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关系中的嫉妒来得直接、强烈且“有理”,害怕被取代,害怕对方移情别恋;开放性关系中的嫉妒则显得有些尴尬,既然都已经允许第三者的加入,承认嫉妒不就是自己打脸?
说嫉妒是2019年泰勒、伊莱和洁德的三人行剧情主线,一点儿都不为过。
性社会学家Jillian Deri所写的《爱的折射》里就详细分析了开放性关系中经常容易存在的妒忌问题,通过大量例子和数据,探讨了一对一关系和开放性关系中妒忌情绪的不同形式。
在前者,妒忌多表现为一方害怕被取代,对方移情别恋,在后者,身处三角甚至多角关系的个体更倾向于担心自己关系质量的下降。
嫉妒在开放性关系中,存在一个悖论。
书中指出,嫉妒并不是一种天然性情绪,而社会习俗长年熏陶和影响的结果。
在一对一关系中,如果出现第三者,你(在习俗上)应该感到嫉妒,而在开放性关系中,与此相关联的社会规则告诉你不应该感到嫉妒。
在新旧习俗的交叉影响下,这种新型关系产生了一个新的矛盾,第三者的出既让你(实际)感到嫉妒,但同时又容易让你接受这件事,因为并没有习俗去进一步强化你这种嫉妒。
这种关系和情绪的不对称,必然就会造成行为失控,泰勒和伊莱的决裂,就是最好的证明。
开放性关系在1970年在美国开始被广泛讨论,经美国近年统计,约有5%左右的人口曾经或正在有过开放式关系,如果没有社会和文化压力,愿意尝试开放式关系的比例将会提高8倍左右,男性比例远高于女性。
新型伴侣关系的多样性正在变得越来越丰富的同时,也带来了现行婚姻制度局限性的质疑。现代人对婚姻态度的转变,就是开放性关系讨论的一个延伸。
传统(专偶)婚姻制度地位的下降,是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个体尤其是女性的经济能力不断提升紧密相关的。
随着女性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的不断提高,男性作为家庭唯一的经济收入支柱的地位不再像以往那样牢固,随着家庭经济结构的改变,两性地位也随之出现变化。
与此同时,以往作为支撑社会稳定的家庭不再是社会的基本单元,随着全球化经济、尤其是第三产业、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每个人都拥有创造独立且持久的经济来源的机会,这一新的经济现象也让传统的婚姻制度的经济基石岌岌可危。
泰勒身在传统的律师行业,收入稳定,伊莱是编剧,经济不稳定但一旦剧本成功就会短暂性带来大笔收入,作为外来的洁德则完全无收入来源,三人的经济状况也成为了这段三人行关系的基础和各方态度转变的关键。
泰勒作为家庭收入的稳定来源,习惯照顾整个家庭,对有惰性和曾经有毒瘾的伊莱也是像小孩一般照顾和容忍,但适当也需要放松,所以才和基本没有经济挂勾的洁德发展成为了恋人;伊莱因为毒瘾重犯和突如其来的剧本成功带来大笔收入,对过往泰勒的强势有了一个过激的反应,而洁德在这里就起来推波助澜的作用。
泰勒、伊莱和洁德三人遇到的问题最根本性的起因就是现代经济关系发展在社会道德上产生的一个新命题:当个人不再需要结盟(比如结婚)来保证生活质量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该如何向前推进?
从60年代围绕着丈夫生活,到80年代牵手LGBTQ群体,到2019年开放性关系的探讨,《致命女人》三段看似狗血的剧情其实向我们巧妙展示了美国女性的独立发展之路,自我价值的挖掘、支持社会少数群体的权利争取、追求与男性比肩的经济能力,最终追求的是无差别的男女平等之路。
加油吧!妹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