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是怎么被污名化的?
鸡是十二生肖之一,也是最常见的肉食之一,在古文化中,鸡的象征意义多是正面的、催人奋进的。
比如“闻鸡起舞”、“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少年读书时”。
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认为,鸡有五德,文武勇仁信,文是鸡冠,代表加官进爵,武是鸡爪,勇是斗鸡,仁是看到食物会欢呼,然后一起来吃,不吃独食,母鸡对小鸡护食更是常见,信是公鸡每天早上都会叫,从不失约。
在神话中,特别是《西游记》里面,鸡更是非常厉害的。
孙悟空和猪八戒都被琵琶洞的蝎子精打败,最后还是请来了昴日星官收服了蝎子精,这昴日星官就是一只大公鸡。
盘丝洞的蜈蚣精,孙悟空也打不过,在黎山老母的指点下,请到了昴日星官的母亲毗蓝婆菩萨来收服,她是一只老母鸡。
十二生肖里面,被认为能辟邪的,也只有老虎和鸡。
鸡在古文化里面,也有一些很不好的词,比如鸡飞狗跳、鸡犬升天,古代女人越权,更是被称为“牝鸡司晨”。
文人的诗词,鸡则是代表了一种时间流逝的意象,如苏轼《浣溪沙》“休将白发唱黄鸡”,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后者有一种羁旅伤感夹杂其中。
用鸡指代妓女,古代似乎是没有的,应该是从近代开始。
根据《性文化词语汇释》,鸡指妓起源于香港,“鸡窦”指妓院,鸡头指拉皮条的人,“北姑鸡”指内地到沿海的性工作者。“飞鸡”指暗中兼职的空姐。
小说方面,近代的《九尾龟》、《海上花列传》,都有鸡指妓的用法。
而之所以会有这种用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鸡”和“妓”读音相似。
另外一个原因,鸡、狗、猪等都是食物链底端的动物,是人类豢养的家禽和畜生,在世俗中常常是用来骂人的,而妓女见不得光,有伤风化,用鸡来指代,其实也有侮辱、贬低的意味在其中。
鸡的污名化,不仅仅是在指代妓女上,更是在指代男性的生殖器上。
前者是因为读音相似,后者是因为形态相似。
后者的指代倒是比妓女更为久远,在元明清的话本、小说中,就有这种脏话,鸡、鸟乱飞,有粗俗不堪的一面,哪怕是古典小说巅峰的《红楼梦》,类似的词汇也出现过三回。
鸡的污名化,大概是这么来的,原因也很简单。
尽管在世俗中无法避免,但我们还是倡议不要说脏话,文明用语,互相尊重,共建美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