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国歌”
作者:江苏徐州 孟宪达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谈谈国际歌的短文。今天,我再来谈谈“国歌”。
国歌的前身是《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春的抗战年代,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它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曲。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订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1978年3月5日,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改定的代国歌歌词为正式国歌;1982年同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作出决定,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在1949年9月25日讨论国旗、国歌的会议上,*说,“大家都认为以《义勇军进行曲》做国歌最好,意见比较一致,我看就这样定下来吧”。有些人要改动歌词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句时,*又说到,“还是保持原有歌词好”。不得不说,伟人就是伟人,能够站得高,看得远。老人家能在1949年的当初,就看到了五十年后的今天,乃至一百年以后的未来。
国歌第一句就说,“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相比较国际歌中第一句“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这里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气势要强有力地多。国际歌中这一句虽然也是这么的有号召力、这么的有战斗力。但它似乎只是带有一种希望、提醒,甚或要求的意思。而国歌则不然,“起来,”一句由下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有力衬托,它的第一句似乎就带有强制、必须的意思。“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你“起来”。当然,甘愿当奴隶的人们不必起来,继续睡着,继续做梦。
国歌的第二句说,“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古老的长城是用砖石砌成的,而现在,我们要用我们的血肉来筑起长城,来筑起一座新的长城。看看,这是多么地悲壮,这才是中华好儿女们的豪壮之气。用这样的血肉筑起欣长城是不可摧毁的。
国歌的第三句,我们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战还是和,面对着内忧外患,内外交困,如何度过这个最危险的时候,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要思考的。这个时候的“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是啊,时光给每个人的来日都不多了。如何不受欺压、不受现实和潜在的威胁,在这种险恶的时候,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要负起历史的重任,发出我们的怒吼,发出我们“最后的吼声”。是的,这就是历史的呼唤,这就是每个中华儿女必须做出的历史选择。
应该怎么办?国歌的最后一段告诉我们,我们一定要“起来!起来!起来!”。勇敢地站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迎着风浪去战斗,用我们的血肉去战斗。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我们甘愿“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的幸福,我们不能退却,我们要“前进!前进!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在当时的那个年代传唱的很快,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海外的华人,都被这摄人心魂的歌词和曲谱所打动,它唤醒了无数不甘屈辱的灵魂,点燃了人们追求自由的希望,弘扬了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慨。现在回观国歌中的歌词,何其相似乃尔。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国歌的现实价值和精神魅力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