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是因为尺度吗?
好像也不是。
我们明明见到在内地院线中,也有踏出那一步的作品。
《白日之下》。
巧合的是,《白日之下》说的也是一场性侵案,甚至于它没有《彷徨之刃》最后的那道“护符”:《少年法》实施。
它上映之时。
案件的原型张建华直接逃脱了指控,仍旧逍遥法外。
可影片是怎么做的呢?
一方面重现了现实中让人愤怒的结果,一方面直接剑指法律:
我们建立了那么多制度
但你告诉我现在这所谓的制度
最后连一个小女孩都保护不了?
而《彷徨之刃》呢?
在原著中,是警方这个“内鬼”,让施害者何时出现的消息,精准发到了复仇父亲的手机里。
但电影里。
创作者生怕引起哪怕一点点的质疑,于是只让他说着一些绝对正确的话,而失去了原本的声音、原本那些动摇的龃龉。
和故事的真实几乎彻底断联了。
所以说。
所谓的“不能拍”其实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借口。
创作者并非有心想去表达什么。
而更多地,恐怕是觉得这样的现实问题会让观众感兴趣,制造话题,提高票房。
于是什么都提一点。
但最后,又仿佛什么都没提。
什么?
你说这是诛心之论?
或许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理解这样的“投机取巧”。
一个共性是。
这些“关注现实”的影片,往往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奇观化。
既然该谈的不去谈,那么,就奇观展现来掩盖现实的核心问题吧。
还是拿《彷徨之刃》来说。
为了显示出受害者的“惨”,影片里不停地播放和呈现着女孩被性侵的场面。
当李长峰来到不良少年家中的作案现场,被王天笑袭击的同时触到了女儿被侵害的录像键。
镜头剪接让父亲被攻击的动作神情与女儿的挣扎、哭叫重合。
我们知道这是要表达故事中的双重不公同时作用于这对父女,但这些设计性的被害者嘶嚎,给人的观感依旧是过度的。
尤其是,只会用这一种手法强调苦难。
当警察来到现场,又是一次意外按下播放,女孩的哭叫再度响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