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老炮儿的深层含义,电影老炮儿讲了什么道理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6-22 08:06:38

01肩负责任的“反思”之作

《老炮儿》是一部于2015年上映的剧情电影。该影片由我国著名导演管虎执导、冯小刚监制并担任主演。影片上映后揽奖无数,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还被评选为“2015评分最高华语电影”。

电影老炮儿的深层含义,电影老炮儿讲了什么道理(1)

电影名字中的“老炮儿”,在北京方言的语境中又称作“顽主”,专指那些年轻时爱折腾,老了喜欢拎笼子遛鸟,但在自己的“地盘儿”上,有着高度话语权的人。

影片《老炮儿》主要讲述了当年名震京城一方的顽主六爷,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洪流中,与新一代顽主之间的对立、冲突、与融解。是一部交织着亲情和友情的电影。

同时,影片也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回归与反思。用导演管虎的话说:“这部影片有一种责任感,或者说有一种反思意识——我们今天一切都太快了,然后我们需要停下来反思一下,看我们丢了什么。”

在社会高速现代化的过程中,物质丰盈与精神失衡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对传统的“忘本”现象在现代社会越发严重,《老炮儿》抓住这一社会痛点,选择对传统文化价值观进行回归和反思,唤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这是影片的创作初衷之一,同时也是其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将立足影片故事情节,并结合现实生活,来剖析影片是如何对传统文化价值观进行回归和反思,以便我们更好的理解影片的情感和哲思。

02传达“仁”、“义”、“礼”、“信”精神,回归传统文化价值观

美国社会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曾指出:“中华文明做为现代世界存在的七大文明之一,主要指农耕文明下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等级关系,积淀而成了上下尊卑、等级秩序的文化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以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核心精神。影片中,六爷和胡同百姓身体践行的“规矩”、“理儿”,正是体现了影片对以上几种核心精神的回归。

①第一种精神:“仁”的精神

以“仁爱”为基本要义的“仁”,最早由孔子提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哲学家冯友兰曾说:“孔子对于中国文化之贡献,即在一开始试将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论化,与以理论的依据。”这里说到的“理论化依据”便是“仁”。

孔子提出的“仁”,促成了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使“孔子之前数千年和孔子之后数千年的文化血脉得以沟通连接,而没有中绝断裂。”此外,“仁”的精神还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原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在 “仁”的精神被高速现代化冲淡的时候,《老炮儿》及时表现出了对这一精神的回归。

影片一开始,一个小偷偷了钱包后,取出钱,把钱包扔进了垃圾桶。六爷看到后,要求小偷把身份证寄给施主:“你给人寄回去行吗?举手之劳,谁都不容易。”这里六爷讲求的盗亦有道,是以仁为底色的;其次,在自己着急筹钱的时候,还是选择相信摆地摊儿求助的大学生郑虹,捐了200块钱给她;再者,训斥那些围观怂恿轻生者跳楼的冷漠群众……六爷这些行为都是“仁”的表现。

电影老炮儿的深层含义,电影老炮儿讲了什么道理(2)

借钱给郑虹

《论语•颜渊》篇中有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从普通民众的立场出发,所谓“仁”,就是要学会与人为善,富有爱心。然而,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沉浸于追求利益,却渐渐忘记了“仁爱”,因此,影片对“仁”这一传统精神的回归,是及时而必要的。

②第二种精神:“义”的精神

“义”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很广的道德范畴。从普通民众的立场出发,“义”有两层最基本的含义,一是人与人之间讲求真诚、友爱,即情义;二是大是大非面前讲求公正、合理,即道义。

影片中,六爷和他那群老兄弟之间的真情便是“情义”的体现。灯罩儿的非法摆摊被城管扣下车子,又打了一巴掌,六爷出面替他缴了罚款,狠拍城管脸颊,为他挽回尊严。闷闷三儿代驾时出事被拘留,六爷交罚款赎他。六爷有难,一群兄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是“老炮儿”们讲究兄弟情义的体现。这和以晓波为代表的新一代年轻人之间寡淡的情义形成鲜明对比。影片通过制造对比,表达对传统情义精神的弘扬与传递。

此外,当发现小飞爸爸的对账单有问题时,尽管被小飞爸爸的秘书多次威胁,甚至殴打过,还是选择将对账单寄给中纪委进行举报。他对帮他寄举报信的弹球儿说:“虽然咱是小老百姓,但是有着事,还是得办。”

《论语•里仁》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如果六爷选择了服从权威,不仅保得自身安全,还有可能免赔小飞修车费,此外再得一笔巨额封口费。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在自身利益和公平正义之间选择了正义,这是影片对“义”更高一层的传递,同时也在无形中批判了现实社会里,像小飞父亲那样贪赃枉法的腐败行为。

③第三种精神:“礼”的精神

现代学者胡适曾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指出:“礼偏重积极的规矩,教人应该做什么,应该不做什么。”从民众的立场出发,“礼”是一种普适的道德规范,即要求人们讲究礼貌、尊老爱幼。

影片中开始不久,一对年轻情侣骑着自行车吃着东西从六爷门前路过,向六爷问路,既没有礼貌性的称呼还边吃东西边问,口齿不清。六爷听到后没搭理他,当他道歉离开时,六爷给他们指了道路。这并不是六爷想“端着”,而是他教育年轻人讲礼貌的表现,影片借一生活化的细节,同时也在教育着屏幕前的观众。

此外,六爷每次在街口见到二爷时,都会帮二爷把烟点上,这是因为二爷是看着他长大的长辈,尊敬长辈是“礼”的教义。也因此,在和儿子晓波碰杯时他会要求晓波把杯子放低一点,这是晚辈对长辈的尊敬。

电影老炮儿的深层含义,电影老炮儿讲了什么道理(3)

二爷

这些情节在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只是人们时常忘记了礼貌和长幼顺序。影片将这些生活化的情节搬到荧幕上,在传递“礼”这一精神的同时,也教育着观众要学会践行“礼”的精神。

④第四种精神:“信”的精神

从曾子“*猪教子”,商鞅“立木取信“”,季布“一诺千金”,再到“诚信”被写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关于诚信的教育是源远流长而又一脉相承的。

但是近些年随着“碰瓷儿”、“职业乞讨”、“电信诈骗”等有失诚信的现象开始大量出现的时候,社会信用度开始逐渐走低。出于防范意识,人与人之间再难做到毫无顾虑的信任。影片在传递诚信精神的同时,也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了展示。

影片中六爷放下面子,东拼西凑在三天之内凑齐十万块钱还给小飞是守信的表现;六爷在话匣子借给他八万块钱之后,把自家的房产证丢进话匣子家是守信的表现。尤其感人的是,在六爷给行乞学生郑虹200块钱后,郑虹后来真的把这两百块钱还回来了。这一幕使屏幕前的观众倍受鼓舞。

对处于危难中的人施以援手,本是人们乐意去做的事情,但“职业行乞”将人们的善心锁死了,因为害怕被骗,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对行乞者、求助者避而远之。影片将这一生活化的案例展现出来,传递了诚信精神,也使观众倍受鼓舞,相信人间存在着真诚和善良。

三、批判性思维:对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落后思维进行否定反思

“社会转型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表现在价值观念系统的转变中,则是新生的价值观念体系不断挑战、质疑撼动着原有的价值观念体系。”这就要求人们在对待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态度上,必须采取一种“扬弃”精神,传承优良合时宜的,否定反思不合时宜的。

电影《老炮儿》带着自己的责任感和反思意识,一方面弘扬了仁、义、礼、信价值观,另一方面也带着批判性思维将新旧传统中那些不合时宜的展示出来。

影片中奉行“规矩”和“理儿”的六爷,实际上也是中国传统“父亲权威”的维系者,他对儿子晓波有着强烈的控制欲,希望晓波能够安安分分的遵从自己的意愿,“盘踞”在胡同这一方天地里,像他一样。但在现代性的时代里,这种思想显然不合时宜,也就注定了他和晓波之间会有难以融解的冲突。

电影老炮儿的深层含义,电影老炮儿讲了什么道理(4)

六爷和晓波

后来,在经过和官二代小飞之间的冲突和对决后,六爷轰然倒下,晓波回到了胡同,将六爷的小店改造成酒吧,取名“聚义厅”,寓意着父子的和解及精神传承,但这个结局写满了悲剧性。如果一开始六爷能放下“父亲权威”,与儿子站在同等高度,用现代化的思维去处理父子关系,这场冲突和最后的悲剧是可以避免的。在这里,影片借悲剧性结尾表达了对传统“父亲权威”思维的批判性思考和反思。

此外,六爷在查出心脏病后拒绝做手术,选择保守药疗,谈到理由时说的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道理,也是落后的文化价值观念。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最后无论六爷能不能在与小飞的对决中取胜,都注定了他的悲剧。这是影片对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又一次批判性反思。

结语:

《老炮儿》这部电影,带着一种责任感和反思精神,在传统文化价值观受到现代性价值观念冲击的时候,表现了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回归,传承优秀的仁、义、礼、信精神;同时,也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反思传统文化价值观中存在的不足,为我们面对传统文化做价值选择时,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即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