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选必上第四单元逻辑练习题
1.有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下面哪一个选项不是上面这句歌词的逻辑推论( )
A.只有经历风雨,才能看见彩虹。
B.如果经历风雨,就能看见彩虹。
C.除非经历风雨,否则不能看见彩虹。
D.凡看见彩虹的都应该是经历过风雨的。
2.众所周知,西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可以解决很多中医无法解决的病症,而中医依靠对人体经络和气血的特殊理解也治愈了很多令西医束手无策的难题,据此,针对某些复杂疾病,很多人认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是有必要的。上述这些人在论断时作的假设是( )
A.针对这些疾病的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可以相互结合,扬长避短。
B.这些疾病单独用中医疗法或者单独用西医疗法并不能有效治疗。
C.针对这些疾病,医疗界已经掌握了中西医疗法结合的方法。
D.针对这些疾病,医学界已经尝试了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针对地球冰川的研究发现,当冰川之下的火山开始喷发后,会快速产生蒸汽流,爆炸式穿透冰层,释放灰烬进入高空,并且产生沸石、硫化物和黏土等物质。日前人们发现,在火星表面的一些圆形平顶山丘也探测到这些矿物质,并且广泛而大量地存在。因此,人们推测火星早期是覆盖着冰原的,那里曾有过较多的火山活动。要得到上述结论,需要补充的前提是( )
A.近日火星侦察影像频谱仪发现,火星南极存在火山。
B.火星地质活动不活跃,地表地貌大部分形成于远古较活跃的时期。
C.沸石、硫化物和黏土这三类物质是仅在冰川下的火山活动后才会产生的独特物质。
D.在火星平顶山丘的岩石中发现了某种远古细菌,说明这里很可能曾经有水源。
D.英雄是难过美人关的;我是难过美人关的;所以,我是英雄。
4.统计数据表明,大多数汽车事故出在中等速度的行驶中,极少的事故是出在大于150公里/小时的行驶速度上的,这就意味着高速行驶比较安全。以下最能反驳上述论证的一项是( )
A.高速行驶如果发生爆胎的话是很危险的。
B.由于多数人是中等速度开车,所以,多数事故出在中等速度的行驶中。
C.高速行驶的时候,特别是当有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速度过快就很难控制住。
D.与中等速度行驶中出现的汽车事故损害后果相比,高速行驶出现的汽车事故损害后果要严重得多。
5.下列各项中的诗句,没有运用间接论证方法的一项是( )
A.云想衣袋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清平调·其一》)
B.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苏轼《琴诗》)
C.史家多认为汉文帝励精图治,求贤若渴,李商隐独持相反的意见,并以此为例写出讽喻诗《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D.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6.下列语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读书贵有疑。宋人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引用论证)
B.苹果落地,是多么平常的事情,牛顿看见了,却要问出个所以然来,结果创立了“万有引力”说,支配了人类的思想。(举例论证)
C.对时间的态度,可以检验一个人的世界观。没有理想的人,不懂得人生意义,自然不爱惜时间。真正有理想的人,必定珍惜一分一秒,因为每一瞬间的奋斗都关系着目标的实现。(对比论证)
D.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好比修剪移栽。(举例论证)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充足理由律告诉我们,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 。 , 。 , , 。从理论上来看,关于本源的知识是非常让人感到振奋的,因为知其所以然才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它们。但是关于本源的知识同样可以广泛应用到实践领域,因为找到了事物的根源就可以控制事物的发展,控制事物所带来的影响,这是有许多例子可以证明的。例如,我们确定某种细菌是引发某种疾病的原因,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消灭细菌的方式来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
(节选自《简单的逻辑学》)
①我们想知道为什么事物会是这样
②但是我们知道它们的存在都有理由
③它们都有其自身的根源
④我们用相当一部分精力来探寻这些理由
⑤我们不尽知每个事物存在的理由
⑥作为理性的动物
A.⑤③①②⑥④ B.③⑤②⑥④①
C.④③⑤②⑥① D.③⑤②④⑥①
8.逻辑推断题,当代知名的建筑设计大师,绝大部分还没从建筑设计学校毕业就已经离开学校,开始自己的建筑设计生涯。因此,有人认为建筑设计的专业学习对学生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并没能提供有力的帮助。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最有力地反驳上述推论是
A.在建筑设计行业中职业发展比较好的从业者,基本都毕业于建筑设计学校。
B.调查显示,建筑设计学校毕业生的平均年收入要显著高于同类院校其他专业的毕业生。
C.知名建筑公司在招聘设计师时,很看重应聘人员的毕业院校。
D.建筑设计大师都承认,他们学习了建筑设计学校的基础课程。
9.请分析例句蕴含的逻辑关系,选出与例句逻辑关系一致的选项( )
例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惜时:奋斗)
A.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清醒:智慧)
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自信:豁达)
C.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自我:认真)
D.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谦虚:谨慎)
10.下列各句中,合乎逻辑、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活动。
B.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不愧为美国当代文学中的经典,因为现在部分高等学校和大多数中学已把它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之一。
C.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D.对于成年人来说,阅读是工作之余忙里偷闲的消遣,而对于学生们来说,阅读则是他们积累知识、培养能力,乃至是塑造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等值于“不经历风雨,不能看见彩虹”
B.通过否定前件得到否定的后件,是错误的推理,因此不能推出。
故选B。
2.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逻辑推理能力。
此题属于假设前提型,题*论点是:治疗有必要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为保证论证的成立,必须增加一个必要条件,逐一分析选项。
A.增加了一个前提条件:这种中西医的治疗方法是可以结合的,如果二者不能结合,那么这种方法是不能采用的。可见符合题干要求,正确。
B.只是重复论据的内容。不符合题干要求,错误。
C、D两项只能作为充分条件。不符合题干要求,错误。
故选A。
3.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逻辑推理的能力。
由原文看,其论据为:在火星表面的一些圆形平顶山丘也探测到地球冰川下的火山喷发产生的沸石、硫化物和黏土等物质。要想补充前提,必须在论点与论据之间搭桥,即证明火山活动与沸石、硫化物和黏土等物质之间有联系,所以需要补充的前提是“沸石、硫化物和黏土这三类物质是仅在冰川下的火山活动后才会产生的独特物质”。
故选C。
4.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与论据关系的能力。
题干中强调的是“高速行驶比较安全”,观点是从各“速度段”的事故多少得出的ACD三项都和事故多少无关,只有B项属于否定论据,以“多数人是中等速度开车”为论据,反驳“极少的事故是出在大于150公里/小时的行驶速度上,就说明高速行驶比较安全”的观点。
故选B。
5.D
【详解】本题考查逻辑推理的能力。
A项,“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两句运用了排除法。
B项,一、三句作者分别假设琴声发自“琴上”“指头上”,二、四句以琴“在匣中不鸣”“于指上无声”推出假设观点的不正确,运用了归谬法。
C项,李商隐不认可汉文帝励精图治。求贤若渴的观点,先以“宣室求贤访逐臣”假设这一观点成立,后以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论证了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运用了反证法。
D项,“不畏浮云遮望眼”是结论,“身在最高层”是原因,运用了因果论证法。
故选D。
6.D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论证方法的能力。论证是指阐述自己的观点后,对其加以证明,使自己的观点有了一个证明。解答此题要先掌握各种论证正方法,然后根据内容具体分析运用了那种论证方法。论证方法有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D项,“举例论证”错误,句子“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好比修剪移栽”中,把“人的天性”比喻成了“野生的花草”,把“求知”比喻成“修剪移栽”,所以运用的是“比喻论证”。 D错误。
故选D。
【点睛】比喻论证是用比喻作论证,拿比喻者之理去论证被比喻者(论题)之理。在比喻论证中,比喻者是一组形象事例,其中包含着一定的关系和道理,被比喻者则是一种抽象的道理。比喻者和被比喻者虽然是两类不同的事物,但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一般性原理,因此它们之间具有推理关系。比喻论证是以比喻者作论据去论证被比喻者(论题)的论证方式。运用比喻论证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用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地说明另一个事物。二是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可以把老师比喻成蜡烛、春蚕,说明他们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却不能将他们比喻成能使别人干净起来,可它们自己却像越来越脏的抹布、扫帚,这样运用比喻法,叫“引喻失义”。三是因为比喻的双方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所以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要完整、深刻地论述一个问题,不能仅靠几个比喻,应把它和例证法、分析法等结合起来使用。
7.B
【详解】本题是对语言表达连贯的考查,有主观和客观两种考查方式。做主观排序题的基本思路是:通读全题语句,明确题目要求;试着排小组的句子或相连最紧密的句子,再把小组句子连成大组句段;把连好的语段速读一遍,把不连贯的地方再略微调整。简述为通读——试排——连读——微调。试排时从同话题内容,时间、空间、逻辑推理,相同句式,代词,关联词语,起始句,总领句,总结句,标点的角度入手。而做客观排序题要结合以上思路,巧妙使用排除法。
六句中,只有第③句的主语是“它们”,其他都是“我们”,前文写“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主语是“事物”,所以依据“承前”原则,应将③放在首句,排除A、C两项。第⑥句是④①两句的状语,所以排除D项。
故选B。
8.D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逻辑推断能力。作答时要认真阅读题干内容,并分析各个选项。A项,毕业院校不等同于专业学习,与题干推论无关。B项,平均收入不能等同于职业发展,与题干推论无关,C项,没有强调专业学习的作用,削弱程度不如D项。D项,说明这些课程对他们的事业是有帮助的,直接反驳了题干结论。所以选D项。
9.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思想内容的能力。
例句中,正因为“少壮不努力”,才有了“老大徒伤悲”的结果,因此二者蕴含了因果关系。
A.“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体现的是“真”与“假”、“有”与“无”之间这种矛盾关系的统一与转化,并无“清醒”之意。另外,“假作真时真亦假”和“无为有处有还无”之间为并列关系,也并非题干中前后句之间的因果关系,与例句逻辑关系不一致,故排除。
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必有用”体现出了“自信”的心态,“千金散尽”则不在乎钱财,自然有“豁达”之意;另外,正因为“天生我材”,才有资格“千金散尽”,隐含着一种因果关系,与例句逻辑关系一致。
C.“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表达“自豪”之情,而非“自我”的意思,与例句逻辑关系不一致,故排除。
D.“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这里能借鉴别人是含“谦虚”的意思,但并无“谨慎”之意,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故排除。
故选B。
10.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改病句的能力。
A项,“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活动”概念混乱,“拼图”属于智力游戏,“卡拉OK”属于文娱活动,两者都不属于“体育活动”。
B项,因果关系倒置,《麦田里的守望者》被部分高等学校和大多数中学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之一不应该是它成为经典的原因,应该是因为它是经典,所以被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之一。
C项,“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自相矛盾,既然“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那么“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的应该是后者。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