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54届奥斯卡(1982年)的颁奖礼上,英国电影《烈火战车》打败了《大西洋城》和《乱世情天》两位劲敌,问鼎最佳影片大奖。如果从美国传统价值观看来,《烈火战车》并非是好莱坞的主流选择。
电影上映于1981年的5月,其典型的英伦风情、英国自带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美国田径竞技的对抗性等等,或许都压低了其得奖的概率。
然而当年的奥斯卡评委除了本身对于对以上抗性元素的宽容之外,电影所展现出的普世精神更成为了其打败对手的最大筹码。
评委在包容以上非美国主流价值的元素的同时,电影呈现出的深刻思想性以及对于体竞技外在的超脱的灵性,二者共同构成了《烈火战车》最大的精神内涵。
主角的二重奏或许很多人因为经典配乐而进入这部电影,但我们要说《烈火战车》,不可避免要谈及信仰和爱的意义。
就电影呈现出的精神价值来看,信仰原则被进一步普世化和高尚化,这一特性投射到了角色身上时,更展现出角色对现有世界的超脱。
当然就《烈火战车》的布局来看,单一的精神指向显然无法快速引起观众的共鸣,角色之间的碰撞更彰显出故事的张力。
这部由休·赫德森导演的电影给了两位主角充分的自我表达空间,埃里克里德的温暖宽容和亚拉伯罕的冷酷执拗形成了鲜明的比对。
期间角色在田径竞技为构架的肢体语言上,二者不同形态的外在表现,进一步丰富了内心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田径竞技过程中,埃里克里德的性情呈现为整个运动过程的享受、愉悦和满足,外在极为放松的状态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