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自己的气,作别人的死。
1
最近收到一个来访者向我求助,说到她本来跟谈了三个月的男友聊得还不错,但自己总想作,以此获得男友的注意。
她作过的死包括但不限于:翻男友手机,看到通话记录有自己不认识的就一个个盘问;每天要问男友一次爱不爱她,回答得不好(以她的标准)就马上冷脸等等。
男友本来还以为只是女生的小脾气,笑笑也就过了,最多就是斥责了几句;但后来她越作越过分,作到男友实在忍不住了,一狠心就跟她说了分手。
女生觉得对方不爱自己了,就因爱成恨,但又知道不能怪对方,于是通过各种方式给对方发信息,想让对方注意自己:有时发自己很爱对方的信息,包括道歉认错;有时责怪对方骂对方是渣男,还说要揭发他的“罪行”。
故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知道结果,最后男方受不了,甩下一句”你是我觉得最受不了的女人,求你不要折磨我了。”然后就把她拉黑了。
女生看到这样的结果后,整个人都快崩溃了,在找到我之前,还哭了很久。
在我和她深入沟通之后,发现她的问题其实是出在自我认知上。
2
自我认知的意思,是每个人看待现实问题,再进而传达给大脑,由大脑告诉你们自己的理解;而自我认识不足,则会导致人的当下认知无法识别自我情绪指向。
像上面的故事那样,其实女生本意是想获得对方注意力,进而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实际上是源于自己害怕被忽视的心理,这时候她的行为就是典型的自我认知不足。
她心里越害怕,就会作得越厉害,在她做那些事情的时候,她自己是意识不到对方的感受的。
我问过很多和她一样爱作死的人,你们到底为什么这么做?
他们大多数都是这样回答我:我知道自己这么做是错的,但是我控制不了自己,情绪一上来就完全没有任何理性,只想发泄,让自己的难过得到解脱。
事实上,当人们因为自己内心的某些部分而感到痛苦时,会倾向于把这种痛苦投射到外界,将自己的心理疾苦转嫁到别人身上去,也就形成了客体关系里所说的投射性认同。
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说就是,当一个女孩在作自己的伴侣时,她可能真正在挑剔和不满的是自己的某个部分。
这个部分有可能是对自己的消极评价,可能是某些情绪表达的无能,也可能是人际关系中的焦虑。
而且这个部分往往并不是在和自己的伴侣在一起之后才形成的,而是在长久以来的成长经历中逐渐积累起来的。
因为长期受到这个部分的困扰,一部分女孩心理所形成的防御机制就是将这个困扰投射到身边的人身上。
比如说一个女生,质疑、自卑于自己的自我价值和吸引能力,认为自己不值得被喜欢,但要直接承认这些想法,是会令她感到非常痛苦的。
在趋利避害的人类本能驱使之下,她会更愿意选择一个能让自己好受的方式,那就是将对自己的质疑和批判,投射到男友身上去,去反复地验证对方的忠诚。
于是在意识层面的认知上,她就可以通过男友的保证,来确认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好的;然而潜意识层面里,她却明白自己依然存在缺点,因此会需要不断重复这个验证过程。
3
虽然不一定所有爱作死的女生都可以用这个角度来解释,但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所谓的“作”,就会知道去讨论女生应不应该这样,男人应不应该哄,甚至上升到性别平等的高度去讨论,都是有些错过重点的。
真正的讨论方向,并不在于“作”的这个行为,而是在于“作的行为是源于什么样的心理”。对于持续作的人,或者认同“女生就应该作”这样观点的人,我会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一、作,以及为作寻找理由,可以让两个人关系变得更亲近,让感情变得更好吗?
答案是显然不能。
这说明“作”并不是一个理性行为。那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支持这么做?
我所看到的事实是,“作”是短期内获得对方顺从的一种策略,但同时也是长期相处中最消磨感情的方式。
二、容易作的人,自己的自信,自我认知,情感表达能力和成熟度是否到位?如果足够成熟自信了,我们是否还会作?
以我的经历而言,“作”这种行为更多是年轻女性遇到情感问题时,下意识采取的应付手段;而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相应的“作”的行为也普遍减少。
三、作的人,家庭关系如何?成长经历中是否有消极影响的部分?是否有未解决的情节和问题?
就我的咨询经验来说,“爱作”且“无法控制自己作”的人,普遍家庭关系都存在着不小的问题,自己心理上也有不足。
在这样的情况下,光去讨论女生该不该作,男人有应不应该哄,其实就是忽略了真正存在的问题。
4
我之所以提出以上几个问题,都是希望让作的人更多地把视线放回自己身上,希望能够鼓励他们坦诚理智地面对自己,而不是无止境地通过作来逃避。
看到自己会有一时痛苦,但是会为我们带来成长;作会让人一时舒服,但是会让我们最终输掉关系。
在指责自己和指责别人之间,人们总是倾向于指责别人。
当一个人作的时候,其实是在逃避自身的问题,而以“别人都这样”或者“都是你逼我的”来合理化自己的作,就是一种更方便,更进一步的逃避。
所以当我们在讨论女生的“作”这个问题时,站在一个咨询师的角度,我会建议大家更多地看到作的心理机制,把问题从“作不作”转向“为什么作”和“怎么做比作更好”上面去。
当我们看到了“作”背后的情绪,能够去探讨它,接纳它,理解它时,才能在长远上让自己慢慢学会接纳自己的深层感受,而不需要再通过“作”别人来逃避和转移痛苦。
当然,条件允许的话,我更鼓励有这个问题的人去做心理咨询,因为咨询师是最善于帮助人们化解投射和自我批判的,只要有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很多人的这类问题都可以很成功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