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剧中负责留守建康的竟陵王才会对自己封地里的世家大族进行清查。
不查户口,根本就无法整合自身的人力和物力,粮草和兵员就得不到保证。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断然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这就引出一个关键问题:南北朝相争,争的到底是什么?
其实无非是四个字:民心所向。具体怎么理解这个四个字呢?
南朝想吞并北朝,北朝也想吞并南朝,各自都想完成天下的大一统事业。
但大一统的铺垫首先不是军事,而是发展农工商经济,并进行有效的财富聚集。
这就要求南朝北朝对各自的组织体系进行不断优化,保证组织血液的更新换代。
之后的军事改革反而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到最后就看一点,谁能整合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用于统一战争,天下就跟谁姓。
南北朝初期,因为刘裕的强大攻势,南朝一度占领中原,优势明显。
但刘裕并没有解决南朝严重的内卷问题,气势如虹的北伐很快烟消云散。
称帝之后不久刘裕就驾崩,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进行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之后刘义隆登基,就是刘宋文帝时期,也就是剧中彭城王活跃的时期。
从剧中可以看出来,彭城王其实很想解决南朝内卷问题,核心是垄断大权的门阀。
如果寒门子弟没有晋升之路,统治集团必然全是门阀子弟,很快就会一潭死水。
财力军力都无法整合,久而久之防御淮河都会很难,北伐更是痴心妄想。
北朝之所以后来居上,正是因为新兴的关陇贵族朝气蓬勃,人杰辈出。
由北周八大柱国家族为核心的关陇贵族初步解决了内卷问题,才能完成一致对外。
南朝刘宋时,因为有太多太多陆远家族这样的门阀,耗尽了太多的力量。
他们对北伐毫无兴趣,只想守住自己家族的利益。
他们有良田,有美婢,有特权,有文化垄断,为何要冒着生命去行军打仗?
但唯独忽略一点,历史浩浩荡荡,大局轰轰烈烈,再强大的家族不过沧海一粟。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可能是门阀子弟最后的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