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侠黄霑在他博士论文中说:“几乎所有论者都一致认为,1974年,无线电视剧主题曲《啼笑因缘》的出现,是香港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粤语流行曲的开始...(这首歌)是香港流行音乐的分水岭。此曲面世之后,香港人不再歧视粤语歌曲。接着下来,一串作品涌现,香港音乐找到了自己的独特声音”。
到了1977年,粤语流行歌曲已经变成全世界华人的潮流,再没有人歧视粤语歌曲了,这不单只是变成了主流文化,还改写了音乐的历史!台湾的姚苏蓉、青山、尤雅本来在香港也在香港和东南亚很受欢迎,但一下子连台湾也在流行粤语流行歌曲了。
从1977年到1983年,香港乐坛热闹非常,甄妮从台湾回来香港造成两王一后的状况,其他歌手也一一加入战场。有斗争,就有进步,其实良性比赛是一件好事。横看当今乐坛,没有发觉这样的现状。基本上,主要有四类歌手是为这个热潮转型的,一类就是像甄妮一样,从台湾过来的,这样的人数不多。第二类是本来就是唱粤语时代曲的一群人,最成功的就只有郑少秋和汪明荃,因为他们变成了TVB电视剧的当家花旦和小生,两位有实力,有个性,一直红到现在。还有四朵金花里的张圆圆变成的张德兰!
第三类的歌手是唱国语时代歌曲的香港人,成功转型的也不多,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徐小凤。而最主要的第四类歌手则是从唱英语歌曲转型过来的,这一类型的歌手最成功,人数也是最多的。这也许说明白西方文化的影响力对粤语流行音乐文化是多么的大!
留意我在这个粤语流行歌曲的大爆发前的歌曲,用了“时代曲”这三个字,因为流行音乐(pop music)是在一个时代的流行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只是满足很 localized 的群众的歌曲,只能算是“时代曲”!有如上一篇文章里,为大家分享过的“励志”粤语曲风,其是陪着一个年代的人和事一起成长的,在情感上的重要性和关联,远远超越“时代曲”能够做到的!
在两王一后中,许冠杰在各方面都有优势,因为始终他是助推这个重要的音乐潮流的两位创始人之一,当然是极领风*。但在一个当时流行起来的曲词风里,他却没有跟其他两位歌手(罗文、甄妮)和其他歌手比赛,这就是英雄气概类型的粤语流行歌曲。在我的《艺人解密》系统里,阿Sam从来不走第一号的(英雄)号码,歌曲也没有走这条路线。
但随着众多武侠主题的电视剧 (还有一些现代的警匪片)兴起,这个类型的歌曲也是第一次为华人带来震撼,作曲方面主要是由另外一位创始人顾嘉煇包办,但也有一位由童星变音乐大师的黎小田先生作出了伟大贡献。两人在这个高峰期,创下了很多首优秀的英雄气概作品,三位词坛圣手和其他作词人(特别是邓伟雄先生)忙不迭地从不同角度去研究英雄这个大题目!
英雄型的歌曲通常直接面对什么是英雄的问题,歌词通常侠气满天飞,显露英雄无论碰到什么疑难,都豪气万丈地,正义地,生死不怕地对抗。当中英雄的颜色也是有不同的变化,万紫千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