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家介绍
三毛(1943年—1991年),本名陈平,祖籍浙江舟山市定海,台湾当代女作家、旅行家。她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女子,写下了多部著名的散文,而她的诗歌成就也往往被人们忽视了。三毛的诗歌创作主要出现在填词中,她写下了许多传唱很广的诗歌,例如《橄榄树》《远方》《如果有来生》《今世》等。
二、每日背诵
学会唱《橄榄树》
三、原文讲解赏析
《橄榄树》(一种图腾般的象征。)
(三毛词 李泰祥曲)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欲扬先抑的开头。)
我的故乡在远方(自由诗特色明显。)
为什么流浪(设问,艺术修辞手法。)
流浪远方 流浪(复沓。起到强调的作用。)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与流浪形成通感。)
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远方的故乡、流浪、飞翔的小鸟、流动的小溪、宽阔的草原,这些意象都跟流动感、遥远感形成通感。)
为了宽阔的草原
流浪远方 流浪
还有还有 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是一种图腾般的象征。)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排比段。)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为什么流浪远方
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 流浪
赏析
据齐豫说橄榄树原名叫《小毛驴》。三毛写的词,第二段原词是“为了天空的小鸟,为了小毛驴,为了西班牙的姑娘,为了西班牙的眼睛”,可见描写的是对自由的渴望,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同时凸显了三毛的西班牙情结。
作曲者李泰祥在谱曲的时候觉得这段歌词不工整,不好演唱,后来在美国待了一段时间后,学会用隐喻的方式表达对自由的向往,他就把歌词改成了我们现在听到的“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歌名则确定为《橄榄树》。橄榄树就是理想的象征物,流浪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一天能够不必再流浪。
齐豫对橄榄树的理解:我在个唱的时候唱《橄榄树》感触会比较多的。2002年香港第一次个唱,最后香港人跟我一起大合唱,我觉得大家这个时候差不多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橄榄树,好像是流浪过。其实流浪只是一个过程,《橄榄树》还是一个理想,橄榄树象征着一种追求,三十多岁四十多觉得橄榄树找到了。后来我信佛了,感觉好像又有别的橄榄树出现,又有别的目标要去企及,所以现在又重新追求橄榄树。现在我的橄榄树有点大了,是寻求真正的平静,认识自己的身体跟心理,真正的去认识。我觉得以前是凭着本能或者天赋在活着的人生,好像从来没有真正面对自己到底有哪一些恶习或者缺失,觉得自己什么都好,很随性又很随和,又很乐观,以前都觉得自己是个毛病挺少的人。后来发现自己毛病还挺多的,其实现在我的橄榄树是追求平静,追求真正的自信。年轻的时候你会认为理想达到了就达到了,但是后来发现其实不是,一排橄榄树在后面等着你,这都是阶段性的任务,一直可以追求下去。后来我发现梦想除了去追寻,去实践,更是要去「成为」,只要认真活每一天,活出作为一个「人」的本分。橄榄树其实是一个梦想、理想的象征。你的理想可以是很具体、实际的,像户头里的存款、房子,那可以去追求,可是,真正的梦想是要自己去身体力行,所以我才说要去「成为」。
《橄榄树》是由台湾作家三毛作词的一首歌曲,表面上是描写一位流浪者,可实际上是对作者内心世界的刻画。表达了作者作为一个执着于梦想的人精神上的孤独与苦闷,但仍然坚持不放弃的思想感情。
四、主题情怀
通过描写远离故乡四处流浪,说明了人生应该有不断的追求、有梦想,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对美好事物憧憬”的情怀。
五、艺术特色
1.感悟独特
《橄榄树》的创作者是三毛,橄榄树给人一种洒脱空灵的感觉,因为三毛就是一个喜欢流浪的人,只有有过那种经历的人才能体会,现代人那种没有归属感,精神无信仰,那种孤独,刻画的很到位。而且《橄榄树》里最重要的一个词就是流浪。全文营造出一股淡淡的乡愁和忧伤的情绪。那时候也正好是三毛她自己在流浪的时候,她最先写的时候其实 词是《小毛驴》,她那时候去西班牙,有很多小毛驴在原野上奔跑,词是可爱的童诗一样的感觉,后来才决定把它改成《橄榄树》,橄榄树也是属于西班牙南欧那边很重要的一个象征,和三毛的状态结合起来,很容易想到流浪。
而且三毛自己后来也说过,现在的“橄榄树”和她当初写的不一样,如果流浪只是为了看天空飞翔的小鸟和大草原,那就不必去流浪也罢。
2.意象丰富
把流浪、飞翔的小鸟、溪流、草原等意象,通过通感串连在一起,形成项链式结构,而橄榄树就如同项链上的翡翠吊坠儿。
3.朗朗上口
歌词通俗易懂,清新明丽,既有淡淡的哀愁,又有悠远的空灵,适合演唱,便于流行。
六、相关阅读欣赏
《沙漠》
(三毛词 李泰祥曲)
前世的乡愁(把情感词铺展。)
铺展在眼前
啊——
一匹黄沙万丈的布(形象地比喻,绝美。)
当我当我
被这天地玄黄(天的颜色是黑的,地的颜色是黄的)牢牢捆住
漂流的心(引经据典。出自于《易经》的"天玄而地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也是《千字文》的第一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zè ],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在这里慢慢 慢慢一同落尘
呼啸长空的风
卷去了不同的路
天地就这么交出了它的秘密()
那时沙漠便不只是沙漠
沙漠化为一口水井(联想丰富,缺水的地方渴望一口井。)
井里面一双水的眼睛(从井到水到眼睛。)
荡出一抹微笑(荡漾水形容水的,这里动词妙用,荡出笑,意象的边缘化。)
嗳——
《滚滚红尘》
(三毛、严浩词 罗大佑曲)
起初不经意的你
和少年不经世的我
红尘中的情缘
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语的胶着
想是人世间的错
我前世流传的因果
终生的所有
也不惜换取刹那阴阳的交流
来易来 去难去(感悟人生。)
数十载的人世游
分易分 聚难聚(警句,折射出人生的哲理。)
爱与恨的千古愁
本来属于你的心
它依然护紧我胸口
为只为那尘世转变的
面孔后的翻云覆雨手(经典。三层意思:1.面孔后面2.翻云覆雨3.一只无形的手在暗中操控。)
来易来 去难去(副歌。反复。)
数十载的人世游
分易分 聚难聚
爱与恨的千古愁
于是不愿走的你
要告别已不见的我
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
跟随我俩的传说
来易来 去难去
数十载的人世游
分易分 聚难聚
爱与恨的千古愁
于是不愿走的你
要告别已不见的我
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
跟随我俩的传说
滚滚红尘里有隐约的耳语(历史的回音壁。)
跟随我俩的传说(人世间的故事,口口相传,代代传颂。)
《七点钟》
(三毛词 李宗盛曲)
今生就是那么地开始的
走过操场的青草地
走到你的面前
不能说一句话
拿起钢笔
在你的掌心写下七个数字(是一个谜语。)
点一个头
然后 狂奔而去
守住电话
就守住渡日如年的狂盼
铃声响的时候
自己的声音那么急迫
是我、是我、是我
——是我是我是我
七点钟,你说七点钟?
好、好、好
我一定早点到
啊明明站在你的面前
还是 害怕这是一场梦
是真 是幻 是梦
是真是幻是梦
车厢里面对面坐着
你的眼神
一个惊惶少女的倒影
火车一直往前去呀——
我不愿意下车
不管它要带我到什么地方
我的车站
在你身旁
就在你的身旁
是我——
在你身旁
《飞》
(三毛词 李宗盛曲)
我不怕等待
你始终不说的答案
但是行李理了
箱子扣了
要走了 要走了 要走了
这是最后一夜了
面对面坐着没有终站的火车
明天要飞去
飞去没有你的地方
没有你的地方
钥匙在你紧锁的心里(经典。钥匙和锁是一对矛盾,既亲密又排斥。)
左手的机票
右手的护照是个谜
一个不想去解开
不想去解开的谜
前程也许在遥远的地方
离别也许不会在机场
只要你说出一个未来
我会是你的
这一切都可以放弃
《一片田》
(三毛词 黄韦曲)
这是现在的梦
这是现在的梦
噜……现在的梦
现在的梦
啊!想一片田
想一片田
不要太大
那么方方一亩也够了
啊!想着,想着
掌心中涌出满满的种子
而我很想把它们全种下
去享受那农夫看见新芽的心情
去享受那农夫看见新芽的心情
噜……这是现在的梦
噜……现在的梦,现在的梦
噜……
《梦田》
(三毛词 翁孝良曲)
每个人心里一亩 一亩田
每个人心里一个 一个梦
一颗啊一颗种子
是我心里的一亩田
用它来种什么
用它来种什么
种桃种李种春风(桃李是可以种的,春风也可以种。这就是诗歌的语言。不按常理出牌,就是诗歌的语言。)
开尽梨花春又来
那是我心里一亩 一亩田
那是我心里一个不醒的梦
【按】这是一组按诗收录的由三毛写的歌词。
《橄榄树》作为电影《欢颜》的主题曲,编曲沿用李泰祥贯常使用的古典弦乐,以吉他主奏,辅以吹管乐器、笛子、打击乐器里的铁琴,营造出一股淡淡的乡愁和忧伤的情绪,在齐豫独特的音质里、在人们的心里弥漫。
李泰祥评说“橄榄树”:
“橄榄树” 非常能够代表我那个时候的生活和想法,表面上好像是青山绿水以及梦呀什么的,但它代表了我年轻时代对美的看法──“美”就是漂亮的东西。除此之外,还有些惆怅的感觉。那时候没有办法写得很沉重,不过幸好也是这样。“橄榄树”代表了一个梦想,在这点上,那时候的写法蛮合适的。若是现在的话,可能会用很多画笔来形容它,但这样就失去了单纯美好。那时除了要表达自己的梦想以外,也有暗示去追求很远很远的他方的一种向往。”
三毛评说“橄榄树”:
“我的朋友李泰祥先生要我写一些歌词,他催着我写,我一个晚上写了九首,其中一首就是“橄榄树”。因为我很爱橄榄树,橄榄树美。我的丈夫荷西的故里在西班牙南部,最有名的就是产橄榄。但是,我当时写“橄榄树”这首歌,是五百块钱就卖断了,今天我买录音带送朋友花的钱,比我得到的钱还要多。我今天不是要说我赚多少钱的问题,而是说这首歌中有两句不是我写的,因为这首歌起初是卖给歌林,后来再转给新格,所以版权上有一些问题。这首歌我不会唱,好像有一句是“流浪是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和大草原”什么的,我要声明一下,因为现在的“橄榄树”和我当初写的不一样,如果流浪只是为了看天空飞翔的小鸟和大草原,那就不必去流浪也罢。”
七、写作知识
《三毛:写作并不难》
三毛阿姨:
您好,我是位十六岁的高中生,不知称谓您为“阿姨”,是否会太老?我很喜欢您的作品,文章亲切,平易近人。
我本身也很喜欢写作,闲暇时便尝试“爬格子”。可是在写作过程中,我遇到困难了。
那就是常常无法用最适当的文辞来表现我内心所感受的,因此常觉得自己腹笥甚窘。(意思是读书太少。)
虽然,我也常买些书籍回来阅读,藉以充实自己,但还是无法吸取其中的精髓,我常为这问题困扰。所以想请您帮我解决好吗?谢谢!祝安康!
——郭芳廷敬上
芳廷好孩子:
你才十六岁,来信一句也不抱怨人生,只说喜欢写作,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因为我所收到的来信,大半是“人在福中不知福”的怨叹信,看了很使人灰心。
写作其实一点也不难,一开始的时候,尽可能踏踏实实地用字,不要写那种独白式的文体,写自己日常生活中所观察、所体验、所感动的真实人生。
初写稿,写些实在的散文体故事,避掉个人内心复杂的感受——因为那样写,便需要功力,毕竟虚的东西难写。
从故事开始试,人物最好不要一次出来太多,免得难以周全的在笔下刻划他们。
写作,便如建筑,结构是一个部份,建材是另一部分,外观又是一个部分,缺一不可。
这也就是肌理,文理和神理三个写作的基本要素,而这其中,都是生命。
再说,所谓写作,事实上脱不了一个“酿”字,心中有所感、有所动的题材,不要急着就伏案,急不得;
将材料放在脑子里慢慢用时间和思想去酝酿它,自己反反复复地在心中将文章编织,等到时机成熟了,不写都不成,这就是一般人所谓的灵感来了,出来必然不会太坏。
一般初学写作的人,往往心急,酿的时间不够,那么即使涂涂改改总也难以使自己满意。
多看好书固然是好事,可是看见他人写得如此深刻而自己不能,也是会丧胆的。
例如我自己,便真的丧胆,越看越不敢写,不过,我情愿不写,也舍不得不看好书。
你的年轻和兴趣,就是写作最大的本钱,很可惜我们只是纸上笔谈,无法交换更多的心得。谢谢你的来信。
——三毛上
八、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素材:三毛的故事
一、孤独的三毛——负责任的三毛
她的孤独表现在她的独特的个性,她是一个一意孤行的倔强女子,她的多愁善感,她的感情丰富,她的敏感,她的细致,她的从小看书,她的幻想,她的天真,她的浪漫,她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她的生活在童话世界中,她的我行我素,她的对美的认知,对美的不懈追求,珍妮的画像,表现她对美丽的向往,一次次地去欣赏她。她的善良,哑奴、·军曹和她建立的纯洁的友情,这些都是发自内心的`独特的感受,而和她同龄的小朋友,却没有这样的表现,她和女同学跟男生的约会,那种朦胧的对异性的爱的甜蜜,表现了她的早熟。这使她在以后的日子里,疯狂地爱上了毕加索,也是很正常的事。更在以后的日子里,她在德国留学的日子里,演绎了一场倾城之恋,也是一位少女对爱的渴望的淋漓尽致的表现。她是一个多情的女孩,是一个深受言情小说影响的女孩,她从小就向往王子与灰姑娘的神话故事,生活在自己向往的爱的世界里。她在追寻着,用她一生的时间,不停地追寻着,直到她遇到了荷西,经历了几年的历程,终于使自己的爱有了归宿,可是不幸的是,她的爱人突然离开了她,又使她孓然一身。她的心碎了,她的爱累了,她在艰难地跋涉着。她仿佛又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爱的招呼,那就是王洛滨的出现。那可能就是她从小的时候心中的梦想吧,也许正是她追寻了一生的毕加索,她的梦中情人。可是,王洛滨让她失望了,她的梦也漂走了。
二、我笔写我心——不负我心的三毛
“因为我在这个世界上,向来不觉得是芸芸众生里的一份子,我常常要跑出一般人生活着的轨道,做出解释不出原因的事情来。” “不记得在哪一年以前,我无意间翻到了一本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那期里,它正好在介绍撒哈拉沙漠。我只看了一遍,我不能,属于前世回忆似的乡愁,就莫名其妙,毫无保留地交给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撒哈拉沙漠,在我内心的深处,多年来是我梦里的情人啊!”走遍了万水千山的三毛,为了追求心中的梦想,走向撒哈拉沙漠,她义无反顾地去了,在那里开始了她人生第二次的写作高潮。《撒哈拉的故事》、《五月花》两个集子中的大部分篇什,作品集中描写的是三毛自己的故事,坦露的是私人性的情感体验。《士为知己者死》写的是米盖无奈的世俗婚姻,折射的是三毛追求个性平等的现代爱情观;《沙巴军曹》、《哭泣的骆驼》塑造的是特殊政治背景下的悲剧性人物,坦露的是三毛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卖花女》、《永远的玛利亚》揭示的是人间自私、欺诈、wu耻的行为,反衬的是三毛夫妇的善良、淳厚。无论是往来密切、感情相通,如与姑卡、达尼埃、哑奴、沙伊达、鲁阿这些沙哈拉威人的交往;或是和周围环境发生着碰撞与矛盾,如与卖花女、玛利亚的相遇与纠纷。一旦作品的主人公命运或性格心态发生演变,“我”不可能无动于衷,漠然处之,“我”势必对这一切做出情感反应和价值判断,“我”的性格也会在生活的各种碰撞中迸出火花,散发出自我的主体精神和人格光辉,这实际上是从特殊的角度完成了三毛形象的自我塑造。
三、对美好的追求——善良的三毛
《哭泣的骆驼》写了朋友一家的善良、和睦、亲情,他们一家为了追求民族的独立坚持不懈、英勇奋斗、视死如归的精神,《背景》里写父母之爱,写丈夫荷西死后,父母的拳拳之心,为了安慰和照顾自己,“哀伤,那么明显地压垮了他们的双肩,那么沉重地拖住了他们的步伐。”“当我黄昏又回荷西的身畔去时,看见父母亲的那束康乃馨插在别人的地方了,那是荷西逝后旁边的一座新坟,听说是一位老太太睡了。老婆婆,花给了你是好的,请你好好照顾荷西吧!”在《梦里花落知多少》中三毛写到:“我们的家伙食总比外边的好些,为着荷西爱朋友的真心,为着他热切期望将他温馨的家让朋友分享,我晓得,在他内心深处,亦是因为有了我而骄傲,这份感激当然是全心全意地在家事上回报了他。”在这篇文章里,三毛尽了她的《红楼梦》的情结,用诗一般的语言把她和荷西的爱情描写得淋漓尽致,美轮美奂 ,凄艳动人。
九、作业
1.《橄榄树》词作者是谁?
2.以《故乡有佳木》为题写一首歌词
3.自命题写一首自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