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
虽是"海贼",但有一颗忠君爱国之心郑成功生于明朝,长于明朝,有一腔忠君爱国之心,见到国家动荡,他毅然的站了出来。
郑成功像
郑成功打着大明的旗号,在福建沿海一带抵御清军,一度攻入过南京。只是愈进行胶着,郑成功愈是看清,大明气数已尽,清军的大势不可阻挡,负隅顽抗已经没有意义。
一腔抱负无处施展,郑成功万分不甘心的撤军。回到福建一带时,遥望着台湾海峡,郑成功突然想到,台湾此时还是荷兰的殖民地。他更加气愤,祖国被内外分割,他的愤懑之情满溢胸内。
清军势大无可奈何,小小的荷兰竟也如此嚣张。思及此,郑成功便发动了收复台湾的战争。他带着山河破碎的国仇家恨,一路势如破竹,成功收复了台湾,郑成功凭此永垂青史。
郑成功像
彼时,只有台湾这一座孤岛属于大明,成为了大明最后的"火种"。被视为"海贼"的郑氏集团,也成为了大明最后的希望。
康熙抢了郑成功的歌,也剥夺了郑氏集团的政权纵观郑成功的抵抗清军、收复台湾的历程。他一生征战,相较于康熙一生中寥寥三次亲征,似乎更加符合《向天再借五百年》中所唱的:"做人一地肝胆,做人何惧艰险,豪情不变,年复一年。"
康熙帝
豪情一词更适合来形容游侠,放在帝王身上有些违和,特别是长于深宫的康熙。但是放在长于海浪中的郑成功的身上,便会合适许多。大风大浪没有浇灭他胸中的豪情万丈,不然他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抵抗清军、去驱逐荷兰。这正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而郑成功少年无忧,成年后肩负大业,打着大明的旗号讨伐清军,期待能够复兴大明,不正是歌词中所说的"做人有苦有甜,善恶分开两边,都为梦中的明天"吗?
唱到副歌部分:"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时,细究起来,这每一句歌词都像为郑成功"量身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