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赏析700字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6-09 12:00:19

—— 神牛

一首曲子的好在他的“经历”,自然曲子不能像人一样经历;那就是作曲的人的经历及体会,或没有经历但能体会;

其次,就是听的人的体会,产生共鸣才会映射曲子的美!

那么,这首《二泉映月》是悲伤的音乐;这是大部分的看法。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不是单纯的悲乐,因为“苦”是人生常态;音乐中体现出来的“苦”、“挣扎”、“反抗”、“寻觅”、“豁达”、“和解”等这些确实是人生的常态;

曲子好久好在,盲炳通过自己的经历,以及父辈的经历,对社会的看透、挣扎、不理解,到最后的和解、超脱,所有这些在曲子里都有体现,最终成为“神曲”!

曲子的格调比较复杂、细腻,贯穿整个人的一生,至少是半个多人生阅历。这就决定了这首曲子不是年轻人的菜,最少是30多往后成年人才能体会到的;

那么,这个盲炳究竟经历了什么,才能做出如此神曲。

光是经历就能做出神曲嘛?那么我们有些人的经历可能比他还惨,为什么没做出神曲呢?

这就是做出神曲的两个必要条件:

1、 惨淡经历,且深刻体会。

2、 有音乐天赋,或音乐修炼。

这就有必要了解下盲炳的身世了。

盲炳,原名华彦钧,1893年出生,和*同年出生;但身世缺很惨;

盲炳父亲华清和,是无锡洞虚宫雷尊殿的主道士,也可以理解为首席道士吧。父亲华清和是音乐奇才。注意,这个很重要。无论什么乐器在他手里都能弹奏出天籁之音。虎父无犬子,可以想象在这样的近似大师级的教导下,盲炳不成天才可能性都很小的,是吧。附近的百姓有风水、算命、红白喜事都会去找华清和做法事,也就是道观的香火主要来源可能就出自这个天才华清和之手。这是个细节,很重要。是盲炳之所以能成就《二泉映月》神曲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盲炳母亲是盲炳痛苦的一个根源之一。且听慢慢道来。母亲姓名无可考究,古代女子嘛;母亲是富家女,嫁给了门当户对可能还富有的当地富人。但不幸的起源开始了。嫁过去之后不久丈夫就去世了。年纪轻轻就守寡,而且更是被婆家人认为是丧门星,古代人的一种普遍的迷信看法。

盲炳的父亲和母亲的苦命因缘事就此开始。

当时盲炳的母亲因为是守寡,就便主持一些丧礼、法事之类的活动。两人一来二往就因此结缘。寡妇和道士(正一派道士可以结婚)结合自然免不了当时世俗的眼光和唾骂,不受祝福的。且受封建礼教的不耻。盲炳的母亲一心追逐爱情,不管不顾和道士华清和约会,盲炳就在这个时候降生了。

盲炳降生的时机就是一个悲剧的正式开始。

封建礼教、世俗观念、出身问题等等,造成了盲炳的父母及盲炳自己的悲剧根源。这是悲剧的核心。

盲炳的母亲*后,一直深居简出,逼世俗眼光。

盲炳三岁时,母亲被逼迫跳井自*。而盲炳则被丢弃到乡下农户家中寄养。

而盲炳的父亲华清和由于身份特殊,为了谋生也不敢正面面对世俗。还一直是一个被人敬仰的天才无锡洞虚宫雷尊殿的主道士。

直到8岁时,才被华清和接到道观,以收他为徒弟的名义把他收在身边,为了避人耳目,让孩子可以顺利长大,华清和并没有告诉盲炳自己就是他的生父。直到华清和去世。

盲炳的学艺历程。

华清和只是以师徒名义将盲炳养育成人。在华清和的安排下,盲炳得以进去私塾学园。跟着教书先生识字学文。

同时也传授盲炳演奏技艺。

盲炳天赋极高,但也有一个天赋的师傅—父亲。

盲炳也很刻苦,对自己要求极高。在训练吹奏笛子时,一定要挂几个铁环用以锻炼支撑力量。击鼓的时候通过拍打石头掌握轻重节奏。弹奏二胡的时候,要在琴弦上留下一道道血痕才肯罢休。盲炳但是还以出色的乐器演奏技巧,被附近人们唤做“小天师”。

直到华清和因重病即将离世,在弥留之际才将盲炳的身世和盘托出。

直到这里需要啰嗦一句。这里是盲炳真个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果在这个时候,有所谓的现代心理医生,比较能劝解人的亲属在身边,或者如果盲炳能学习些现在人的哲学观,再或者像现代社会世俗观念少一些,或许都可以改变当时的现状。

但是,一切只是如果的假设。很可惜盲炳没有那个改变观念的环境。他自己又不会很好的开导自己。又没有亲属帮助。加上世俗观念严重,盲炳在世俗人眼中就是异类。这也是造就盲炳悲惨身世的重要因素之一。

父亲去世后,盲炳意识到自己的出身并没有给父母造成幸运,反而成为他们的累赘。之后很多年他性情大变。并不行之前一样积极,而是整日郁郁寡欢。并结识了一批地痞流氓,染上了赌博、抽大烟、嫖娼等恶习。由于终日流连于烟花场所。盲炳染上了梅毒,后来几近失明。身体状况也变得也来越差。期初还有一只眼睛能看的清,但由于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治疗。最终,双眼失明。

纵使道观香火钱很不错,但也架不住他这样挥霍。很快信徒来的少了,香火钱也少了。盲炳也被排挤出了道观。

由于无处可去,只要流落街头乞讨。

幸好盲炳还有手艺在身。这一点使得他与其他乞讨者与众不同。他不愿意主动乞讨,而是吸引人主动给赏钱。人家不给也不强求。

每天都拉不一样的曲子。这些曲子都是他即兴创作的。这个时候天才的技能展现出来了。虽然在这个时候显得有些滑稽。但也是民间艺术创作者。

有一次,他听说一个地主强占了一个只有13岁的丫鬟。他就即兴写了一曲义愤填膺的曲子。没想到这首曲子红遍大街小巷。丫鬟也在一个好心人的帮助下得以讨回公道。

流浪了很多年后,创作神曲的时候到来了。

在一个中秋之夜,盲炳孤身一人偶然来到小时候的二泉河边。这个泉水就是茶神陆羽曾经去过的天下第二泉——惠山泉水。

在那个家家灯火璀璨而又温馨的夜晚,盲炳独自坐在小石桥头,看着那水里那一轮洁白的月亮,过往也没有路人,盲炳拉着二胡给虫儿听,给月亮听,给自己听,那凄凉哀怨的二胡曲仿佛诉说着自己悲剧的一生。

二泉这里是他和自己的父亲华清和一起赏月作曲的地方。想起父亲总是犹豫地望着这泉水怔怔出神。慢慢地懂得了父亲当年受着流言蜚语如同尖刀利刃扎在心里拔不出来,封建思想的桎梏,又岂是一对痴情怨女所能摆脱的。虽然眼睛看不见,但能真切的感受到这一切。经历过这些的折磨后,想着这一切的不公,万千感慨如鲠在喉。无数思绪涌上心头。此时此刻,作为一个男人,也终于理解了父亲。

独自感受着这个对他如此无情的世界,安心地用音乐来抚慰千疮百孔的心。盲炳深情弹奏着二胡,那凄凉哀怨的二胡曲仿佛诉说着自己悲剧的一生。

这首二胡曲就是后来的《二泉映月》。那年他35岁。

手上的二胡成了他自己求生的意志,于是在无锡的街头出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卖艺人,他穿着一身灰布长衫,带着一双墨镜,双眼失明,手上拉着一支二胡,那凄凉的音乐让人忍不住流泪,他就是瞎子阿炳。

阿炳常常出现在无锡的大街小巷之中,靠着手上的二胡填饱自己的肚子。那个风姿卓越的“小天师”成了一个又矮又挫的流浪汉,在黑黑的墨镜里是深深的眼窝,看不到一点眼球。有时候小孩子好奇凑过来看,阿炳会露出那大黄牙微微一笑,小孩子会吓的立刻逃跑。阿炳那形如枯骨的脸庞慢慢的再也看不到一点笑容,整日里也没说过话,回答过往路人的只有那凄凉的二胡。

阿炳与一个苦命的寡妇董催第同居,他们共同度过了生命中的20年。

那时候当地人经常看到他俩经常形影相随。阿炳带着墨镜,背着琵琶,拉着二胡。董催第身穿打着补丁的半截长衫。与他相依而行。

阿炳不仅演奏乐器,而且还演唱自己创作的乐曲。

阿炳有三绝:拉二胡,弹琵琶,说新闻。

他每天上午到街头或香烟铺子,听人讲当日新闻。下午就能伴着节拍,和着音韵唱出来。阿炳从来不主动向人要钱,也不主动道谢。不给也从不埋怨。就这样,阿炳靠卖艺为生度过了人生中的后边这些年。

1949年4月23日,江苏无锡解放了。

阿炳从来没有想到过,在他生命接近尽头时,命运之神会垂青他这样一个又穷又瞎又病的民间艺人。一根细细的录音钢丝竟然改变了阿炳的命运。也使人们发现了他音乐的艺术价值。

1950年9月,一个日暮的黄昏,阿炳虚弱地拉着他借来的二胡,中央学院的杨萌浏教授为了抢救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正在记录阿炳朴素的音乐。

一曲终了,已是听着流泪闻着伤心,眼盲的阿炳听到杨荫浏教授哭泣的声音,默默地不语,他知道有人懂自己的曲音。过了许久,杨荫浏教授才回过神问道“先生,请问这首曲子名字叫什么?”

阿炳笑了一笑,对杨荫浏说:“这首曲子没有名字,是我瞎拉的。”杨荫浏教授于是诚恳的说道:“那请先生为这首曲子起个名吧,我想把它做成谱子让更多人知道。”阿炳想了想:“这首曲子我是拉给泉水与月亮听的,那就叫它《二泉映月》吧。”

杨荫浏道过谢后将阿炳的演奏录音和制谱,然后做成唱片分享给大家,最后这首《二泉映月》成了广为传唱的名曲。继而传遍全世界。

阿炳的演奏技艺是他二胡艺术成就中的重要部分,他的二胡演奏细腻深刻、潇洒磅礴、苍劲有力、刚柔相济、感人至深,他民间音乐修养广博,演奏技巧精湛高超,在当时无人能出其右。在演奏该曲时,他运用二胡的五个把位,并配合多种弓法的力度变化,在变奏中起伏跌宕,情景交融,将意境展现得无比深刻,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世界级的东方三大指挥家之一的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第二次访问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17岁的小女孩姜建华用二胡演奏《二泉映月》,小泽征尔听着听着,情不自禁,掩面而泣。

突然,他从坐椅上顺势跪了下去,在场的人无不大吃一惊。坐在他身旁的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也惊呆了,以为他的身体出了什么意外,赶紧拉着他的手想把他扶在座位上。

可小泽征尔不肯,他以东方人特有的虔诚说:“这种音乐应当跪下去听。坐着或站着听,都是极不恭敬的。”他一向跪着,双膝并立,直到曲终。

小泽征尔的这段往事,在乐坛上传为美谈。也正是这段故事,把《二泉映月》推向了世界。

《二泉映月》是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首享誉海内外的优秀作品,是中国民间器乐创作曲目中的瑰宝之一。

人们对《二泉映月》的内涵把握也有着不一样的见解。倾听《二泉映月》是畅快的,融入其中后,便真的感知了它的愈久弥珍,回味悠长。在这忧伤而又意境深邃的乐曲中,不仅仅流露出伤感怆然的情绪和昂扬愤慨之情,并且寄托了阿炳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全曲将主题进行时而沉静,时而躁动的变奏,使得整首曲子时而深沉,时而激扬,同时随着音乐本身娓娓道来的陈述、引申和展开,使阿炳所要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发,深刻地展开了阿炳一生的辛酸苦痛,不平与怨愤,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一种豁达以及对生命的深刻体验。

后续,就在杨荫浏教授记录阿炳的神曲之后不久,1950年冬天,阿炳病逝在无锡的街头,再也没有人拉着那首悲凉的曲调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阿炳一生没有逃脱自己的鸦片的魔爪,在后来的这几年,尽管穷的揭不开锅,还仍然控制不住自己的烟瘾。乞讨的收入只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因此每次烟瘾发作时,就会对妻子拳脚相加。

1950年冬天,阿炳仅有的一把三弦儿被老鼠咬烂了蛇皮。当时卖艺的人有种说法,如果乐器被牲畜破坏了,就是老天爷不让乐人继续演奏了。于是,他便以让董催第出去借粮为由,在家中悬梁自尽,自此《二泉映月》成为绝唱。阿炳也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也最终走向了命运的尽头。

故事关键细节基本都交代了。收集整理一个比较全面细节的不容易。我看网上还没有这么细致的。大家给点点关注,点点赞!谢了!

故事说完了,大家现在还觉得《二泉映月》是悲乐嘛?

实际任何一个有阅历的人都会或多或少经历一些这样的,而阿炳经历的可能更凄惨一些而已。与其说是悲乐,还不如说《二泉映月》是每个人一生的迷茫、痛苦、挣扎、抗争、寻觅、豁达、和解等这些常态。

好的曲子正如好的电视剧、好茶叶、好酒、好食物,让人回味悠长,看了还想看,吃了还想吃,听了还想听。

《二泉映月》正如一些国内外名曲一样,日久弥新。像《潇湘夜雨》、《梁祝》、《天籁之音》、莎拉布莱曼的《斯卡布罗集市》、《人鬼情未了》 、《昨日重现》(Yesterday Once More),像国外著名交响乐《命运交响曲》,能让人听了回味,反复揣摩。而且还能让人听了安静沉下心去,只要是能听进去都可以做到。

这和激情音乐不同。人在世就是修炼自己的心态。任何事情都是变化的,变化的总要回归常态。好吃、好喝、豪车、美女、好房,到临走的那天都留不住,唯一能留住的是自己的经历、认知提升、及心态。自己的经历能帮助别人就是好事,自己的认知能帮助更多的人,能让别人记住你的德行就是好的,唯一剩下的就是自己的心态,无愧吾心。

那么,这首《二泉映月》是否能引起你的共鸣呢。烦请留言告诉我。

对不太了解的朋友,附上《二泉映月》的常用播放地址,可以点进去欣赏下。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