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人爱戏,尤其爱秦腔,其痴迷程度让人感动的敬佩;甘肃人爱秦腔,好比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甘肃人对秦腔的热爱,好比黄河之水涛涛不绝。
走在甘肃,尤其是河东地区,到处都有秦腔的踪迹。初一十五的庙宇殿堂,高音喇叭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就放起了高亢嘹亮的人们耳熟能详的秦腔唱段,那激越的旋律在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中穿梭,仿佛告诉人们今乃神王心喜的日子,那秦腔就好比是天籁之音,烘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这种镜像在秦腔表演中有着具体的体现,秦腔《天官赐福》中就有“神喜的初一十五,进庙着校马焚香”,这种冥冥之中的巧合,让人感动的是秦腔这种艺术的包罗万象。
每逢赶集,来往商贩的吆喝声夹杂在喇叭里秦腔的余韵,吸引着四乡八邻的顾客络绎不绝。下地干活,收音机里播放的秦腔好比劳动号子配合着农人挥舞的锄头,是那么的和谐。当间歇时候,喝一口焱茶,听一段秦腔,偶尔跟着哼上两句,舒缓舒缓劲骨,是难得的惬意。
最胜的当属一年四季不断的各地庙会,最能体现甘肃人爱秦腔的迫切。在甘肃,人们对过庙会唱秦腔的慎重,仅次于对神灵先祖的祭祀。
无论是对演出团体的衣食住行的安排,还是对观看演出的观众的尽可能的照顾,都体现出来甘肃人朴实、热情的性格特点。常言道:没有君子不养艺人。甘肃人对演职人员的照顾,堪比对亲人。他们深知演员走南闯北,风餐露宿的不宜,随意在饮食起居上尽可能的提供便利的条件。经济条件好的庙场都建有供演职人员居住的客房,吃饭也是有统一的食堂,演员的职责就是演好戏,其他的就不太需要过多的操心。经济条件差一点的庙场,演职人员都安排在农户家里,坚决不让演员打地铺、睡后台。而农户家里会把最好的房间腾出来给演职人员住,在吃饭方面,也是尽量满足演职人员的口味需求,总之是让辛苦奔波的演职人员有家的感觉,不能让他们受到委屈。
甘肃人对演员,只要你有水平,他们也是不遗余力的用自己的方式加以鼓励。他们会私底下三五十的募捐,然后买些吃喝以及日常用品,在唢呐声中将这些东西送给演员,俗称“垫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