗上口,为中国孩子创造了可以在活泼美妙歌舞中快乐成长的新时代。
黎锦晖,不愧是中国儿童歌舞之父!
04 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
除了中国第一部儿童歌舞剧、中国第一本儿童刊物,黎锦晖还创造过很多“中国第一”。
1926年,中华书局发生变故,黎锦晖被迫辞职。
1927年2月,36岁的黎锦晖创办了第一所培养歌舞人才的“中华歌舞专门学校”。
然而,首批招生并不理想,只有原计划的1/3。
迫于经济压力,他只能每月组织学员商演。同时,也开启了他的流行音乐生涯。
同年7月,他创作出了中国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流行歌曲——《毛毛雨》,由他的女儿黎明晖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