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蓝瘦香菇”这个网络流行语吗?帮大家回忆一下:2016年,南宁一位韦姓的小伙子失恋后发布了一个视频,表示自己难受、想哭,但把“难受想哭”的发音变成了“蓝瘦香菇”,结果就是“蓝瘦香菇”上了热搜。
后来呢,网络上兴起了拍短视频的热潮,广西很多人都加入了这个行列,造就了很多网红,其中有一部分网红,就是靠“蓝瘦香菇”这类口音的普通话来吸粉的。于是,网络上很多人都觉得广西普通话很有喜感、有魔性。
按理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人,说普通话多少都会带地方口音,但为什么唯独广西的普通话让人感觉很魔性?下面,说说我个人的理解。
整个广西按主流文化来划分,可以分为壮族片区、桂柳片区、广府片区,在这三个片区当中,只有桂柳片区说的西南官话接近普通话,可以理解为西南口音的普通话,或者普通话的一个分支。而壮族片区的主流语言是壮话,广府片区的主流语言则是白话,不管是壮话还是白话的发音,都和普通话完全不一样。
壮族片区和广府片区的人,如果没学过普通话,是听不懂也不会说普通话的。就拿我来说,我们家属于白话片区,从小讲的是白话,上小学之后才开始学普通话(我没上过幼儿园),普通话在我上小学之前,和外语没什么区别。
现在30岁以上的广西人,估计很多人的上学经历都和我有些类似,那就是从小学到初中,绝大部分老师都是用方言授课,我的印象里,我所上的学校,用普通话讲课的只有语文老师,但是,课后和语文老师讨论问题也是用方言,其它科的老师就更不用说了。我是一直到上了高中之后,才开始用普通话交流的,因为在高中里,不管是同学还是老师,都是来自不同乡镇的,有些还来自外地,语言或者口音太杂了,大家才不得不说普通话。
大家可以想象得到,一个人十几岁了,才开始用普通话交流,他的口音还能变吗?即便像我这样,在东北上大学,然后在北京工作多年之后,普通话说的也不是很利索,大家可以看看我发的视频,听听我的口音。
以上我只分析了广西人普通话口音重的一个因素,但这个因素广东、海南、福建人也有,为啥这三个地方出不了“蓝瘦香菇”这么魔性的普通话呢?
因为他们少了一个因素——壮族口音。
说“蓝瘦香菇”的那位小伙,我推测他是壮族的,为什么呢?首先,他姓韦,壮族很多人都是这个姓;其次,他那种语调,不只是发错音那么简单,还得配上壮语中那种软绵绵、又有点拖沓的音调才行,壮族人讲白话也有这种腔调。
如果是白话区的人讲普通话,一般也只是分不准z、zh、s、sh、ch、c而已,还有就是着急了带一些方言。
所以确切地来说,讲“魔性”普通话的,是广西的壮话同胞,壮话以外的人一般就是发音不准。
现在好了,普通话在广西普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了,农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开始用普通话交流了,10年后出生的小孩,如果是由父母带,很多人从小也开始讲普通话了。
若干年后,“魔性”的广西普通话,估计也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