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尚小又 图/网络
提起闽南语歌,非闽南人似乎只知道《爱拼才会赢》。可身为闽南人,从小在闽南语的世界中长大的我们,记忆中的闽南语歌,不只是这一首歌。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策和历史原因,闽南语歌除了阿公阿嬷口中的歌谣外,鲜少人知。那时候大部分的闽南人没有受过文化教育,不会讲普通话,更不识字。电视节目兴起时,他们也只是看得懂画面,对里面的对话及内容,不明所以。
因而,很长一段时间,相较于电视节目,闽南人更喜欢看歌仔戏和布袋木偶戏等这些闽南语节目。
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两岸交流的逐渐加深,大量闽南语原创歌曲和影视剧集涌入内地。平地一声雷,闽南语歌迅速成为厦漳泉一带闽南人中互相传唱的音乐。
闽南语歌,在台湾又被称为台语歌。打拼、浪子、舞女、船只、烧酒、车站、故乡、流浪、心爱的、心肝,是闽南语歌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奋斗、坚持、家乡、亲情、爱情、友情是闽南语歌中最经常表达的情感,这些词曲通俗朴素,浑厚有力,容易引起共鸣。
30多年过去了,闽南语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闽南人,同时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舞池中摇来摇去的泳装美女VCD和DVD盛行时,家家户户碟片中必有几张闽南语歌曲合辑。
在那个思想尚未那么开放的年代,女人们稍微穿得暴露些都会觉得不好意思,超短裤、无袖衣还没开始流行,谈及美女,大家总是避重就轻,躲躲闪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