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兄弟》第六期中一向乐于助人仗义又乐观,是奔跑家族老大哥的李晨在录制即将结束时无法抑制的痛哭不已,让人非常意外。
节目录制中,房间突然黑灯,随着“啪”一声响亮的声音,李晨惊叫:“有人打我!”灯亮后他矛头直指沙溢。房间里的人也都一致认为是距离李晨最近的沙溢动的手,而且灯亮之后沙溢坐在地下还紧紧抓着李晨的胳膊,距离还有姿势也都非常让人生疑。但是沙溢大呼冤枉。所以,第六期的环节设计就是寻找真相,究竟是不是沙溢打了李晨。队员们相信谁就跟谁一队。双方通过各个环节的游戏来获得相应的线索,一张照片、一段文字、一段音频或者是一段视频。
最后还有一个听证辩证环节,由观众听取双方辩词之后相信谁就投谁一票,票数多的一方获胜。
根据每个环节获得的不同证据,队员们不停的变换着自己的队伍。
有一个环节中沙溢众叛亲离,孤家寡人一个,他几乎急出眼泪,百口莫辩,几乎急出眼泪,但是,没有人相信他。
图片来源于跑男截图
图片来源于跑男截图
随着证据的一点点增加,更多的队员又回到沙溢的队伍。到最后的辩论环节李晨队只剩了王嘉尔和韩东君,而这两个人完全是不看证据的盲目信任,我不管!我就是相信晨儿哥。
其实我到最后也开始相信李晨,因为沙溢证据越多,解释越多反倒像是越描越黑。李晨最后的几乎放弃反倒让我有点同情他。
就是在这样人力悬殊,证据链悬殊的情况下,靠着老好人的形象和出色的演技,李晨队以66:34成功胜出。
但其实,这是李晨的一个任务,他要自导自演一场栽赃嫁祸沙溢的戏。把假的说成真的把黑的说成白的。
看到这里才觉得《跑男》终于有了灵魂,不仅是带给大家嘻嘻哈哈一通大笑的单纯的娱乐节目。他有了内涵,让观众朋友们在大笑之余,有反思。
这期节目的意义是:现在大家对于信息的获取非常便捷,但大家接受信息的时间和方式非常的碎片化,很可能因为一张图片,一段文字,一张照片一个视频片段一段采访而相信一个所谓的事实。人的观点和思想是很容易被改变的,往往很多时候不是被事实所影响,而是被言语所影响。
李晨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受过这样的伤害。这期节目中他自己又扮演一个去伤害别人的反派,他演的非常辛苦。因为他心知肚明沙溢是冤枉的,在看到沙溢只剩孤身一人、百口莫辩急得满脸通红,那么无助难过时他已经扛不住了。所以终于在节目结束的时候再也忍不住流下热泪。
这让人不仅想起早期高圆圆演的电影《搜索》。电影讲述了都市白领叶蓝秋在医院意外查出淋巴癌晚期,在当天回家的公交车上情绪非常不好,不想给老大爷让座,在遭众人指责情绪激愤之下,拍着大腿说出:“要坐坐这儿!”。这个事件被好事者拍成视频传到网上,成为一个社会热点事件中的“眼镜姐”。姚晨扮演的《今日事件》新闻记者乘势大肆报道,站在舆论的制高点严厉谴责,节目不出她意料的火爆。网络上键盘侠们也谩骂声一片,甚至开始有人人肉搜索叶蓝秋。导致身患绝症本来就已经非常脆弱的叶蓝秋最后崩溃自*。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个事件中,人们也只是看到了事件的表象,一个光鲜亮丽的职场白领,徒有其表,完全不懂得尊重老人,善待他人,没有基本的公德心,甚至出言羞辱老人。但实际上她已身患绝症,身体和情绪都已处在崩溃的边缘,她才是那个最需要帮助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一个信息碎片化时代,很多人沉迷于碎片化信息所带来的新鲜感和满足感,而网络媒体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越来越变本加厉地对信息加以截取,甚至隐瞒事件真相、制造舆论爆点以吸引眼球和用户流量。也造就了无数网络键盘侠,盲目偏信铺天盖地的各种观点,跟风鼓吹,而不是就事论事,从更全面的角度看待问题。
比如《搜索》中的叶蓝秋,即便不是身患癌症也可能因为心情、情绪或者这一天身体不舒服,很累,不想给老人让座,不行吗?车上一车人为什么一定是叶蓝秋让座呢?那些指责她的人自己为什么不让座?老人的行为就一定是对的吗?她让座是她的修养、是尊重你、爱护你,可是她没让座老人就冷嘲热讽、指桑骂槐,还以弱者身份自居道德绑架他人,这种行为就是对的吗?
比如《跑男》第六期的李晨,因为老好人的形象因为最后摆出一副不再争辩的弱者样子,最后200名观众60%的人都选择了相信他。
所以,有时候你看到的“真相”不一定是事实,你以为的事实不一定是真相。如果看到一条信息稍加思考发现疑点重重就根本不值得看下去,更不应该跟风传播。
在这个信息过剩、甚至信息爆炸的年代,吃瓜要谨慎!希望大家都不要成为雪崩中的那一片雪,而是一个清清楚楚,有自己想法、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多多传播有价值的信息和正能量。
人生有困惑 书中有智慧 关注我 一起畅读人生好书 为自己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