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ilencesky
逢年过节,中国人的家庭聚餐也会连接不断,而热闹的餐桌上,每顿都少不了喝酒,要喝的更尽兴,下酒菜是必不可少的。
菜前说菜
好的下酒菜,不但能佐酒,还能解酒。当然这个解酒并不是说,吃了这道菜,喝多少酒都没事,而是能让胃少吸收一些酒精。酒经考研的人都知道,如果遇到酒局想要多喝点,那必须有“垫肚子”的菜,空腹喝酒是最容易醉的。
如果在开局之前吃几块猪头肉、扣肉这种多油的食材,那会在胃壁上覆盖一层“油膜”,一定程度上减少酒精的直接吸收。
冬天是吃羊肉的季节。往年我也没怎么发过羊肉的食谱,今年呢“从头开始”,下面我会发一些羊肉的食谱出来,这是第一篇,给大家一道羊肉下酒菜:蒜片辣子爆羊脸。
俗话说“挂羊头卖狗肉”。其实挺有意思的。这句歇后语的本意是,摊贩挂着羊头说自己卖的是羊肉,但其实卖的是狗肉,寓意以次充好。
但是不适合现在情况了啊,随着澳洲新西兰羊肉的大量涌入,羊肉价格可以说是一降再降。而狗肉(咳咳这个还是少谈点)现在价格比羊肉还高。所以现在来说,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估计是没有正经商贩乐意去做的。
中国的饮食文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研究,对羊肉的食用历史,能追溯到很久之前的时期,比如“羞”这个字,在甲骨文中是个象形字,描绘了一个人手里拿着羊,表示进献美好食物的意思。
比如:“美”字,则是羊大则肥美。《说文解字》载:“美,甘也,从羊从大。”
而先秦时期,饮食就有明确规定,《国语·楚语下》中记载:“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
意思是啥呢,天子最尊贵,啥都可以吃,而诸侯可以吃牛肉,卿可以吃羊肉,大夫官职更低一些,只能吃猪肉,是不能吃牛羊肉的。
《礼记·王制》中记载:“诸侯无故不*牛,大夫无故不*羊,士无故不*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这又是为什么呢?实际上大家应该也知道,中国之后的2000多年历史,都是封建制农耕时代,而牛可以说是耕地的第一生产力,所以说虽然味美,但不能随意宰*的。所以,一般是看牛快老死了,或者受伤、生病之后才能申请宰*,才能开荤吃一次牛肉。
诸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等级,尚且是如此。
所以从实际上来说,牛肉是非常少能吃到的,而羊肉就是“贵族阶级”们日常吃的最多的肉类了。
到了唐宋时期,经济和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牛羊肉也不再是天子和重臣的专利了,平民只要有钱,也可以买来吃,但天天吃还是吃不起的,毕竟物以稀为贵。
整个士大夫阶层还是以牛羊肉为主,他们也非常鄙视吃猪肉,认为猪肉都是平民吃的东西。在自己家宴席上出现猪肉是一件丢脸的事情。
比如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在官场得意之时,就曾经吃羊肉吃到吐,但后来被贬官之后,朝廷严律禁止罪官吃羊肉,于是好吃的苏东坡无奈之下只能去退而求其次,研究猪肉怎么做更好吃,所谓的“东坡肉”,也是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时发明出来的。
后面嘛。猪肉就开始普及了,话说这方面苏东坡还是功不可没的。
不过现在来说,猪肉10块钱一斤,牛羊肉30块,价格上猪肉还是贱很多的。
看看所需的食材:
主料:
去骨羊头肉一块
这个很好买,越近年关,羊肉卖家就是越多,农户们都开始*猪宰羊,我记得前几年,买一头活羊的话,整羊才7块钱一斤。。。
而无论是电商还是市场上卖的羊头肉,基本都是一斤去骨、白煮炖熟的,省却了复杂的料理,买回来简单坐下处理就可以做菜了,很方便。
辅料:
大蒜、洋葱、薄皮青椒、红辣椒
调料:
花椒、大葱、五香粉、孜然粉、生抽、料酒
让我们开始今天的菜谱:
先来看看这块白煮羊头肉,一般市场上卖的就是这样了,一斤。
脸颊这一块是最好吃的。西北菜扒猪脸扒羊脸啥的都很有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