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代传说中涂山氏族有位女子,仪容秀美,生性娴雅,是当地有名的美女名字叫女娇。黄帝轩辕氏第六代有位 玄孙叫大禹。
大禹三十岁还没娶妻,当时全国水患严重,放眼望去滔滔江水无边无际,汹涌澎湃,如猛兽般残害着百姓和生灵,尧帝时期就曾派他的父亲去治理水患,无奈他父亲没治成功。到了舜帝时代,舜只好让他接替父亲的工作继续去治水。
史书《吴越春秋》载:"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关于禹的婚娶还有《涂山歌》为证。
涂山歌是这么写的:“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成于家室,我都攸昌”意思是“孤孤单单走来的白狐狸,九个尾巴毛茸茸又粗又长。大禹和涂山女结为连理,我们这里将永远发达兴旺!”
这里说白色九尾狐的出现,其实白色与狐皆预示着有好事发生,这就说明当时禹经涂山氏时他看到九尾狐时便已知道自己好事要来了。
果不其然禹在涂山氏遇见美丽的女娇,女娇对大禹产生爱慕之情,便与大禹成婚,并试图让大禹留在涂山氏。大禹想到还有治水任务,面对如此娇美的妻子,在婚后的第四天,他还是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涂山,继续他的治水大业。
大禹走后音讯全无,女娇是日盼夜盼,也盼不到夫君的归来,不觉忆起了初次见到这个"身九尺二寸长"的魁梧男子的情景,一缕笑意袭上弯弯的嘴角,恰如那天边的一勾新月。触景生情之下唱出情真意切只有四个字的歌:"候人兮猗!"
"候人",也是禹入赘的明证:"候人","候"的不是归人,而是上门的毛脚爱人啊。:"候人兮猗"(兮音为a,猗同兮),
"候人兮"等候我所盼望的人,"猗"是古汉语的叹词,相当于现代语的"啊!"。一个"猗"字,包含着丰富复杂的感情:见到心爱人儿的渴望,望而不见的焦虑、彷徨及无可奈何的心情;这是最早的南方音乐。周公和召公时曾在那里采风,后人就把它叫作“周南”、“召南”。
女娇,也因此成为中国远古神话中的诗歌女神。后来的《诗经》、《楚辞》用"兮"这个字,都明显是受到了这首歌的影响。
相思成疾的女娇再也不想这样等下去了,有一次出门找禹,她来到禹的身边时,听禹说了大家干活一天比一天懒散,女娇便把大伙都遣散回家看望家人,以免他们的家人也遭受如同她一般的相思之苦和思念之情。
过了段时间,大伙又陆陆续续地回来了,没想到这次大伙干劲十足,后来禹便制定了每年分批次的让大家回家看望家人,农忙时青壮年们回去,闲时老弱的回去,这样既解决了大家想家之苦也能在农忙时减轻家人的负担,还能让治水进度快速进展。
禹治水共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期间有次经过家门时听到孩子的哭声,为了能加快工期治水成功,强忍着泪离开了,而那个哭声正是他的儿子启的哭声。
启从出生后就一直没见过父亲,女娇一个人把儿子教导成知事理、品德好的人,启长大后,遵从母亲的教导,最名扬天下,建立了第一个世袭制的夏王朝。
还是那句话,一个女人可以毁三代也可以荣三代,每个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都是强大而了不起了,如果没有女娇这位贤内助作出的牺牲。禹也不能把整个身心投入治水之中,如果没有女娇的用心教导,启也没有足够的德行与能力撑起夏王朝,这样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的女马娇,正是我们中国妇女传统美德之始。
后面禹继承舜的帝位后召集各地诸侯于涂山会面,最后也在涂山逝世,禹对女娇家乡的重视足以证明他对女娇的感情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