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最具影响力的美剧,估计很多人会提起《火线》。2019年9月,英国《卫报》评选21世纪100部最佳电视剧,《火线》名列第2位。这部讲述美国警察与犯罪团伙间交锋的故事,在美国在巴尔的摩市实地取景,而前资深记者、原著作者大卫·西蒙担任制片人兼领衔编剧。
美剧《火线》的故事,改编自大卫·西蒙的犯罪纪实文学《凶年》。作者用纪实手法,根据自己1988年以实习警察身份深入警局一整年的调查报道写就这本书,对于美国的社会犯罪现象以及警察的执法行为做了真实披露,因而获得1992年度爱伦·坡最佳真实罪案奖。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评审团”,我们将不间断地为大家送上最新鲜的阅读体验。书评君期待,在这个新栏目下,向所有人提供关于阅读的优质评价,也同新的优秀“书评人”共同成长。
The Jury of Books
评审团
本期书目
《凶年》(全2册)
著者:[美]大卫·西蒙
译者:徐展雄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1年4月
作者简介:
大卫•西蒙(Simon D.),美国著名电视剧监制、编剧及作家。前《巴尔的摩太阳报》记者。他的纪实作品《凶年》荣获1992年度爱伦•坡最佳真实罪案奖。根据《凶年》改编的《凶案组:街头生活》和《火线》都成为了经典剧集,被誉为美剧黄金时代的代表作,彰显了美剧在文学性及社会批评方面的可能性。
评审员 001
blue sky
警匪剧也拍不出的现实
读完《凶年》恰逢弗洛伊德案件审理期间。明尼阿波利斯市警察德里克.肖万跪压的镜头成为美国种族矛盾集中爆发的导火索。虽然肖万被判刑三十年,但这仍然不能掩盖美国警察暴力执法现实。最近美国亚裔被袭击事件中警察的不作为,甚至连州检察官也被强制拦截盘问仅仅因为对方是黑人。自己一直不停地思考:为什么美国警察永远表现不出美剧中的一流装备,破案神速?
直到《凶年》这本书的出现,让我们这些外国读者以更微妙的视角重新审视撕裂的美国社会下真实的警察生活。
大众眼里的美国警察,都是《csi》,《识骨寻踪》这样有特点的全能人。那些像《黑钱胜地》中的污点警察也是存在,不过这些人物只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工具人。
《凶年》以巴尔的摩某个凌晨的犯罪现场开始,一切是非常平常的场面:骂脏话的警察,意义不明的线索,没有证明自己办案能力的警探。很快,读者便被卷入作者大卫.西蒙密集又生动的叙述中。踏入巴尔的摩警局大门,闻到混着披萨和石棉的怪味,听着羊叫一般的电话响,漫不经心地将下一个任务记到卡片上。
1984年,西蒙作为《巴尔的摩太阳报》的记者来到当地警局凶案组,以实习警探的身份进行了一年的跟踪观察。他跟探员们通宵值班,一起出警,凑在门缝边记录审讯过程。
正如和西蒙一起共事的凶案组警察特督特里.麦克拉尼后来回忆的那样,警局里所有的人只是把西蒙当成一个玩具。后来因为繁忙的公务以及专业的不同让西蒙如同墙上的苍蝇,不动声色地捕捉到凶案组的混乱。
因此,在西蒙的笔下,csi中的指纹,纤维,弹道分析等在电视剧里带来突破的东西只是辅助的工具。这里的法医连同解剖都要参考警长的意见,因此常常因为结论同警长吵架。在他们眼里,尸体不会说话,证物不会作证。一切都需要靠侦探们的经验和演绎推理。可是不是每个人都是福尔摩斯。
而和任何职场一样,警局里也有各种各样的潜规则。影视作品如《基本演绎法》中的贝尔警探可以专注搜集证据,格雷森警监只关心案件是否尽快破案。各路人马分工明确,全力破案。实际上 巴尔的摩警察局长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市长的政治任务,那如何保证破案率?当年的破案率较高,就把去年12月的案件移到次年一月。而如果破案太少,主管在次年会给出2-3周全力侦破12月的案件补到之前的案件上。
最重要的是,不是每个案子都是完美解决以及全力以赴地破案。一个警探除了每年九到十起凶*案,还有几十起重伤案和两起积案。以及不达标破案率就要降职的困境。这和上班族的本质没有区别。而且部分案件因为线索太少成为永久的悬案,被放入档案室或者桌子角落渐渐遗忘。贯穿全书的捕鱼人案件以及酒吧女被撞案件。都被永久放入档案室中,成为每个警探心中永远的痛。
综上所述,影视剧中使用各种高科技装备寻找蛛丝马迹的全能警察全力破获案件为社会伸张正义的画面,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幻想罢了。背后也反映出来美国警察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和心酸。这是美剧永远也表现不出来的。
阅读评分:10分(满分10分)
评审员002
Klein vandenLand
凶案组办案手册第十条规律:世界上的确有完美谋*
完美谋*,也即破不了案的谋*。没有凶器,没有物证,没有目击证人,没有嫌疑人,从一开始就毫无头绪,破案概率随时间趋近于零,警探不得不以“或许会接到匿名举报电话”聊以自慰,或寄希望于凶手良心发现写下证词。大卫·西蒙驻扎在巴尔的摩市警察局凶案组的一年里学到的第十条规律,正是来源于凶案组面临的日常。
这里不是苏格兰场,你见不到风度翩翩的侦探与精神抖擞的助手的cp组合。这里的日常包括,警探们的脏话连篇和昼夜颠倒,警局的层级结构权力斗争,走低的破案率,无聊的案件,愚蠢的陪审团,还有生活自带的接近于变态的幽默感。
在一个12月,为了获取证据,警探们克服了信仰和道德障碍,下地掘尸。一番手忙脚乱后,成功将尸体抬下山送去解剖,还灰头土脸着的他们接到了法医的电话。
“警长,我有一条好消息,一条坏消息。”
“先说好消息。”
“尸检很成功。”
“坏消息呢?”
“我们挖错了人。”
大卫·西蒙会承认,哪怕是一位作家编剧,也需要惊人的想象力和娱乐精神才能编出如此荒谬的桥段。所幸他只需忠实记录那些已足够有戏剧性的见闻。完成《凶年》后,他受邀写了第二本,卖出了影视版权,又自己写起了剧本。他收到了一些来自本地的敌意,但更广泛的赞美纷至沓来。《凶年》获得“爱伦·坡最佳真实罪案奖”,根据《凶年》改编的《火线》则被很多人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美剧”。
相较于《火线》,《凶年》的视角单一,专注于警探。大卫在书的开端就已指出了凶案组的软肋:警探们只能对单起案件做出反应,既无法看清全部真相,更没有能力破解全局。因此,《火线》中以一个街角的买卖纵向牵动了警局、法院、政府,横向涉及港口、教育、新闻和城市管理这种全景式的展开,是没有在书中出现的。
有增则有减,《凶年》对行业规则的深入讨论,则是《火线》缺失的。书中的每一章,大卫都会在案件发展间隙自然而然地嵌入对特定话题的大段阐述。一些话题是没有观众愿意看但对于警探而言十分重要的琐碎,例如,加班费限额(某种意义上的最高工资)如何影响了破案质量,警探们如何通过操纵破案时间以完成年度KPI。另一些则试图纠正普通人从屏幕上学来的破案“知识”。比方说,第八章里大卫用了三页纸来解释人中弹会怎样(反正不会像电影里那样立刻倒地),然后聊起尸检法医的工作流程,接着,是我最喜欢的部分——争议话题。
在“死亡超市”中看尸体看到麻木的警探们如何给自己建立起心理防线而不至于发疯?警察动用致命武器的瞬时决定完全是主观的,事后如何问责?米兰达警官和律师是保护嫌疑人还是保护罪犯?陪审团制度是否是个灾难?
从大卫的讨论中可以看出他明显的警探视角。这也很自然。这一年里他起先是被当作玩具备受欺凌,最后被当作警探的一员,接受指令将一位公民按在车身上拙劣地搜了身。他观察警探们,接受他们的嘲弄,从他们那儿学会了酗酒和脏话,见证了他们的生活变迁,在缘分散尽后,大卫仍然说,他爱他笔下的警探们。
我们或许不会像他一样爱上警探们,但可以相信,只要地上躺着一具尸体,无论男女黑白地位高低,无论是否完美谋*,警探们会继续像书中那样,公平一致地对待它。
阅读评分:9分(满分10分)
评审员003
迪潘
观察警探的日常,极其鲜活的现实质感
《凶年》是关于美国巴尔的摩警局凶案组在1988年这一整年的活动的记录。这一年,巴尔的摩每三天就会有两人死于非命,本书忠实记录了凶案组警探们的工作经历,他们的自信、困惑乃至绝望,对正义的坚定信念和与同袍朝夕相处的感情,也呈现了与之相关的媒体、法庭、警局等等体制运作的法则。
《凶年》具备了某种长篇现实主义小说的野心和格局,它从未刻意去渲染犯罪分子如何穷凶极恶,警探又如何骁勇善战,从而营造出一种正邪对抗式的好莱坞警匪片套路(作者在行文中多次嘲讽好莱坞电影的误导性)。它并不是以单个案件为单元而结构全篇,而是以日记体的形式,平缓地推进,直到完结。这个结构本身即放弃了“福尔摩斯探案”式的类型小说所带来的惊悚悬疑感,《凶年》不强调某一时刻具有的所谓“决定性”作用,它是层层累积的,反高潮的。
对廉价趣味的舍弃,使得《凶年》极大地逼近了文学反映现实的限度——这正是警局工作的常态,几乎所有的警探都同时处理着几起凶案,案件侦破常常被繁琐的事务、警局内部的权力斗争等打乱;只有不到三分之二的案件最终能告破,其他的案件,因为种种原因,只能变成厚厚的卷宗被束之高阁。本书贯穿始终的少女拉脱尼亚·金·瓦伦斯被奸*一案即是如此,尽管它成为“红球”案件(指广受舆论关注的案件),尽管主责警探在这一年里反复取证,推演案情,审讯嫌疑人,但不幸的是,没有足够的证据使正义得以伸张。事实就是这样,正义不会迈着小碎步跑来,它常常缺席。
《凶年》“贴身观察”警探们的工作日常,呈现出极其鲜活的现实质感。行业中的“黑话”俯拾皆是,警探们“残忍”且政治不正确的言论也不少见,比如开尸体的玩笑(伤口流血称为“漏气”,解剖尸体称为“用餐”),对黑人的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用语,对女性的大男子主义的言语等等,以及几乎每页都有的粗口,这些共同构成作品的现实主义基调。
巴尔的摩警局凶案组的成员们,是一群英勇的凡人,做着西西弗斯式的工作,他们设法使城市免于继续堕落,有时候努力会有成效,但从根本上,他们无能为力。《凶年》正文结束后的附言中悲哀地写道:
“去年(1990年),数字……达到了近二十年的最高值。1991年1月,巴尔的摩凶案组平均每天都会接到一起凶*案。”
阅读评分:8.5分(满分10分)
综合意见
综合评审员的意见,《凶年》得到了9.2分(满分10分)的评价。《凶年》是一部犯罪纪实文学,作者在写作前用了一年的时间深入警局调查。真实是第一位的,在这一点上,《凶年》和犯罪小说是不同的。正如几位评审团所说,相比起悬疑的氛围、精巧的推理和戏剧化的情节,《凶年》更凸显美国警探真实的工作日常,他们和普通人一样,也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也会有无法破案时的无奈和心酸。
你们如何看待这本书呢?觉得评审团的意见如何?欢迎在留言区留下你的鼓励与批评!
作者 | 各位评审员
编辑 | 李永博 申婵
校对 | 柳宝庆