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重视,不被理解,没有家人的关爱。原生家庭带来的痛让长大后的苏明玉很难相信爱,性格也变得冷漠、不近人情。
《都挺好》编剧王三毛说,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靠自己找回来。找不回来就是一场灾难,找回来就“都挺好”。
从性格、生活态度再到一生,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原生家庭同时也影响着孩子后半生的选择。比如如何爱一个人,如何经营婚姻,如何对待孩子。父母相处的模式,是孩子最开始接触和了解爱情与婚姻的入口。
网友@张公子:我从小听的最多的是钱不够,吵架次数也是在童年听的最多的。导致我现在不愿意结婚,我觉得我的脾气很暴躁。
网友@飘萍无根:我的父亲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从小我挨打的次数不计其数。他脾气暴躁,发起酒疯来,全家都会跟着遭殃。后来等到我组成自己的家庭时,却发现性格越来越像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生家庭,也都会组成自己的新生家庭,父母到底该如何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又该怎样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2.原生家庭该怎样定义?
原生家庭是指一个人出生后,父母将自己养大的家庭。有些人从小是跟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起长大,又该怎样定义原生家庭呢?戳视频,了解一下。
△央视频号:家长别焦虑
3.父母应该怎样处理与孩子的关系?
>>>>
鼓励YES!厌烦NO!
父母往往对孩子期望值都很高,认为分数、排名是最重要的,从而忽略了孩子在其他方面所取得的进步。
网友@AA-潇潇:小时候我妈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怎么这么笨,你对得起我吗?”我一直在人群中自卑,小心翼翼,不合群。哪怕遇到了很爱我的老公,还是会患得患失不自信,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幸福。我的童年可能需要一辈子去治愈。
其实,孩子取得的每个小进步都值得家长去鼓励,这样才会激励他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
独立YES!控制NO!
小时候,孩子对事物的认知性不强,需要父母的提醒与帮助。渐渐长大后,孩子已经可以开始独立解决一些事情,但父母习惯了孩子对自己的依赖,忽略了他们的成长,依然对每件事都要指手画脚,这会让孩子厌烦。
网友@我鱼良鱼影只想过平静的生活: 我从小到大都特别乖,导致现在稍微有点反驳意见他们都觉得我很奇怪,怎么突然不懂事了。永远变着法子软硬兼施在语言和行动上控制我,有时候内心真的超崩溃还得装正常。
学会放手吧,孩子总会长大,总要自己去面对未知,请不要剥夺他认知世界的权利。
>>>>
尊重YES!命令NO!
“你应该……”“你不能……”不要开口就是下命令,在孩子心里,你更像是一个指挥者。其实,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被当成大人,要让他感觉受到了尊重。
4.怎样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
陪伴,是解决问题的良药
培养一个孩子最大的成本,不是金钱,而是时间。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其实真正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呵护与陪伴。花点时间,记录孩子的成长吧,不要让自己留有遗憾。
网友@刘巧莹: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孩子也以他们独特的爱的方式陪伴我们成长。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我们都在不断学习,不断调整。没有什么公式可以套用,只能说父母多用心,多表达爱,孩子只要阳光健康的成长,其他都是小事。
>>>>
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恩爱的夫妻,常常会让孩子充满爱和安全感,对未来、对亲密关系都有着美好的憧憬。相反,如果父母长期在孩子面前争吵,有肢体冲突,在孩子面前互相贬低对方,孩子就失去了归属感和安全感。
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夫妻关系榜样吧,让他拥有爱与被爱的能力。
5
或许你的原生家庭也带给你许多烦恼,但是,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却不完全由原生家庭说了算。
你无法选择家庭,却可以选择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你要去读更多的书,走更远的路,看更美的风景,努力形成自己的格局;
你要试着敞开心扉,试着学会爱与被爱,试着与爱人真心拥抱和互相取暖;
你要学着与自己和解,与家人和解,与这个世界和解。
愿每个你,都可以去拥抱温暖、崭新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