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琅琊榜》原著小说里面,霓凰和林殊终究只是兄妹之谊,除此之外再无半点越界。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吸引眼球也好,防止被批耽美也罢,电视剧里加上了殊凰虐恋,简直是再明智不过。
《琅琊榜》整部小说里最喜欢的名字,莫过于霓凰。云南穆府,一方诸侯,镇边名将,银袍长枪,衣袂飘飘,姿容翩翩。
霓者,暗虹也。凰者,雌皇也。霓凰,情深意重之女子,王侯气度之郡主。每听见“霓凰”二字,眼前就能浮现一位穿着白底银边汉服的南朝女将。
殊凰恋之所以虐心,盖因梅长苏苦苦抑制着喷薄而出的感情,又因霓凰命途多舛被林殊一生辜负。
她以为林殊已死,直到发现梅长苏就是林殊,霓凰累积十二年压于心底的旧情一同复发,却又一次眼睁睁地看着林殊离她而去,而且这一次再也不会回来。
十二年后,梅长苏重回金陵帝都,情不能已,掀开马车的帘子向外眺望:高墙萧萧城郭犹在,物是人非昔愿成空。
感慨时过境迁,正欲放下车帘,忽闻豫津喊到“霓凰姐姐”,万般杂绪涌上心头。
他忍住病痛,又一次掀开帘子,望着那个骑马握缰、英姿飒爽的女子。可是他不能暴露自己林殊的身份,纵有千言万语也无处相诉。
霓凰,终于又见到你。作为梅长苏,看到你柳目飞扬的模样,已经很满足了。
十二年了啊!经的赤焰少帅已经面目全非,曾经的霓凰妹妹已经成为南境栋梁。再无驰骋北境的可能了,病体剥夺了林殊的一切,留给他一个梅长苏的皮囊。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从小在赤焰帅府长大,兄妹二人一同习武练剑,一同受教于表兄祁王,都以家国为重,都立志守卫一方国土,安定天下。
太皇太后一旨赐婚,本是佳期,赤焰案发,霓凰却落得林氏遗属的命运。
《琅琊榜》电视剧里没有描写她当时的心情起伏,原著小说也没有,有的只是她意气风发时说的那句话:“我穆霓凰十七岁,披战袍,上战场。铁血十年,早已没有了女儿心肠”。
然而真的没有了么?只因误以为斯人已逝,万念俱灰,唯情不灭罢了。长亭相见,冬雷阵阵,旧情喷涌,林殊再也无法隐瞒沉重的过去。
情深难抑之时只能相拥,自始至终也没有相吻。起初猜测大概古人碍于礼仪,往往含蓄庄重,不能太过热烈。
到了剧终回头,才忽然明白,每次霓凰见兄长,明眸若水深千尺,林殊凝视霓凰时,款款温情胜万言。逃过生死之劫,余生一见足矣,又何求更多呢?
在这波云诡谲的金陵城中拨弄风云,摆布六部尚书于股掌之间,麒麟之才所顾虑的,唯霓凰一人而已。“霓凰于我,终与他人不同。”林殊淡淡地说道。
你骗友人,说你不是林殊,可以谅解。你骗霓凰,说你还能活十年,又是何苦。都是欺瞒,又有何不同?为了平反昭雪赤焰冤案,为了社稷百姓防卫北境,林殊连霓凰都能放下。
表面上你一生忠义,可这恰恰是你与霓凰恋情苦苦波折的缘由啊!不负天下,唯负霓凰。林殊又有何颜,于九泉之下再会霓凰呢。
所以,林殊留给霓凰的遗书上赫然写着:吾妹霓凰亲启。
“吾妹”二字,令人扼腕。林殊至死,都未践行婚约。然而“吾妹”又何尝不是至亲至切之语呢,她的一声“兄长”又是如此相配。
两人最后一次告别,是在金陵城下。梅长苏回到京城的时候,不也是在这里见到了霓凰的背影吗?
“兄长不要忘了,要带我一起寄情山水,周游天下,”霓凰颔首,“待战事终了,你一定要先来云南。我知道,兄长胸怀家国,只要天下还有狼烟纷争未了,你我就不能像平常儿女般厮守。”
“都说缘许三生,希望来世我们都可以生在平常人家,可以平淡安稳地携手终老。”
“兄长此诺,来世也一定要记得。”
“此生一诺,来世必践。”
心系家国的情怀是何等残酷,逼迫殊凰只能寄情来世。林殊至死,都知自己永远不会践诺。作别霓凰的时刻,其心该是何等悲凉。偏偏霓凰习武,性情刚烈,含泪不落,衷肠不悔。就此一别,再许三生。
读罢琅琊心已死,世间再无梅长苏。再读梅郎心复枯,长亭冬雨叹殊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