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弗兰克林·斯凡那拍摄了《巴顿将军》,理查德·弗莱彻拍摄了《虎!虎!虎!》。
而中国80年代之前的抗日战争题材电影拍了较多的如《地道战》这样,大历史背景下虚构的故事,虽然仍有教育意义,也有相当的娱乐性和手法创新,但是对于这样一个沉重深刻每个人都无从回避的历史章落,在大银幕上缺少了它应有的厚度。中国电影,亟需一部有质感的二战题材巨片。
电影《地道战》
迟到不等于缺席。
刚从混沌中走出来的中国电影人开始思考着如何拍摄属于自己的史诗战争片,以中华民族史诗般的真实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
广西电影制片厂的陈敦德就是这些电影人中的一个。
陈敦德
陈敦德被同时期国外电影的表现力所震撼,对比国内电影的现状,他用了四个字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如坐针毡”。
于是,电影《血战台儿庄》就这样被提上了日程。
后来,无论是从电影的拍摄规模、所呈现的那段历史,还是拍摄过程和最终效果来看,《血战台儿庄》都堪称中国电影史上的一段史诗。
一寸山河一寸血关于电影取材的那段历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如同“中途岛战役”之于太平洋战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于东欧战场,“诺曼底登陆”之于西欧战场,“台儿庄大捷”对于远东战场,对于往后中国的国运和中华民族都有重大意义。
彼时中华大地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失地千里,损兵百万,南京沦陷,亿兆黎民被蹂躏在日军的铁蹄下。
而日军又集结了最精锐的板垣第5师团和矶谷第10师团,意图攻取徐州,实现快速灭亡中国的计划。滕县、临沂、台儿庄一线则是进攻徐州的门户。
于是,这里就上演了29万武器简陋的中国军人对阵5万拥有精良装备的日军历时一个月的惨烈战役。
最后中国以5万人换2万人的代价,赢得了胜利,这是正面战场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场大胜。为中华民族,也给世界埋下了一颗信心的火种。
时任美国驻华武官的史迪威上校本对中国抗战不抱希望,但经此一役,他改变了看法。
“中国可能会赢得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