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部2006年奥斯卡提名电影《身为人母》,人们更愿意津津乐道美国中产阶级在物质上获得满足的同时,心灵上的相对空虚的状态。
其中以凯特·温丝莱特饰演的年轻母亲,一位沉闷的家庭主妇到婚外情妇这一段情节大量吸睛。而我始终对翻译后的中文影片名字“身为人母”久久思量,当女人变成“母亲”到底意味着什么?
影片中三位母亲,住在同一个街区,过着不一样的人生,当女人变成母亲后,人生轨迹从此被改写,遇到迷茫和困惑。
01、如果选择做全职妈妈,该如何安放“自我”灵魂?英国作家蕾切尔·卡斯克在《成为母亲:一名知识女性的自白》一书中开篇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等我们长大成人,让我们陷入困惑,想知道为什么从未有人告诉过我们为人父母意味着什么?”
影片凯特·温丝莱特饰演的萨拉是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女性,拥有高学历家庭经济实力稳定,对人生有自己的见解,如今过着自己不喜欢的生活,源自生了孩子之后选择做全职妈妈,一切都变了......
①过度挤压的精神空间
影片开场,就是萨拉置身于社区游乐场,与三位全职妈妈的格格不入场景,她曾是研究典型郊区妇女行为的学者,讽刺的是如今她置身其中,她即愤愤不满这些对婚姻育儿保守主义的陈词滥调,但目前的全职妈妈身份,还能不能理性思考这一命题?
高知女性萨拉寻求的是对世界最纯粹的真实感知,她的思想已经超越了“普通家庭主妇”条理育儿、应付婚姻的随波逐流,但又无助于现实婚姻和育儿的困顿难题之中。
偌大宽敞的别墅,只有不足十平米的方寸间,陈放着她婚前旧物和书籍,她有时伏案而作、读书写字,却经常被女儿打断求陪伴。
房屋中的空间隐喻着作为高知女性婚后生子成为全职妈妈们后,看起来豪华阵容,人生圆满,而实际上生存和精神空间被过度挤压,身心疲惫下的压抑苦闷。
②渴望能够抉择的成长空间
萨拉每天带着女儿一直郁郁寡欢,困在家里精神崩溃,走进社群格格不入,她忘记给女儿带午饭,发表自由教育言论,即便她很努力,还是“全职妈妈”圈里认定的“不合格妈妈”。
在沉寂的生活中,故事线让萨拉和奶爸布莱德两个渴望活力和变化的人爱恋在一起,并如《包法利夫人》情节一样策划一场私奔。最终结局是两个人回归现实生活,幡然领悟那不是“爱”,是对现实的逃避,渴望“能够抉择”的瞬间。
在今天,“选事业还是选家庭”还会成为女性的两难选择?这并不是因为婚姻可能遭遇破裂,事业前程多桀坎坷,或者是育儿路上多艰难,而是我们越来越渴望探求种种身份之外,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精神内核和成长空间。
全职妈妈很容易陷入精神困境,她们疲惫不堪,却想要弄明白“我是谁”,想知道,对“她”而言,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渴望那份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那么假如在育儿路上,夫妻能够携手共进,相互关爱而宽容理解,困难de
影片中萨拉一直可克制台词,但在和几位夫人一起讨论《包法利夫人》中,有关主角爱玛出轨时,萨拉解读出包法利夫人内心的深邃:
02、如果做职场妈妈,该如何平衡家庭的和谐稳定?“不是那份不忠,而是那份渴望,那份对于抉择的渴望,以及拒绝苦难的决心。”
作为职场妈妈,是整个家庭的经济来源,母亲承担部分家务和照顾孩子的责任,一边应付繁忙的工作,远远超出她们应有的份额。
工业革命改变了男女之间的经济关系,离婚率也随之上升。美国中产阶级女性独立意识觉醒,掌握了经济上的自主性,而到目前为止,部分家长出现女性主导家庭经济地位,男性居家育儿做家务的趋势,影片中的,凯西的家庭是职场妈妈和家庭妇男搭配。
①阻断和孩子“情感依恋”
职场妈妈面临最大的问题,来自情感上和孩子双方的“分离焦虑”。
凯西每天回家下班就想和儿子黏在一起,每天晚饭后,她陪他玩耍读书,让丈夫去图书馆准备律师资格考试。她不舍得让儿子去自己房间睡觉,
影片中有一个细节,凯西的儿子不管夏天多么炎热,都带着一顶绵厚的小丑帽子,妈妈下班推门回家的一刻,孩子飞奔向母亲怀抱的同时,把帽子扔在地上。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是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宝宝在出生后,与妈妈密切接触中逐渐形成了依恋的情感纽带,当宝宝长到七八个月,开始萌发自己幼稚的独立意识时,便把这种建立起来的依恋关系作为一个“安全岛”。
慢慢去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会不断地确认依恋者的存在,孩子会借用“某种物品”和“某种情绪”缓解情感上的分离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