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声生不息》第三期里,周笔畅选择了香港组合Swing的《1984》。
这首歌的诞生经历颇为有趣。
创作之初,郭伟亮给歌曲起名为“1983”,因为那一年的香港娱乐圈巨星云集。谭咏麟、张国荣、Beyond相继走红,《鹿鼎记》《新扎师兄》等电视剧成为经典。
然而,填词人林宝拿到曲子后,觉得“1983”发音很难融入旋律,也不好押韵,便将“1983”改为“1984”。同时,1984年还是中英两国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的年份,香港在这一年迈开了回归祖国的第一步。
因此,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在独属于香港音乐的综艺节目中唱响《1984》,自然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意义。
《1984》的动人之处,不仅仅在于美丽的巧合,其歌词中的情怀、遗憾和温暖同样打动人心。
“以最温暖的声音,与不变的天真,送上热吻。”某种程度上,这句歌词也与周笔畅的职业追求如出一辙。
出道17年,经历过一夜成名,承受过流言蜚语,也实现了自我蜕变,到后来,她选择回到音乐初心进行创作,心境变了,但温暖的声音、内心的天真,没有变。
·周笔畅为节目练舞的生活照。
不止周笔畅,参加《声生不息》的歌手,都有着一种使命感。
74岁再次出山的林子祥,一头银发依然劲歌热舞的叶蒨文,苦练粤语的李健,还有“90后”曾比特、毛不易,“00后”单依纯,不同世代的歌手用不同个性的声音唱着粤语歌,音乐里有致敬、有怀念,更有传承。
“永没有终点,
那永远极远”
在《声生不息》里,周笔畅另一个“出圈”表演,来自她与杨千嬅、单依纯合作的《高山低谷》。
三位不同代的女歌手,唱着各自职业生涯的故事,构建起一幅时空交错的人生画卷。“70后”的杨千嬅唱的是过尽千帆,“80后”周笔畅唱的是峰回路转,“00后”单依纯唱的则是青春启航。
·在《声生不息》里,周笔畅与杨千嬅(中)、单依纯(右)合作《高山低谷》。
节目录制间里有一面“语录墙”,每位歌手都把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写在便签纸上,然后贴在墙上。演唱《高山低谷》前,周笔畅写下:“有低谷,才知道高山视野珍贵、不易,不能停止的努力。”
高山,她肯定是见过的,甚至可以说从她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就是一个高峰。
到今天为止,当有记者问她觉得自己在哪个时期最火,她的答案依然是“比赛的时候”。那个在评委口中“拯救华语乐坛”的周笔畅,那个唱着《解脱》横空出世的周笔畅,仍是许多人记忆里抹不去的模样。
低谷,她也艰难地经历过。
出道后发行专辑,当年猛夸她的评委转而说“完蛋了”;两次解约,她除了付出违约金的代价,还被不明真相的媒体贴上“难搞”标签;她有过焦虑,有过不解。
为什么不能单纯地唱歌呢?为什么不能和平地“分手”呢?2005年的周笔畅,是被300多万票送进娱乐圈的当红偶像;2008年的她,是在名利场中找不到光亮的困惑者。
“现在回看,你觉得最初的10年,内心最大的成长是什么?”记者问道。
“从刚开始不那么适应这个环境,觉得尴尬、别扭,到后来慢慢地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吧。”
“你想要什么?”
“我要快乐。”她爽朗地唱出了一句歌词,哈哈大笑起来。
但这不是玩笑话,起码在周笔畅这儿,她认真思考过。“我当然被外界的声音影响过、摇摆过,其实想明白了,这就是两条路的差别不是么?你是愿意按照别人想要的路去走,还是要按照你自己喜欢的路去走,就看你觉得哪条路走得更开心。”
2012年,周笔畅成立个人工作室,起名为“Begins Studio”,意为开始,或者说是重新开始。
“我的性格不是爱出风头的人,但不代表我是一个没有个性的人,我做Begins Studio的初衷,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管有什么阻力都要坚定地走下去,让自己时刻有开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