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化
后缀“儿”与前一个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为一个音节,音色发生了特殊变化。
儿化的作用
表达喜爱、亲切、温柔的意味
体现“下”“少”“轻”等感觉性信息
区分不同的词义
区分不同的词性
以a、o、e、u结尾的字,在原韵母后加卷舌动作
a——ar(ia、ua)小爪儿、衣架儿、做法儿、做法儿、牙刷儿、雪花儿、豆芽儿、豆腐渣儿、车把儿、手帕儿、长褂儿、云霞儿、画画儿、号码儿、在哪儿
o——or(uo、ao、 iao)柳腰儿、拐角儿、心窝儿、粉末儿、昨儿、灯罩儿、小道儿、干活儿、坐轿儿、线条儿、花朵儿、病号儿、大枣儿、填表儿、家雀儿
e——er小车儿、唱歌儿、在这儿、纸盒儿、唠嗑儿、自个儿
u—— ur(ou、iou)灯油儿、小酒儿、小丑儿、水袖儿、地沟儿、括弧儿、火炉儿、抹布儿、牛犊儿、商铺儿、歌谱儿、桃木儿、棉服儿、小兔儿、拨浪鼓儿、雏儿、一束儿、线轴儿、小口儿、耍猴儿、踢球儿、纸篓儿、黄豆儿、小偷儿、香秀儿
韵母是i、ü、in、ün、ie、ue的字原韵母后加"er”,形成儿化音
i、in、ie——ier面皮儿、竹笛儿、玩艺儿、小旗儿、一气儿、马蹄儿、黄梨儿、脚印儿、树叶儿、蝴蝶儿、竹节儿、一撇儿
ü、ün、üe——üer金鱼儿、毛驴儿、小曲儿、一缕儿、一群儿、老君儿、弯月儿、丑角儿
前鼻音结尾和以ai、ei、ui结尾的,儿化时失落韵尾在主要元音上加卷舌动作形成儿化
ai、an——ar(uai、uan、ian、üan)一块儿、窗台儿、球拍儿、买卖儿、球袋儿、门脸儿、小船儿、被单儿、手绢儿、门栓儿、拐弯儿、差钱儿、脸蛋儿、汤圆儿、水管儿、一片儿、套圈儿、一卷儿、鼻尖儿、靠边儿、瓶盖儿、小孩儿、肉馅儿、门店儿
ei、en——er(uen、uei)宝贝儿、一会儿、眼泪儿、刀背儿、钱柜儿、打盹儿、小鬼儿、小嘴儿
后鼻韵儿化时,去掉后鼻韵“ng”,并将前面元音鼻化,加卷舌
ang——ar(uang、iang)鞋帮儿、帮忙儿、半晌儿、蛋黄儿、竹筐儿、火炕儿、小样儿、赶趟儿、唱腔儿、眼光儿
eng——er板凳儿、钢镚儿、一成儿、门缝儿、桔梗儿、跳坑儿
ong——or(iong)小熊儿、叫穷儿
ing——ir电影儿、水瓶儿、油饼儿、小名儿、山顶儿、铁钉儿、彩铃儿、应景儿、火星儿
舌尖前后音儿化,韵尾加“er”
舌尖前音棋子儿、铁丝儿、挑刺儿、歌词儿、认字儿
舌尖后音墨汁儿、办事儿、戒指
语流音变——声调变化
普通话发音中相邻两个声调相互影响,发生调值变化的现象。上声除了在句尾发“214”之外,在句中都需要变调两个上声相邻,前个上声发近似于“35”调如:粉笔、拐点、起舞、打水、洗脸、九曲上声后面是阴平、阳平和去声,上声发“21”调如:起立、五官、省时、瞩目、走出、骨瓷两个去声相邻,前一个去声发“53”调如:继续、大地、救命、付费、罢黜“一”变调单念或序数词中,念阴平音:从一开始、排第一、一流、一等在去声前,念阳平音:一个、一下、一簇、一大批在非去声前,念去声:一起、一双、一人高、一双鞋“不”变调不,在去声前,念阳平,其他声调前,念去声:不好、不行、不去,不吐、不大、不去、不对前一个字音是以a、o、e、i、ü结尾时发“ya”。(ao、iao除外)是他啊、找我啊、不带啊、大鱼啊、冒火啊、有了啊
前一个字音是以ao、iao、u结尾时发“wa”跳啊、谁能走啊、受得了啊
鼻音后,啊音和鼻音拼合,发:“na”和“nga”没钱啊、吃饭啊、敲钟啊、弹琴啊、风景啊、斗争啊、水缸啊
在翘舌音和儿化音后,啊发“ra”一点儿啊、好事啊、红纸啊、快吃啊、唱曲啊
在平舌音后,发“za”三次啊、还没死啊
语流音变——词的轻重格式
一句话中,每一个音节都有不同的强弱。词的轻重格式是一种特殊的普遍现象,长而强的音为“重”,短而弱的为“轻”,介于中间为“中”。
双音节
中重格式: 此类词语较多——人民、大会、刻苦
重中格式 :此类词语较少——柔和、突然、责任
重轻格式——轻声
三音节
中中重 :共产党、国务院、自治区
中重轻 :打拍子、小姑娘、种庄稼
重轻轻 :飞起来、投进去、乐呵呵
四音节
中重中重 :并驾齐驱、高瞻远瞩、安居乐业
中轻中重 :嘻嘻哈哈、拉拉扯扯、高高兴兴
朗读文字,注意中重格式的字词语流
湖间有一条小河 ,经过人工雕凿和修葺,与湖相接相连。湖面长满了各种树木,错落的石岩中伸展出一丛丛倔强的小草,间或分散着簇簇明艳的野花,有金黄的,也有淡紫色的,各自招摇着-种野鄙的情调。 坐在湖岸上小憩,风从湖中吹来,可以清晰地听到种幽幽的声音。一只白鹤停留在石阶上观望,而后又轻轻地飞翔在湖面中央,与其他鸟类形成了一个快乐的世界。湖中有几块较大的岩石,一条条小鱼邻近环绕,黑压压大片就像一支整齐待发的军队。
课后练习指要
练习时以现代文为主,综合练习普通话的各个要素和搭配。
推荐朗读:普通话测试朗读篇目
每日一练
艺考真题 统考真题 指定稿件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示范赏析文学作品朗读
播音统考指定稿件
表导演艺考自备稿件
播音主持艺考作品朗读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周定舫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在远处就可以看到*亲笔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我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
这座纪念碑是根据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兴建的。当天傍晚,*率领全体政协委员为纪念碑举行了庄严隆重的奠基礼,*亲自执锨铲土,为纪念碑奠定基石。从1952年8月1日动工兴建以来,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援和关怀。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纪念碑是用17000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有*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这八个字是碑的主题。在碑身背面,一行行镏金字整齐地排列着,这是*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碑文是: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碑顶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整个纪念碑的造型使人们感到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
10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1000年之久。每幅浮雕里有20个左右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性格、表情和姿态都不相同。
从碑身东面起,按着历史顺序瞻仰。第一幅浮雕是“销毁鸦片烟”,描述了鸦片战争前夕,1839年6月3日,群众在虎门销毁鸦片的事迹。浮雕上,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倾倒在放有石灰的窑坑里销毁,一股股浓烟从石灰池上升起。人群后面,有炮台和千百只待发的战船,准备随时还击英帝国主义的挑衅。画面上人物的形象,表现出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坚定决心。东面的第二幅浮雕,描写1851年太平天国的“金田起义”。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它提出政治、经济、民族男女四大平等的口号,严重地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在这幅浮雕上,一群拿着大刀、梭镖、锄头,扛着土炮起义的汉族壮族人民的儿女,正从山坡冲下来,革命的旌旗在迎风飘扬。
往南转到碑身的后面,看到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庄严画面。深夜,起义的新军和市民,摧毁了湖广总督府门前的大炮,正向总督府里冲去。总督府内熊熊的火焰冒向天空;总督府的牌子,被打断在阶前;撕碎了的清朝的龙旗,被践踏在地下。辛亥革命,结束了二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接下来的一幅是“五四爱国运动”。这是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浮雕的画面显示出学生们齐集于天安门前举行爱国示威游行的情景。一群男女青年学生,举着“废除卖国密约”的旗帜,慷慨激昂地来到天安门前。梳着髻子、系着长裙的女学生,在向市民们散发传单。人群高处,一个男学生正在向围着他的群众演说。愤激的青年演说者,怒形于色的人群,使整个浮雕充满了痛恨卖国贼、激动人心的气氛。南面的第三幅是“五卅运动”。1925年5月30日,上海群众一万多人在南京路上举行反帝国主义大示威,英国巡捕向徒手群众开枪射击,死伤多人。“五卅惨案”引起了全上海以至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促使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风暴的爆发。这幅浮雕表现出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各界人民坚强不屈地向帝国主义斗争的情景。画面上成千上万的工人、学生、市民举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小旗,冲破英国巡捕的沙袋、铁丝网英勇地前进;商店关门罢市,戴着礼帽的商人也加入了斗争的行列;被打伤的工人,在战友们搀扶下,继续勇往直前。人群后面,隐约看到外滩的海关和银行大楼。
碑身的西面,第一幅是“八一南昌起义”的浮雕。画面从一个连队的角度来表现这一伟大起义的情景。1927年8月1日早晨,一个指挥员挥着左手向战士们宣布起义,士兵们举着起义的信号——马灯,光辉的红旗举起来了,战马在呼啸,劳动人民在帮助搬运子弹,战士们激昂地高呼着。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展开了以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的斗争。紧接着的一幅是“抗日敌后游击战”,浮雕上显现出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区敌后游击战的场面。远远望去,在一座雄伟峻峭的半山腰里,游击队员们正穿过高大的树林和茂密的青纱帐,去和敌人战斗。画面上,青年男女农民拿着铁铲,背着土制地雷;白发的母亲送枪给儿子,去打击日本侵略者;年轻小伙子站在指挥员身旁,等候命令,准备随时投入消灭敌人的战斗。
最后来到碑身的正面,看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浮雕,这是十幅浮雕中最大的一幅。国民党认为不能逾越的天堑长江,被英勇无敌的人民解放军胜利地渡过了。浮雕上,号兵吹起冲锋号;指挥员右手高举,连连向高空发射信号弹;已登上敌岸的战士,踏着反动派的旗子,向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老巢——南京城冲去;后面数不清的战船正在波涛中前进。在这幅浮雕的两旁,是两块装饰性的浮雕。左边,是渡江前夕,工人抬担架、农民运军粮、妇女送军鞋等热烈支援前线的场面。右边的一块,表现全国各阶层人民举着红旗和鲜花,捧着水果,欢迎解放军、慰劳解放军的情景。
看完了所有的浮雕,我又一次瞻仰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和碑文。我想,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了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当我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的时候,我再一次向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默默致敬。
【课文版本】
《八年级语文(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版权归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