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女性除了婚姻,还有多少种活法?
我曾经看过一个数据,
说中国有5000多万成年独居者,而且在不断地增加。
为什么会增加呢?
一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发展,
二是社会保障、福利制度的保障,
这一切,都让独身或者独居变成了一种可行的生活方式。
独身不必被贬低,但爱情同样也无比美好。
那我们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标准去努力,
去追求我们所认为成功的人生?
提供一个思路,仅供参考。
- 1、调整认知:不结婚,不代表没有爱和亲密。
奥黛丽·赫本一生有两个男人,
虽不是爱人,但却此生不能相离
一个如兄如父,一个亲如兄妹,彼此成就。
超越爱情的情感,胜过亲情。
在法国,非婚生子的女性越来越多。
包括大家非常熟悉和喜爱的著名影星伊莎贝尔-阿佳妮,
朱丽叶-比诺什都是未婚妈妈的典范。
去欧洲旅行,在那里看到很多35岁乃至40岁的女性不结婚。
依然风姿绰约,风情万种,
享受各个年龄段男性的追求和目光。
优质的单身并不代表不能去爱、没有建立亲密的能力。
这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一种无奈。
- 2、人生需要确立心理边界: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
天后王菲曾遭遇过“口碑塌方”。
突然爆出离婚的消息
有人评论:中年女人,还在乱搞,合适吗?
但王菲事后只是一则微博淡淡回应:
谁随缘,爱咋咋地。
她的工作、生活均丝毫未受影响。
随着时间流逝,事业扩展,人们也很快忘记这次“事故”。
正是因为她有牢固的心理边界保护。
让她不至于沦陷、停滞,卡在这次事件中再过多消耗。
有人说,“关我屁事,关你屁事”这句话能够解决人生95%的烦恼。
话糙理不糙,这就是心理边界的作用。
只关注和投入自己可控的部分。
不在不可控的部分上过度损耗。
- 3、强大的根基:先确认我是谁,我想成为谁。
杨丽萍一生未婚未育。
她觉得:
“婚姻家庭是一个别人定下来的规律。
有人选择当生命的旁观者,而有人选择做参与者。
两种方式都无可厚非,自己喜欢就好。”
对于生命状态的选择,她非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