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聊一会,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传说李白看到崔颢写的《黄鹤楼》一诗后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春和景明,大家出门踏青时,看见草长莺飞、花繁柳茂的时候,会不会也有“眼前有景道不得”的感觉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是什么让我们变得“不善言辞”“不会表达”。
应该说,汉语博大精深,自成一体,在表达上有简洁、生动,意蕴深长的特点。不说古诗词,单说日常用语就是如此。比如,仅描摹笑声,就有“哈哈”“嘻嘻”“嘿嘿”“咯咯”“呵呵”“噗哧”等之别,更不用说前仰后合的大笑、勉为其难的苦笑、忍俊不禁的微笑、尖酸刻薄的嘲笑的分别了。可以说,多样的表达折射出多重情感,反映着多彩生活。而善用语言,不仅可以更好地说出个人的故事、自己的想法,而且能够以百花齐放的语言,营造丰富多元的文化氛围。
然而,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主要表现在不会用复杂、微妙且精确的修辞,以及基本不会引用乃至创作诗句。比如面对烂漫春光,有人能在“红杏枝头”品味“闹的春意”,于“拂堤杨柳”领略氤氲春烟。有人却语竭词穷,纵然美景悦目,也只能停留在“哇塞”“笔芯”的简单感叹。尽管众人眼中的景色“远近高低各不同”,但不可否认,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使用一套固定句式或者很多夸张的语气词,看似个性实则雷同,既钝化了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惰化了吐故纳新的文化积累。
是我们的语言贫乏了吗?其实并不尽然。无论从存量还是增量上来说,我们词汇、句子、典故等语料的多少,可能并没有太大变化。与其说语言贫乏,不如说是表达上的一种偏爱。语言嬗变的风向,也是时代发展的走向。互联网时代争分夺秒,自然要求更直接的信息、更简洁的表达。信息洪流的湍急,也让同质化信息唾手可得,随手复制粘贴称得上高效。网络语言所创造的大量流行词、新句式、新修辞,在简化语言的同时也为其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时代感。因此,古诗成语也好,网络用语也罢,都是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蕴含着语言的力量。
可以说,没有贫乏的语言,只有单调的表达。语言的活力其实来自常用常新。在一个新词汇层出不穷的时代,准确说出所思所想比不假思索套用流行词汇,其实更有价值。当高兴时,不再拘泥于“喜大普奔”,可以“春风得意马蹄疾”,也可以“漫卷诗书喜欲狂”;当沮丧时,除了“人艰不拆”,亦可感慨“万里悲秋常作客”,长叹“问君能有几多愁”。很多时候,网络用语的风头正盛只是暂时的,真正拥有生命力的语言总会在时间的沉淀下大浪淘沙。只有直面内心感受的差异化表达,才能生机勃勃、经久不衰,造就语言的经典。
更进一步看,身处网络时代和自媒体时代,我们或许更需要“咬文嚼字”。一段时间以来,从教科书上的“姥姥”“外婆”的称谓之争,到“远上寒山石径斜”“乡音无改鬓毛衰”等诗词的古音讨论,如今的语言生活空前活跃也空前复杂。在语言的吐故纳新中,倒映着传统与现代的激荡、文化与生活的互动。如何对待语言、如何更好表达,其实也是如何善待文化、对待生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用丰富的表达去认清自我、认识生活,在创新与守正的辩证中感悟过去、探索未来,语言的河流就会奔腾不息,交流与沟通就能心心相印。
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有人将去年的流行语编成了顺口溜——命运共同盼锦鲤,眼神退群成杠精,小二官宣无佛系,教科书式怼巨婴,如此改编不失俏皮, 令人莞尔。不妨多些真实准确的表达,少些刻板枯燥的套路,领略语言的丰富多彩,品味生活的色彩斑斓。
这正是:好玩只会笑哈哈,点赞习惯笔芯夸。莫到真心表达时,词不达意陷尴尬。
各位晚安。
(文 | 盛玉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